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学院:精准掌握用工需求,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24-06-18 20:16:29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李诏宇 通讯员 蒋小燕 王永雪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来临。6月18日,记者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工程学院”)了解到,今年,该校党委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组织企业“携岗”进校园,举办多场校园招聘会;老师携带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进企业,实地考察就职环境和熟悉岗位,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1年以来,该校毕业生留在常州就业的有3110人。

常州工程学院:精准掌握用工需求,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常州工程学院:精准掌握用工需求,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近年来,我校注重抢抓就业工作关键期,实施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建立校领导联系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强化二级学院内外部联动机制,全力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常州工程学院副校长张雪华说。

动得早,做得实。今年,该校党委在研判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数据、摸清企业需求等基础上,从3月起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制定方案,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强化对所联系二级学院的指导与督促,形成人人重就业促就业的局面,全面有序统筹推进就业工作。

“我们经管学院围绕高质量就业,建立就业工作奖励机制。班主任承担就业育人职责,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帮扶工作;辅导员当好就业引路人,超前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布、就业台账建立、就业手续办理及就业困难帮扶。”该校经管学院院长李仁璞说。

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拥军介绍,常州工程学院以“重点对象重点帮扶”的思路促就业。对于少数缺乏明确规划、就业意愿不强、“坐等靠要”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细致沟通;对有就业意愿尚未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着力引导学生改变择业观;对于需重点就业帮扶的贫困毕业生,为其提供3个以上的相匹配就业岗位信息,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有效激发毕业生就业信心和能力。

该校通过开展“建档立卡毕业生”的“一对一”就业指导,做到个人现况、家庭状况、就业意愿、未落实原因、帮助需求、指导措施、联系过程“七清楚”,确保就业材料审核“日日清”,数据统计“零失误”,全面保障学校就业工作安全稳定、规范高效,确保一个毕业生也不“落下”。

今年,建筑专业出现整体就业难情况。该校建工学院发挥校友作用,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多次组织专场招聘会,邀请校友及校友所在企业“携岗”回校,共同助力母校毕业生就业。今年37岁的贾亮,是该校2009届的毕业生。作为校友企业的项目负责人,他一次给母校带来了25个技术管理岗位。

常州工程学院:精准掌握用工需求,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常州工程学院:精准掌握用工需求,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以课程改革开拓岗位供给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我们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政府人力资源部门、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市场,全面搜集优质就业岗位信息,精准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张雪华说,他们挖掘各类名优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化与头部企事业单位及各类优质用人单位合作,打通就业扩大增量渠道,破解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就业不稳定等问题。

在该校经管学院院长李仁璞看来,数字化改造的优势在于,大数据分析可以捕捉潜在客户的真实需求,这是以前传统理论课不能解决的。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学生,只有扎实掌握更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视野才会自然而然地变得开阔,才能顺应行业整体发展需求。

“我们结合学院专业特点,以强化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大课程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课程,足质足量开拓专业相关性强、人岗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该校经管学院副院长罗元说。

以课程改革增强岗位供给。2023年,该校经管学院为应对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建成大数据智慧实训平台进行课程授课,为学生提供真实企业应用环境,提升经管类数据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双师型”队伍,加大与优质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其中,授课教师中有60%是知名酒店的店长、区域长等管理层人员。

李仁璞介绍,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多举措,他们实现了培育学生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双提升”。近三年,该校经管学院每年的毕业生有400余人,实现100%就业。其中,一批优秀学生实习期月薪就超一万元。

(周悦供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