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宋画的百鸟争鸣

2024-06-18 07:00:47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千年宋画的百鸟争鸣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

陈水华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选择174幅宋画,发现其中的鸟类图像,80%以上都可以辨识到具体物种;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现当代的花鸟画,绘画往往与其描绘对象完全脱节。作为鸟类学家的作者,惊叹于宋代博物学的高度发展,叹服于宋人画鸟的高超技艺,在书中对宋代的鸟类绘画做了系统梳理和解析。珍贵的宋画,配上现代鸟类照片,展开了鸟类学与中国画学之间一次别开生面的互鉴。

在我国,鸟类形象最早可见于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纹象牙蝶形器中。器物的中部,绘制了一个太阳纹的图案,两侧各有一只鸟类的纹刻形象,鸟喙尖利带钩,状若猛禽。此外,还有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中,描绘了一只鹳鸟捕鱼的画面;商代妇好墓出土的4000年前石家河文化风格的玉凤,被认为是最早的神话鸟类凤凰的形象;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鹤,既体现了逼真的写实功力,又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当然,鸟类艺术形象真正普及并进入大众的视野,还是在花鸟画出现之后。

中国传统绘画可以大致分为三科:人物、山水和花鸟。这是单就题材而言的,并不涉及技法。然而,因题材的不同,在技法上也逐渐呈现出差异。比如人物突出线条,山水注重水墨,花鸟偏倚色彩。

三科的确立,应在宋代后期,或者是宋之后的事情。因为北宋《宣和画谱》还是将藏画分立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十个门类。当时,各门类的发展,已经不均衡。道释、人物、山水和花鸟呈现出明显的鼎足之势。随着发展,道释和番族归入人物,宫室归入山水,龙鱼、畜兽、墨竹和蔬果归入花鸟,于是三科确立。花鸟这一题材,一开始,也只是人物画的装饰。作为独立的画科,应该萌芽于南北朝时期。

边鸾(生卒年不详)是唐代最负盛名的花鸟画家,在中唐德宗时曾任右卫长史。边鸾擅画孔雀。据《太平广记》记载,德宗贞元年间(785—805),新罗国进献来一对孔雀,能舞,皇上宣召边鸾在玄武门画孔雀。

一只孔雀画的是正面,一只画的是侧背。翠绿的孔雀羽毛灿烂生辉,尾羽更如同点缀了金银首饰一般闪亮华美。

“穷羽毛之变态,奋春华之芳丽”,除了技法娴熟,设色精美,边鸾对花鸟画的贡献,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了花鸟的题材。据记载,边鸾擅长画花鸟、草木、蜂蝶、雀蝉。《宣和画谱》收录边鸾33件作品,除了孔雀,题材还包括鹧鸪、鹊鹞、鹁鸽、鹡鸰、白鹇、鹭鸟、猴鼠、芭蕉、牡丹、梨花、桃李、木瓜等。可以想见,边鸾的实际创作内容,远不止这些,已经涵盖了花鸟画的多个方面。二是发展了花鸟画的“折枝”画法。所谓“折枝”,是指画植物花卉不写全株,只选择其中一枝或若干小枝入画。“折枝”花鸟的形式在中唐形成,不知是否首创于边鸾,但一定是边鸾发扬光大,从而声名远播的。五代时,“折枝”画法已较为普遍。及至宋代,已成为花鸟画最常见的构图形式。(节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