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前背着“三袋大米”来“绣花”

2024-07-18 07:23:00 - 南京日报

手术台前背着“三袋大米”来“绣花”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昨天一早,南京市第二医院手术室内安静得只能听见监护仪器的嘀嗒声。穿上超过15公斤重的铅衣,肿瘤与血管疾病介入中心二科副主任戴峰“全副武装”,双眼紧盯血管影像。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的微导管、微导丝在血管里游走,他耐心仔细地排摸着一根根血管,“绣花”般的精细手术,只为寻找那根为肿瘤“供养”的致命血管,“找到它,将它栓塞,阻断肿瘤的血供,使肿瘤缺血、缺氧,抑制肿瘤的生长,就是这台手术的任务!”

一台高难度手术,一站几个小时,一套沉重的铅衣……铅衣不透气,内外还各有一层手术服,三伏天下,人就像被裹进了40多摄氏度的蒸笼里,每次脱去铅衣,戴峰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手术结束,戴峰几近虚脱,但为了患者,他收拾好装备,准备接着打下一场硬仗。当天,有6台手术在等着他。

为何要穿铅衣?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医学是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继内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学科,它可以为肿瘤患者解除压迫和痛苦,可以挽救濒危的心梗和脑梗患者的性命,还可以让血管病变患者无痕恢复。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救治中,但人们对它却知之甚少。

“介入治疗是一种集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为一体的新兴治疗方式。通过影像设备的帮助,介入医学利用各种各样的针、导丝、导管,通过仅1—2毫米的切口进入人体,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戴峰解释道。先进的技术救患者,但介入手术室中的医生却是接了个“烫手”的活,“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介入手术时,造影机所放射出的射线使人体内的血管看起来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医生诊断和进行手术,然而为了在手术中防止射线的伤害,医生必须穿上专属“铠甲”——铅衣、铅帽、铅围脖外加护目镜,总负重约20公斤,被人笑称为手术室里与射线共舞的“铅衣侠”。密不透风超过15公斤重的铅衣究竟什么概念?“想想三袋大米背在身上的感觉。”戴峰笑着说。

虽身背“重担”,注意力却必须高度集中。比发丝还细的导丝进入血管后,其方向及位置全靠医生的指尖来操控。虽是微创手术,但这“绣花”功夫对医生的要求极高。术中,戴峰通过眼睛看到的造影情况以及手上操作导丝的触觉反馈来调整自己对导丝、导管的操控,要达到心里想进哪根血管手就能操控导丝到哪根血管的纯熟能力,对体力和精力都是一种考验。因此,无论严寒酷暑,只要进手术室就累到汗流浃背,已是戴峰的工作日常。多年高负荷高强度手术下,介入科医生常常患有腰椎问题,甚至出现两侧髋关节坏死等情况。然而这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的工作,在戴峰看来却是累有所“值”。“在X光下,你用一根管子就能为病人解决大问题;每次成功的手术,都意味着绝望的患者再一次看到‘生’的希望。”戴峰坦言,与疾病抢时间让他成就感十足,“微创介入手术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在肿瘤、心脑血管病、肝病、泌尿系统疾病等领域都大有可为。”

“有急诊患者!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出血量超1000毫升,患者大量呕血、血压降低,需要手术!”临近傍晚,6台手术结束后,电话铃声急促响起。“患者需要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最终的目的不仅是将出血口堵住,而且还要把门静脉高压的压力降下来。就像发洪水,水位高一点时也许堤坝会管用,但水位到了一定程度,堤坝承受的压力太大,这时候就必须启用泄洪区,将堤坝炸掉,把水流分散到其他地方,让压力降下来。”戴峰边诊断边解释,这台手术犹如“大禹治水”,相当于在血管中开通一条“人工运河”,通过“分流”的方式降低门静脉压力,难度大,被誉为综合介入手术中“皇冠上的明珠”。

走路带风,来不及擦干上一场手术流下的汗水,戴峰再次穿上铅衣,转身走进手术室,继续为患者“披荆斩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