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世骏:把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谈创新人才培养

2024-06-18 17:33:09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在2024第二十一届上海教博会的开幕式暨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发表题为“把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授”的主旨演讲。他从知识的特点和大学的使命双重角度出发,阐述了将“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授”的必要性,从人工智能、城市创新、社会服务,以及学生职业发展、全球胜任力等维度,介绍了上纽大的创新探索。讲座结束后,记者就如何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对童世骏校长进行了深度采访。

童世骏:把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谈创新人才培养

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收获真正的体会

问:为什么要把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授?

童世骏:关于知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经过论证的真信念。这种观点产生于古希腊;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科学产生于古希腊的“学者传统”和中世纪的“工匠传统”的结合,而这种把知识看做是经过论证的真信念的观点,就是古希腊“学者传统”的重要内容。对教育来说,这样的知识观意味着不能只是教学生真信念,而要把真信念成立的过程和依据也要告诉学生。如果一个学生只是记住了一大堆命题、公式和概念,但是不知道这些知识背后得以成立的依据,那么,他所掌握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探索新知识。教育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仅了解科学研究的结果,还要对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深有体会。把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承,就是这样一种知识观的体现。

还有一种知识观,对教育也有重要意义,那就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等人所强调的,要把知识看作是解决问题的答案或方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看上去这种知识观讲知识的实用性,似乎很粗浅,其实不然;从进化论、人类学,甚至是从政治经济学等角度综合理解的,知识的解决问题的作用,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马克思主义还强调通过知识的实用性,来验证知识的真理性。强调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观点也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深入情景、手脑并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就要把学生放在具体的情景当中,让他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体会。

上述两种知识观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要求我们把研究的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索知识来接受知识。近代以后,数学和实验科学相结合,市场和工业相结合,都为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创造了基础。我认为,如果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那么,从知识观到教育观再到对科学研究的整个理解,都要有相应的提升。

探索新知识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

问:如何把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授?

童世骏:对这个问题可以借助于洪堡和康德这两位德国思想家的观点来解释。

威廉·洪堡是柏林大学的主要创始人;根据他所提出的大学理念,高等学术机构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学术始终看作是在与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打交道,哪怕传授已经完成了的知识,也要把知识创新的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来体验知识论证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洪堡强调的是与尚未解决的问题打交道,而学校只涉及已经完成的、已经确定了的知识。因此,高等学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洪堡认为,在高等学府,并不是教师服务于学生,当然也不是学生服务于教师,而是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服务于学术。洪堡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的表现取决于学生的在场和兴趣,若没有一点,科学和学术是无法成长的。

洪堡讲的是研究型大学,而哲学家康德在论述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的时候,把对话的方式和问答的方式区别开来。问答是学生问老师,老师提供答案;而对话,则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在康德看来,这才是在大学应当采用的方式。这也说明了探索新知识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

为了把知识创新融入知识传授当中去,上海纽约大学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包括成立一些科学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基地,把科学研究作为整个办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和科研并重从一开始就是上纽大的特点,但在学校发展的第一个10年,我们着重在人才培养上夯实基础、做出品牌。现在学校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二个10年,研究型大学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如何发展将是学校更为关注的内容。

在今年教博会的展位上,学校展示的一台轮椅山地车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是由上纽大交互媒体与商学教学指导教师诺埃尔·乔伊斯(NoelJoyce)带领交互媒体艺术的学生们共同打造的中国首台可供残障人士登山的轮椅山地车。因为意外,导致乔伊斯半身瘫痪,亲身经历身体障碍带来的种种不便之后,他通过创新设计,改善了残障人士的生活体验。这整个过程就是教学和科研密切结合的过程。

教育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育人

问:上海纽约大学如何进行人才培养?

童世骏:很坦白地讲,教育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选拔的过程。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力,教育就是让人发挥自身潜力,或者为他创造条件,施展自己。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但是,选拔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教育的更重要目标是培育,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把选拔当做教育的唯一目标,忘记了教育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培育。

因此,要想办法让教育的选拔功能服务于培育功能,而不是有碍于培育功能。从这个角度考虑,上纽大的选拔人才方式可能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常说:成绩好不一定能到上纽大,但是成绩不好一定进不了上纽大。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虽然也希望招到进大学之前考试成绩好的同学,但我们并不是只以分数论成败。实际上,很多班上的第一名,很可能为了在成绩上比其他学生更有优势,而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得到那几分上面。但其实,为了得到这几分而花费的努力,很可能是边际效益是很低的,这可能对他未来的发展空间并没有太多益处。因此,在招生的时候,我们不是那么分分计较,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相对较多,课堂的师生比比较高,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频繁的。我自己也给学生上课,我认为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以及他们的思维活跃程度都给我很大启发。无论是他们在课堂上做出来的陈述或者他们写出来的文章,都带有自己的思考,可以说是有一定的科研性的。在我的哲学课上,我要求学生们阅读大量文献,还要求他们对阅读的内容做批判性的思考和阐述。当他们经过小组讨论,阐述得到的结论的时候,就是进行微型研究的过程。

保护好奇心,培养责任心

问: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童世骏: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责任心。在求知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有比较强的功利心,但如果只有功利心而没有求知欲,知识创新的路上往往走不远。针对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实用理性”传统,中国科学技术要有大的发展,要特别强调发扬好奇心、求知欲的作用,培育和呵护一种为求知而求知,为满足自己的兴趣而求知的精神和态度。

其实,人天生是有求知欲的,家长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孩子的这种求知欲。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人逻辑思维比较强,有人善于动手,还有人善于读文本......所以,家长要想办法保护、鉴别并且培育孩子的求知能力和兴趣。

但只有求知欲而没有责任心也不行;为国家利益、人类福祉而从事科研,是科学技术领域许多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它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方式,会造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后果;搞得不好,很可能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这就是这几年人们谈得比较多的生存性风险。这时候,责任心就特别重要。

我曾经说过,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我们创造一个环境、提供一些榜样,让学生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我们要让他们体会到这种快乐。教育的目标就是成熟、成长,而真正的成熟状态就是康德讲的,摆脱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让他走出这样的状态。

嘉宾介绍

童世骏,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童世骏于1975年赴位于崇明岛的上海跃进农场工作,1978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于1982年初和1984年底分别在该校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和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2004年至2011年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后兼任哲学研究所所长,2011年至2019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作为哲学学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及比较哲学。不仅出版中英双语学术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还出版了多部英语和德语著作的中文译作,其中包括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曾先后于1998年作为客座教授在德国马堡大学工作半年,于2000至2001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一年。除了在教学、研究和出版方面获得诸多荣誉奖项,他还担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外籍院士。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