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小伙在上海老旧小区当书记,给合用厨卫的居民送餐,发生化马桶

2022-05-18 09:40:43 - 媒体滚动

28岁小伙乔峰在今年3月底被派往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江阴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此时疫情已爆发,江阴居民区大部分是老旧小区,不少居民还在共用厨卫,防疫压力不小。初到社区的乔峰,顶着压力,迅速熟悉情况,带领居委干部迅速部署抗疫,守住门、看好人,服务好居民。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江阴居民区已连续多日无阳性感染者,5月17日转为防范区。记者昨天电话采访了乔峰,听他讲讲这段时间的经历。以下是乔峰的自述:

我叫乔峰,是南京东路街道的一位机关干部,今年3月底,正当疫情快速袭来之际,我受命前往江阴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4月1日封控以来,我就带领居委干部将“家”安在了居委会。

江阴居民区毗邻人民广场,上海人熟悉的江阴路就在我们辖区。我们居民区是一个典型的市中心小区,“二元”结构突出,房屋出租率高、人口密度高,有商品房、老旧小区也有二级里弄,一些居民还在共用厨卫,这给社区防疫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我们江阴居委有9位居委干部、社工,90后有两位,其他人都比我经验多、资格老,有些居委干部与我父母的年纪差不多。我初来乍到,又在一个特殊时点,我知道:我要快速熟悉社区情况,同时与我们的居委干部、社工迅速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

在与其他居委干部、社工聊过后,我与搭档——85后的居委主任成立了一支青年突击队,由几位相对年轻的居委干部、社工组成。青年突击队第一个任务就是:制定电话问询清单,实时了解、掌握每家每户居民情况,做到底数清、心中明,确保社区疫情防控精准、有效。

为把全员核酸筛查工作做细做实,我和居委干部跑遍了居委大大小小的弄堂,仔细研判核酸检测移动点位如何设置、居民动线如何安排,才能最高效、最安全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完成检测。

28岁小伙在上海老旧小区当书记,给合用厨卫的居民送餐,发生化马桶

为确保居民能够按照防控要求足不出户,我们和街道一起想办法。

老实说,让合用厨卫的居民足不出户,有点难。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在一些零星爆发阳性的楼栋内,为合用厨房的居民送餐,减少因为做饭引发的交叉感染。后来,街道还给他们发放了生化马桶,据说这种马桶可以迅速将排泄物固化,可容纳100人次使用。我们发放生化马桶时,一些居民很难接受,不愿意在本来就拥挤的家中放马桶,有些居民还会抱怨。我们向他们解释,减少接触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现在只好请大家委屈一下。

阻断传播,进行有效的消杀也很重要。专业消杀团队每天会对居民区的室外部位进行消杀,但一些居民,特别是使用公共厨卫的居民担心楼栋内的环境安全,为此我们居委干部化身消杀员。每天,我们自己背着消杀工具走进居民楼栋内,对居民楼内的公共部位进行消杀。

细致耐心地做好居民服务,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居民才能安心宅家。我们这里老年居民特别多。我们定期会为居民分发街道发下来的物资。大家也知道,这些物资都是套餐,蔬菜可能是各种品种的。但有老人会打电话给我们,说“我牙口不好,我只要吃萝卜和绿叶菜”,也有老人说“我必须每天吃一个鸡蛋,但现在的物资中没有鸡蛋”。一般这样说的老人,都是孤老或者身边没有年轻一些的家人照顾,他们确实有难处。但有段时间,我们也很难买到物资。后来,几位属地的居委干部想到办法:每次将自己家收到的物资拿出老人要吃的东西送给他们。这多少可以解决一些老人的需求。

这段时间,也发生了不少突发事考验着我们。一天夜里,我们接到居民求助电话:一位孕妇要生了。我们立即将情况上报给街道医疗救助专班。街道医疗救助专班非常重视,赶紧帮助孕妇协调医院。联系好医院后,救护车却还没来,于是街道派来了街道的公车。第一时间,我们通知孕妇并将孕妇送上了公车,将她紧急送往医院。孕妇在医院顺利生下一名男婴。我结婚了但还没小孩,听到这个消息,内心也非常激动。母子回家后,我们买了尿不湿等婴儿用品送到了她家门口。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一家后来煮了喜蛋给我们送来,用这个特别传统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谢,分享美好的希望。

过去一个多月,每个居委干部都很累,大家都不能回家,睡在办公室。但大家都不叫苦不叫累,始终在坚持、坚守。

要说“绷不住”,我倒是有一次。我们这次将很多年轻居民“编入”了志愿者队伍,他们响应党组织、团组织号召,到社区报到,参与核酸检测、抗原试剂发放、配药送药、物资保障、“敲门行动”等工作中,为社区的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帮助。这些年轻人很能吃苦,也乐于奉献。

我记得,4月份的一天,天气异常闷热,志愿者们穿着“大白服”,密不透风。那天,一个女孩穿着“大白服”,在核酸检测桌前帮助医生扫描试剂的检测码。突然,她晕倒了。我们吓坏了,赶紧将她转移至树荫下。一位热心的上海阿姨还从楼上用小篮子吊下来一瓶糖水,想给她补充能量。一位医生立刻给女孩作了检查,发现她是低血糖加中暑。我记得,当时她的两只手缩在一起,非常僵硬,我们一直帮她揉搓。过了一刻钟,她才缓过神来。没想到,她恢复意识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对不起,书记,给大家添麻烦了!还有一些居民扫码没有完成,我还可以坚持。”我当场就泪目了。这个女孩是00年出生的,长得瘦瘦小小,是我们这里的租客,但每次招募志愿者出来服务,她都抢着报名。我那天对她说,没有什么对不起的,你们今天站出来服务大家,就都是英雄。

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很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快速熟悉、深度融入了我们的社区。我现在新添加了两三百位微信好友,几乎都是居民,每天起码要回复上千条微信,一直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但是我还是坚持要回复居民,因为只有这样居民才会安心,我的答复,能让他们相信、安心,老百姓的事情有人管。

在江阴居民区这个大家庭里度过了难忘的一个半月,自己的小家几乎已经被忘记。其实我的妻子也是同行,在黄浦区半凇园路街道工作,疫情以来,也下沉社区、支援一线,没有回过家。我们都希望,这场疫情早点过去,上海的烟火气早日回归,为了这个信念坚守着。如今,曙光就在前面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