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 “情况通报”如何才能“服人”

2024-12-18 15:30:19 - 北京西路瞭望

“一在建工地发生火灾,官方通报”“官方通报,水泥罐车从桥上坠落”……新媒体时代,与过去“登报公告”“电视联播公告”不同,地方和单位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的官方账号逐渐成为一手消息的信息源,经常有媒体将之称为“官方通报”。

但这两年,一些旨在一锤定音的官方通报,非但没有让舆情热度应声而降,反而因为自身的不严谨或者不周全,引发二次甚至多次舆情。“灭火”变“浇油”的许多案例,也带来思考:“情况通报”如何才能把情况说得让公众都明明白白,如何才能更权威?

客观来说,当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单位遭遇突发舆情,非身处其间不能感受应对之难。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小事件都可能造成潮水一般涌来的舆情。每当此时,每一个被推至风口浪尖的地方和单位都会感到压力山大。所以,每一份对外发布的“情况通报”也必然都凝结了大量的调查、多方的协商和反复的斟酌。但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网民对于“知情”的渴望空前加强,特别是在我国网民数量近11亿的背景下,每一份官方通报发出后,都要被放在“11亿倍”的放大镜下“过审”,任何一个疏漏和模糊点必然会被发现,甚至引发次生舆情。

一份合格的“情况通报”,需要长什么样子?

首当其冲得是“及时”。都说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对于官方通报而言也是如此。在互联网时代,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责任主体如不能做到及时发声,必定会丧失掌控舆论的主动权。譬如,某地曾发生校园霸凌事件,但直到相关短视频在多平台发酵多日之后,当地教育部门才发布情况通报。情况通报虽逻辑缜密、用词严谨,并表示会继续对发现存在失职失责行为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严肃追责问责,但舆情仍未消除,有关霸凌者身份的谣言更是甚嚣尘上。

有句俗语,“宁要今天的铜,不要明天的金”。真相滞后所带来的猜测甚至谣言,事件处置方往往需要花上数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平息好。

但强调“及时”也不代表可以乱发声。舆情面前,官方通报能通过“一次性答复”让热度散去,通过定性的话语给事件盖棺定论当然是最好。但如果情况通报逻辑混乱、回避重点,甚至有事实性错误,那舆情肯定不会因一个所谓的结论就自动画上句号,越想尽快平息只会是火上浇油。

“情绪稳定”“妥善解决”“达成和解”“外派人员”……盘点那些“翻车”的官方通报,这些粗线条表述或者说概念化语言“身影”频频。倘若回应之前没有做过认真详实的调查,甚至刻意隐瞒事件真相,对于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掩盖问题、敷衍了事,那这样的通报自然也拉不直网友心中的问号。

合格的情况通报还要彰显“温度”。说白了,通报本质上还是与人沟通。公众期待的不仅是有理有据的论述,更是有情有义的文字;希望的不仅是获取准确无误的信息,更是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

譬如,某地警方针对一起自杀事件的情况通报让人印象深刻。通报中还这样表述,“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从眼前陨落,大好的年华就这样提早结束,让人不禁扼腕叹息……”。这样的感慨,既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之情,也是对更多人的生命教育。相反,不少地方在一些突发事件后发布的情况通报中,虽清楚地表述说明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方式,但过于标准化的措辞总给人“冰冷”的感觉,而对于表达“道歉”意味的词语总是非常吝啬,唯恐因此而把责任揽到身上。而缺少了该有的温情,往往会让情况通报的效果打了折扣。

发布情况通报,确实是“真诚大于技巧”。以“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以百姓心为心”的态度,坦诚发布每一份情况通报,即便是隔着屏幕,这份真心依旧会传递给每一个读者。倘若遇到质疑和追问,也应首先躬身反省,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或采取进一步措施亡羊补牢。如此,情况通报自然就能彰显其本该的社会公信力。

瞭望评论员|尔东(陈珺璐)

图片| 视觉中国 

编辑|方思伟

责编 |陈月飞

审核|耿联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