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伴失眠怎么用药效果好?中医药联合治疗事半功倍!

2024-05-18 08:01:00 - 市场资讯

转自:佐力药业

世界高血压日

2024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据中国疾控中心新近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7.5%,也就是每4人中有1人血压高。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少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夜醒次数多……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还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过半数高血压患者失眠

失眠和高血压“狼狈为奸”

大量研究表明,睡不好、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长期失眠不仅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还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机体免疫力[1-3],影响社会功能、职业发展[4]。

值得注意是,与血压正常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失眠患病率更高,可达40%~60%[5]。

失眠和高血压“狼狈为奸”,互为影响。高血压会导致身体的多个系统,如肾上腺素系统和神经系统,持续处于过度活跃状态。这会增加大脑中使我们保持警觉的化学物质,导致大脑难以平静下来,从而引发失眠[6]。简而言之,高血压可能让你的大脑和身体一直保持在“高警戒”状态,使得放松和进入深度睡眠变得困难。

而失眠又反过来会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失眠可导致应激系统激活,并可能激活炎症过程,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促进高血压进展[7]。

高血压增加MCI发病风险

伴失眠无疑“雪上加霜”

此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还会增加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发病风险[8],健忘是MCI最常见症状。

国外研究报道中老年人群中血压均正常者在65岁以后痴呆发病率为1.31/100人年;与血压一直正常的人群相比,中年和老年时期始终是高血压的人群患痴呆风险增高49%[9]。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罹患痴呆和MCI的风险分别增加86%和62%[8]。

近年来,高血压伴失眠的患者逐渐增加,世界各地的各种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失眠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长期失眠不仅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还增加MCI及其他高血压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机体免疫力。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失眠和高血压要“双管齐下”,更应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改善高血压伴失眠

中西药联合治疗“事半功倍”

不同降压药对睡眠的影响不同,比如常用的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就可能对睡眠有不利影响[10]。降压药物中常用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能引起夜间多尿,频繁起夜,也会扰乱睡眠。

考虑到失眠与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相关,高血压患者适合选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莫维普利等ACEI类药物[11]。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硝苯地平、贝尼地平等钙拮抗剂,对睡眠呼吸的影响较小,对失眠性高血压的晨峰现象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也是较好的选择[11]。

西医催眠药物的临床疗效通常不尽人意,患者适应性低,且易发生不良反应,长时间用药还会出现药物依赖性及抗药性,并导致一定的中枢抑制,损害肝肾功能等危险,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仍需慎重选用。

中医学将高血压病归于“眩晕”“头痛”范畴,失眠属于“不寐病”的范畴,高血压伴失眠的主要病机以肝肾阴虚为主,总属阴阳失调,病位主要在心、肝、肾三脏,乃“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试验证实,对高血压伴失眠的患者在基础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乌灵胶囊,降压及失眠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12]。其中乌灵胶囊主要成分为乌灵菌粉,是从乌灵参(菌)中分离的菌种,采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乌灵参(菌)入肾经,能降心火、养肾阴、安心神。药理学研究显示乌灵胶囊含有多糖、腺苷、γ-氨基丁酸、赖氨酸、甾醇类、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可以调节中枢神经,并有镇静安神功效,可改善记忆障碍,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13]。

高血压伴失眠怎么用药效果好?中医药联合治疗事半功倍!

进入炎热夏季,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更是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药店人在门店工作中,接待因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所引起的失眠患者时,应及时提醒其应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更换用药方案,不应擅自停用或更换药物以免病情反弹。此外,还应合理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失眠。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此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醒其避免情绪波动,可以合理联合应用降压药和乌灵胶囊,改善高血压伴失眠症状,并保护脑功能和记忆力。

佐力药业倾情推出电子化筛查量表小程序,汇集国内国际通用自测量表,可科学、快速进行自我检测,了解睡眠、情绪、认知状况。

(扫一扫,了解自身睡眠、情绪、认知状况)

参考文献

[1]任重阳,葛义俊,张梅.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医学信息,2018,31:4-6,10.

[2]李慧,吴云,赵兴胜.失眠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现状.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221-1224.

[3]唐李媛,邹桂和.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及治疗最新研究进展.当代医学,2019,25:181-183.

[4]李清伟,陆峥.成人慢性失眠症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世界临床药物,2018,317(5):7-10.

[5]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杂志,2017,97:1844-1856.

[6]陈超,李秀英,郑宝钧,等.高血压伴失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重庆医学2019,48:3167-3170.

[7]林赟霄,杨爱玲,王佑华.睡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1086-1091.

[8]JiaL,DuY,ChuL,etal.Prevalence,riskfactors,andmanagementofdementiaandmildcognitiveimpairmentinadultsaged60yearsorolderinChina:across‑sectionalstudy[J].LancetPublicHealth,2020,5(12):e661‑e671.DOI:10.1016/S2468‑2667(20)30185‑7.

[9]WalkerKA,SharrettAR,WuA,etal.Associationofmidlifetolate‑lifebloodpressurepatternswithincidentdementia[J].JAMA,2019,322(6):535‑545.DOI:10.1001/jama.2019.10575.

[10]LeighL,HudsonIL,BylesJE.SleepDifficultyandDiseaseinaCohortofVeryOldWomen.JAgingHealth,2016,28:1090-1104.

[11]李慧,吴云,赵兴胜.失眠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现状.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221-1224.

[12]沈海燕,龚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乌灵胶囊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J/OL].中西医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23):53-56.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JH202123018.htm.

[13]胡俊,张静.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7):100-102.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