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也“订不起”知网?学术成果不是垄断的资源|荔枝时评
文/王钟的
近日,中科院传出因续订费用达到千万级别而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媒体从多位中科院内部人士处证实了此事。有中科院教职工表示,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知网数据库,用其他期刊数据库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
中科院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照理说,与其雄厚的科研实力相对应的,是充足的科研资金。如今,连“不差钱”的中科院都疑似因费用问题停用知网数据库,难免令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这一幕并非首次发生。几年前,北京大学也曾贴出停用知网的通知,称“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尽管后来北京大学恢复了知网服务,但一个基本的事实不言而喻,那就是知网要价太高,就连国内顶尖的高校和学术机构都难以承受。
在讨论知网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知网是一家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任何企业都有营利目标,知网也不例外。因此,知网的支持者难免以学术成果也要创造市场价值为理由,为其营利行为辩护。按照这样的逻辑,仿佛知网定价越高,就越能体现对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的尊重。
问题是,这学术成果是谁的呢?中国知网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此前,即使是论文原作者,如果要通过知网下载自己的作品,也要按价付费,有时知网上传论文甚至未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不久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侵权并取得胜诉后,老先生累计获赔70多万元,但与此同时,他的文章也被知网下架。屡次陷入舆论风波后,知网才出台整改措施,宣布面向作者等特定群体提供免费服务。
从很多角度看,知网所做的都是“生意”,而不是单纯的学术传播与分享。2020年,知网所属公司“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1.93亿元,毛利率高达54%,这甚至超过了iPhone13Pro的毛利率。其定价让学术机构不堪重负的事实,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知网非但未能充分发挥“知识基础设施”的职能,反而阻碍了科研工作者从事研究。
平心而论,类似中国知网这样收录期刊之全、文章数量之多的学术平台,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屈指可数的。收录信息的广泛性、全面性,让知网成为国内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学术工具。不过,知网在学术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并非自然形成的。在其创办发展过程中,曾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如今其动辄涨价,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甚至涉嫌垄断。
近年来,每当高校科研机构因价格问题停订知网服务,受到影响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们往往既对知网的做法感到不平,又因无法使用而感到遗憾和不便。这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态,是知网便利性与垄断性的综合折射。总而言之,人们离不开知网,又迫切期待知网有所改变。
对此,有人提出将知网公益化改造的建议,这种声音值得倾听。知网至今仍有相当比例的国资成分,更有清华大学校办企业的背景。但是,知网的企业性质和营利目标,又决定了其很难公平、开放地发挥学术资源分享的作用。如果能将知网改造成以公益性为主的学术资源分享平台,无疑有利于降低学术资源获取门槛,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当然,知网应当降价,但科研创新不该廉价。在降低高校科研机构和个人使用成本的同时,知网也应把收入更多地分享给论文作者,并充分尊重原创者的知识版权。只有建立起低价获取、有偿使用、公益化运营的机制,广大科研工作者才能更顺畅地获取学术资源,中国知网作为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属性才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