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2024-12-18 18:15:26 - 媒体滚动

“受害者家属,借此机会我真诚地向你道歉。无论您是否愿意原谅我,都希望您能给我个机会,让我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尽可能补偿我对您造成的伤害。”1月19日,在福建省首次有受害者家属参加的提请减刑听证会上,罪犯张某某哽咽着跪下,说出了十多年来内心的煎熬。

“时间过去这么久了,现在他能够真心悔过,我也就原谅他了。”了解了张某某服刑改造的情况,看到其诚恳的态度,受害者家属表示。

面对修复被犯罪行为伤害的社会关系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福建监狱在全国监狱系统中率先开展“蓝风铃”恢复性司法活动,各类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司法机关等部门的参与下,建立对话、协商关系,以罪犯主动承担责任、真诚悔罪、请求谅解、达成和解等方式,弥补犯罪造成的实际损失,推动施受害双方化解“心结”,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搭建桥梁,融冰救赎

“报告警官,我想用狱内账户积攒的余额,申请缴纳民事赔偿款,不知法院能不能收?”厦门监狱罪犯鲍某询问道。监狱民警了解情况后,帮助鲍某联系了原审法院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由于受害者家属当时没有在法院执行局申请执行,导致执行局没有立案记录,原审法院不接收无立案的民事赔偿款。因此,罪犯减刑所需的财产刑调查函也无法开具。”民警说。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所幸在当地司法局的协助下,民警联系上了受害者家属。受害者的父亲年事已高,贫困的家庭急需这笔民事赔偿款,但家属却对此疑虑重重,“等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消息,本不抱希望了。突然叫我们去领钱,怕是又要无功而返。”

为打消家属疑虑,让后续领取民事赔偿的流程更顺畅,监狱民警与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沟通,确定具体细则和领取流程后,再次拨打了受害者家属的电话。终于,对方放下了悬着的心,约定在法院碰面。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11月12日一早,在民警的协助下,受害者家属将表格材料递交给法院执行局。通过查询,鲍某及同案犯早前已在泉州中院缴纳了10万元,一直未被领取。当民警郑重地把鲍某在监狱的劳动所得1697.59元交到受害者家属手上时,受害者家属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警官,我们领了这笔钱,是不是杀人犯就不用坐牢了?”

花钱消灾、破财免灾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广大群众,也让他们对监狱工作产生了误解。对此,民警耐心向受害者家属解答监狱相关政策,向他们展示了鲍某在狱内录制的忏悔视频和服刑改造“成绩单”,“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也无法挽回了,他这些年能够积极履行赔偿,在里面好好服刑改造,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宽慰了。”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2023年以来,福建监狱系统共电话联系受害者5300余次,派员1300余人次至省内外开展实地走访。邀请被害人或家属进监所实地了解罪犯改造情况,直观感受罪犯改造表现,引导放下敌对情绪,促进双方情感交流。2024年以来,共邀请12批次受害者进监考察,受害者充分肯定罪犯改造表现并寄予期望,出具谅解信或谅解视频60余件。

通过“蓝风铃”恢复性司法活动,福建监狱积极搭建罪犯和受害者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双方真诚沟通,为矛盾化解创造有利条件。

多元调解,从“心”开始

“道歉有什么用啊,他把我老婆撞死了!”2022年12月,莆田监狱民警上门走访慰问受害者家属,当民警表明来意时,毫不意外地遭到了拒绝。

罪犯郑某因交通肇事罪在莆田监狱服刑,他深知自己对受害者家庭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整日郁郁寡欢。秉着治本攻心的教育原则,民警联系了莆田市团委、德化法院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等部门,组成“蓝风铃”小分队,先后走访了受害者家庭、罪犯家庭。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在积极赎罪,希望你们可以原谅我……”在走访中,民警给受害者家属看了一段忏悔视频。视频中,郑某声泪俱下,并展示了赔偿款缴纳的单据。

多次走访了解情况,帮助受害者家庭申请司法救助金,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受害者家庭进行创伤疗愈,解决受害者子女就学就业问题……莆田监狱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受害者家庭逐渐放下心理防线,郑某和家人也向受害者家属表示,将持续弥补对其家庭的伤害。

“他在赎罪,我们就不追究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从受害者家属口中说出却十分不容易。当郑某得知被害人家属原谅他时,他心中压着的担子终于卸下了。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修复’的每一步都有困难,监狱职能有限,从罪犯方面了解的案情不够全面,想要找到全部受害者修复社会关系,需要借助其他单位的力量。”省监狱管理局刑罚执行处处长叶明通说。为构建以监狱“一把手”总负责、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等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专班,福建监狱积极引入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当地政府、公益法律援助等相关职能部门力量,为施受害双方提供经济、心理和社会支持。

2023年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共进监开展法治道德教育160余次,协助受害者申请司法救助131人次,为施受害双方开展心理测评和辅导2200余人次。

总结经验,巩固成效

2023年1月25日,罪犯张某某经减刑刑满释放。刑释前,他与受害者曾达成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赔偿金的协议。2024年8月初,闽西监狱民警电话回访长汀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和受害者家属,“他们在前几个月都能按照协议每月打款,但6月、7月未能及时履行。”

了解情况后,监狱民警与张某某取得联系,“你在刑满释放后,仍有义务和责任履行民事赔偿判项,如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要按协议约定和相关法律的要求承担相应责任。”“警官,那两个月的工资被我爸拿去赌博输光了,我会尽快补齐的。”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原来,张某某年少时误入歧途,没有读到书,也没有学到手艺,出狱后先是在餐厅当服务员,后又去送外卖,每个月都将工资交给父亲,再由其交于法院,没想到父亲将钱都拿去赌博。

为避免再次发生断缴行为,闽西监狱和长汀法院执行局取得联系,执行法官告知民警,可以由其指导张某某通过手机直接向法院执行局账户缴款。9月20日,张某龙向民警发来一张图片及一段话:“9月份的赔偿款已缴交到位。接下来,我都会按协议要求准时履行赔偿责任。”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通过系列实践,福建监狱将相关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形成《福建监狱开展恢复性司法活动工作指引》,成功完成恢复性司法案件64起,引导罪犯主动履行民事赔偿2000人次,帮助2800余名受害者获得赔偿300余万元,让罪犯认罪悔罪综合评价机制“穿透纸面”,有力保障了受害者群体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福建监狱形成了以执法为民理念为中心,以教育改造为抓手,搭建沟通协商桥梁“三个渠道”,巩固成效“三个机制”的“1133”恢复性司法工作经验做法。

“社会伤口”如何修复?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做到了!

为进一步督促罪犯依约履行赔偿协议,巩固恢复性司法活动成效,福建监狱定期开展家访、心理辅导、就业帮扶等活动,同时建立与社区、公安、法院等部门定期通报制度,全过程监督和指导罪犯恢复性司法活动开展。截至目前,全省共30余名罪犯在已完全履行财产性判项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狱内劳动或刑释后工作所得,赔偿、补偿受害者,以此表示对犯罪行为的歉意。

2023年以来,福建监狱累计开展各类认罪悔罪专项教育活动130余次,先后有13000余名罪犯向受害者群体寄送忏悔书……“蓝风铃”恢复性司法活动的开展,有力修复了因犯罪行为伤害的社会关系,让受害者群体真切感受到“法治阳光”,也促进罪犯积极改造,更好地融入社会。(谢伟英 陈晓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