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2023-07-18 22:01:21 - 揭阳发布

转自:揭阳发布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李家教是广东省传统拳种之一,属南拳的一种,流传于梅州、潮汕一带。李家教拳以其独特的训练风格,完整系统的运动套路而屹立于武术之林。它以实用著称,是一种灵活多变、善攻能守、以攻带守、攻守均衡、进退有方的优秀拳种。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溯源 

 问世已有200多年历史,始传者为李铁牛 

据了解,李家教拳是中国南少林拳之一系,原属福建莆田少林寺内馆护寺武功,问世已有200多年历史,因其始传者为李铁牛,故名“李家教”。

李铁牛(1778-1874),福建上杭人,早年在闽、浙经商,为求安全,到福建少林寺学艺,且得真传。清同治年间移居古长乐(今广东五华水寨镇),开始授徒传艺。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学者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提到:“乾隆时代,五华兴宁地方,出了三个武术怪杰,一钟路古,二李铁牛,三朱阿南(均为五华人),同以武术著称,且为好友,初习客家旧传各种技击,已极其妙,意犹未足,乃同赴山东临城少林寺及瓦岗寨等地,苦习多年,尽得少林精密;复兴客家旧传武术,参合融会,兼内外功,创立新教,以高马教人,不二十年,遂盛行粤赣两省,三教中以李家教最精绝,其著名拳术,有催步插手等谱,催步五十二段,插手七十二段,此外如吊马插箭等法,也极有名。”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李铁牛于五华扬名,及后将李家教拳传子李水松(1832-1918),李水松又传子李光壬(1868-1946)。李光壬胆识过人,幼得祖父悉心倾授,武艺谙达,后来他只身赴潮汕地区,手提藤呷荜,上写“专修破拳头”,遇馆必入,以艺会友,以德感人,备受尊崇。自从1935年开始,李光壬进入粤东的潮阳、普宁、揭阳一带开办拳馆达十六处之多,传有洪义安、李素千、庄大海、李谢贵、李开科、余开国、张声智、陈飞鹤、陈飞凤等名徒。中年又曾应聘出洋传艺,经香港至暹罗开馆授徒,现于香港及泰国等地均有其传播者。李光壬的得意门徒李素千,在新中国成立前在揭阳县的古溪、西岐、高湖一带地区开武馆达七十多处,传授弟子不计其数。在开武馆的同时,李素千大力从医,接骨技术高超。他所出生的普宁市广太镇石潭村,男女老少在他的影响下,人人都学李家教拳。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风格 

 以正面攻防为主,注重实战 

李家教拳以正面攻防为主要特征,注重实战作用,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投足均有攻防实战技法含意,要求苦练实践。以攻防技法动作组成套路,给同道反复练习。故套路中每有重复动作以提高实战能力,并以“拳打千遍、手法自然”和“拳打万遍、理法自明”教导鼓励学生。这个拳种没有花架子,练拳场地无需太大,便于群众学习。“出手随心须用意,翻身转目欲精灵;李拳师训要牢记,功夫盖世不欺人。”一直以来,未教拳先教德是李家教拳的授徒宗旨,以德为行,尊师重道,与同辈和气同心,尊老爱幼,除暴安良,弟子多有较高成就,多从事教拳行医,传授中医及接骨术。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传承 

 与潮汕民俗结合,一代代薪火相传 

当饱含客家文化气息的李家教拳传播到潮汕,碰到典型海洋文化气息的潮汕文化,两者互相交融,既体现“客人开埠”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也有“潮人占埠”为己所用,使李家教这一拳术发展达到“盛于潮汕”新高度。潮汕人巧妙地将李家教拳与潮汕民俗舞狮、英歌舞等结合起来,形成了潮汕民俗中狮中有武、英歌队有武的表现形式,像一幅幅潮汕旧时乡里市井间的风情画,展现出较高的民俗文化价值。

兴 · 揭阳 | 普宁李家教拳

李家教拳经过一代代薪火相传,不仅在普宁乃至潮汕地区广为传播,还遍及粤、闽、浙及香港各地,并远播东南亚等国家地区。2018年,普宁李家教拳被列入第七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策划:刘波

策划:陈鸿彬袁惠亮吴嘉

顾问:陈作宏孙淑彦

统筹:苏延壮卢旭锐黄鹂

文字:蔡烨华

相片: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栏目图设计:方壮洪

编辑:李静玲

审核:杨桂青林漫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