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多所985高校官宣“转专业自由”,怎么看?

2024-06-18 20:01:3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随着今年的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们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志愿填报上。近日,多所重点高校相继官宣“转专业自由”新政,受到众多考生及家长们的关注。“所有学生均可申请”“不限制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各学院的转出名额不设限制”等零门槛政策,条条都让人感叹“力度好大”。

观澜亭|多所985高校官宣“转专业自由”,怎么看?

武汉大学在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2024级学生开始,院内专业自由选,转出学院不受限制。而在此前,武汉大学本科生在大一下、大二下各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放开转专业,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每次可选择两个志愿,不限制学积分排名,甚至不限制挂科门数。

同济大学2024年继续升级人才培养新举措,如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调整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将法学专业接受学生转入的比例由原来的5%提升为10%;北京大学取消了“转出的人数原则上不超出该年级总人数20%”的限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不再设转专业次数限制,其中农大允许学生在转专业申请时填报两个志愿学院和4个志愿专业……

不看成绩、不看挂科门数的“转专业自由”政策,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讨论。有人担忧其背后带来的公平问题,并对随意多次转专业是否真的有益于成长成才提出质疑;也有人提醒,切莫让“转专业自由”成为招生季的“宣传工程”,导致实施不佳而产生负面影响。

不管怎样,应当看到,更宽松的转专业政策本身是一种进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可以给那些因成绩限制等原因填报或调剂至自己不感兴趣专业的同学,再次选择的机会,这契合了当下对兴趣爱好的尊重和个人发展的考量。

但同时,高校在设置转专业政策时,还需要从教学自身考虑,一旦大量学生同时转入某一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教务安排是否会造成影响,这需要做好相关研判及政策的有效衔接。

此外,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部门,还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社会发展不光需要那些热门专业的人才,枯燥的基础学科专业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学生进行转专业操作时,高校应当给予充分的引导。

当然,选择什么专业需要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考虑。应当看到,所谓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最终要看市场需求,热门专业毕业生多了,也会造成人才过剩,变成冷门专业;而冷门专业毕业生少了,反而可能成为“香饽饽”,成为热门专业。作为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已具备选择和判断能力,对是否需要转专业、转入哪门专业,应当有着自身的考虑,不必过于忧虑。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修从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