俞立中:唯一的遗憾是还不够犀利 | 社论金笔奖揭晓倒计时2天
记者|金姬
优秀青少年社论的标准,不仅要看文章的选题,更要看观点和立场。
今年是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俞立中第二次给青少年社论大赛当评委,他认为本届主题“家·城·国”很好,可以给学生很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唯一的遗憾是,今年参赛的青少年社论文章还不够犀利。“我看了50多篇文章,整体上面来讲都写得不错,中规中矩。参赛的高中生可能是因为日常更多要为今后的高考做准备,所以写作中往往带着作文的味道。”
与新中国同龄的俞立中说,中学生可以犀利地对今天社会上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意见。“我们再去看看毛泽东年轻时写的那些社论,我们现在的学生还缺少这样的一种味道。”
俞立中评选心目中优秀青少年社论的标准,不仅要看文章的选题,更要看观点和立场。“最后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写的内容实际上是和当下的热点问题相关的。这些社论的观点、立场和主张都是正面的,很符合今天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比如说文理科到底怎么选,是不是矛盾冲突的?AI的应用,是不是会把人类带到歧路上?还有很多关于城市建设里的拆迁和保护等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的热点。”
关于文章如何犀利,俞立中认为至少学生要在字里行间明确表态。“学生最好有自己的观点,观点不是现在舆论的导向怎么样,我就跟着这么走。对于某件事或现象,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应该怎么来面对,希望年轻人能够提出一些更加独立的主张,这样的话可能更有意思。”
当然,本届青少年社论大赛所涌现的一些佳作也给俞立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篇深圳高中生的文章,讲怎么保护当地方言,虽然最终没有获大奖,我还是很看好的。今天城市的孩子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家乡方言的重视,上海的孩子很多都不会讲上海话了,深圳当地的很多学生也是,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怎么保护好方言,同时又能够学好普通话,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且现在大家还要学英语。我觉得学生的语言能力越强,各种方言、各种语言都能讲,实际上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在此次评选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本届青少年社论文章中提到一些字母缩写,如yyds(永远的神)和awsl(啊我死了,用来形容对看到可爱之物时的激动心情),把当过三所高校校长的俞立中给难住了。“这是年轻人的语言,我希望了解这些新语言之后,可以跟年轻人沟通,和年轻人走得更近。”
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