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文物安全的“眼线”

2024-07-18 07:01:37 - 福建日报

我们是文物安全的“眼线”

杨丽华(右一)在位于漳州市龙海区隆教乡镇海村的镇海卫调查文物保护情况。

我们是文物安全的“眼线”

每次到漳州文庙,林艺谋总是第一时间查看灭火器的保质期。

“长时间的降雨后,我们要摸清文物情况,确保摩崖石刻等文物的安全。”在漳州市龙文区云洞岩,爬过一段峭拔的山路,满头银丝的杨丽华擦去额前的汗珠,继续拾阶向上。

入夏以来,漳州开启“炙烤”模式,却有一群人坚持在户外高温迎“烤”,他们就是文物保护巡查员。前不久,杨丽华等首批9名文物保护巡查员获聘上岗。他们当中,有热爱文物保护事业的市民,也有具有丰富文物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专家学者。巡查员们发挥所长,对漳州现存文物进行记录存档、巡查,补全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要懂安全,还要懂文物

漳州是文物大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731个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5个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处3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39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36处。同时,涉台文物点有306处。论国保数量,漳州居全省第二,省保、涉台文物及市县保数量则均居全省第一。

这些文物星罗棋布,勘察路途远、行车难,再加上文保人员少、经费少、设备少,导致文保工作存在难点。为此,漳州市于去年8月建立文物保护巡查员制度,在今年6月9日为首批文物保护巡查员颁发聘书。据了解,他们的日常巡查内容包括文物本体的保护和文物安全情况调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施工工程、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等。

“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巡查员不定期开展辖区内文物的监督检查工作,聚焦文物安全和风险防范情况,将所发现的文物安全隐患、保护管理漏洞等及时上报。”杨丽华表示。

杨丽华曾任漳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是漳州首位参加福建省文物古建筑保护培训的文物工作者,从事文物保护工作40余年。已退休10余年的她,仍坚守在文物保护一线。她说:“人工检查能将工作落实得更为细致。也许巡查员发现的都是一些小问题,但若不及时发现,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不只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的观念和技能若没有补课到位,也常事与愿违。“有些文物保护的施工单位容易产生要让文物‘焕然一新’的误区。”杨丽华回忆说,在某宗祠的修缮过程中,她发现宗祠内古色古香的泥塑和彩绘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工艺和新物件。同时,许多古旧的石碑被刷上所谓新型防水涂料,造成石碑大块脱落开裂。发现这种“毁容式修复”,杨丽华立即联系施工单位整改,尽最大可能补救、还原祠堂的旧貌。

杨丽华告诉记者,文物修复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最小介入,修复材料具有可还原性,以及具有可识别性。文物修复不是“还原至全新的样子”,而是尽可能保持原貌。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杨丽华加强沟通,反复确认修缮、迁移不可移动文物的施工单位是否取得相应的资质,并仔细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审批方案进行保护工程施工,保证文物建筑施工能够使用原材料、原风格、原工艺,监督维修合理、合规。

不仅要查细节,更要排隐患

12日下午,漳州文庙内市民游客人来人往,但有一个人却不是来游玩的,他就是文物保护巡查员林艺谋。在他眼中,这座承载漳州千年文脉的古建筑,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需要用心守护的文物古迹。

“今天巡查时,又有游客盯着我的放大镜好奇地问‘这是干啥’,我耐心解释,争取让每一个走近文物的人,都能了解文物保护政策。希望大家齐心合力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保护好。”林艺谋说。

只见林艺谋蹲在地上,左手打电筒,右手拿放大镜,目光在文庙的每一个角落仔细搜寻、测量数据,不一会儿他就累得汗流浃背。突然,他的脚步在一座清康熙年间修建的石碑前停了下来。他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石碑的每一处细节,确保没有新的损伤,这才安心离开。

对于古建筑而言,平时防火是重中之重,汛期则最怕漏雨或坍塌。每次抵达漳州文庙,林艺谋都是第一时间查看灭火器的保质期,然后依次进入大殿、配殿,查看文物建筑是否有漏雨迹象。要是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置,确保文物本体安全。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据统计,2020年以来,漳州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文物修缮,累计争取到1.17亿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109个项目的保护修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巡查员就是确保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前哨’和‘眼线’,要发挥监督与指导作用,让文物修复达到最佳效果。”林艺谋说,在一次节前巡查中,他注意到龙海区一处文物场所内警示标识较少,电线上悬挂着纸制灯笼等可燃物,而在云霄县的某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排插乱接乱拉,且周边堆放可燃物,工作人员也随意抽烟,这些都是不小的安全隐患。他立即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下隐患点的位置和情况,并拍照留证。每次巡查结束,他都要写一份报告,做好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上传检查记录工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