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读懂教育强国,教育研究专家权威解读来了!

2024-07-18 17:07:47 - 宜春新闻网

数据读懂教育强国,教育研究专家权威解读来了!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5·29”重要讲话中提到,“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持续跟踪,采用2023年最新可得数据进行测算,在纳入排名的129个国家中,中国教育强国指数上升2个位次,排名第21位。

透过数据,如何读懂教育强国深层内涵?稳中求进,如何把握全球教育强国新动向?一起来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如何解读。

一、教育强国指数是什么?怎么算出来的?

总书记在去年“5·29”讲话引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强国指数报告,我们深感荣幸,也倍感鼓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率先建成教育强国。建成教育强国是一个国际比较的概念,它不是我们自封的。作为教育科研机构,我们中国教育科学院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联盟等国际组织公开的数据库里筛选出跟教育相关的、跟教育强国内涵相一致的指标,共计选择了14项指标。

这14项指标涉及到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这三个大的维度,以反映教育强国的内涵、评价理念和目标。汇到一起之后,从国际公开数据里,面向全球206个国家,我们来做数据的筛选、指标的计算,以此来做模型建构,最后得出强国指数的测算。这个过程中,从研究角度来讲,数据客观、开放,所有的数据都是大家在官方可验证的、可追溯的。

指数结果出来以后,测算出中国位居23位,跟2012年我们新时代以来相比,是进步了26位,也取得了全世界进步最快的国家这样一个成就,也反映了新时代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成就可喜。

二、教育领域有何新动向、新挑战?

数据显示,2023年教育强国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韩国、芬兰、瑞典、加拿大、瑞士、法国、丹麦、俄罗斯和挪威,与2022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从长远变化格局看,有12个国家从2012年至今始终位居前15行列。

通过持续追踪全球各国,我们认为大家目前至少都面临三大方面的共同约束:人口影响、科技变革、世界竞争。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们看全球的教育越来越体现共性的东西,比方说如何从人口数量的竞争转向人口质量的提升,以教育的红利来抵消人口数量减少带来的冲击。

此外,面对科技变革,教育如何主动去顺应和回应科技对教育带来的挑战。下一代的这些信息技术,例如ChatGPT、Sora等等,它对我们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实际上全球范围之内现在一个共同的趋势都是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比方说美国、德国这些教育发达国家都在纷纷把人工智能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把教育从单纯的学校教育扩展到终身的学习状态,推动职业教育面临新一代的科技变革,不断顺应职业的结构调整,以科技的变革去赋能每个人终身的职业提升,包括国际竞争中加大留学生的教育等等。

其实总书记在“5·29”讲话里边讲到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就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反映我们中国目前教育强国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加强我们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虽然很多国家没有说在这个指标里边有这么一个如何去培养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的指标,但都是在把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建设、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发展的重点,所以说我们中国在这一块一定要提高认识。

第二个,我觉得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可能比世界别的国家更加紧迫,因为中国的少子化、老龄化面临的挑战,可能比别的国家要突出一点。我们的人口负增长,我们人口老龄化体重非常巨大,教育如何去顺应这种人口的变化?

第三个,中国是个大国,虽然说我们23位进步最快,现在提升两位,但是实际上再往后面的路越来越难走。因为整个的发展路上它有一个所谓的极限逼近的道理,所以这里边你看我们中国明显的还有很多短板,比方说我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刚才讲到了,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到60.2%的这样一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但是教育强国普遍来看都在80%以上,这是一个平均水平,我们差距还很大。

我们高中阶段的完成率,就能够把高中阶段学完的学生,这个比例还是偏低的,距离发达国家是有差距的。高等教育留学的学生比例相对发达国家我们还是偏少的。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要有更多的吸引力,这当中我们很多地方还是要大有可为,要努力作为。

三、人工智能和教育如何更好地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距离这一目标的完成还有11年。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给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性。特别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面对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是什么?

这个挑战足够大,我们中国教科院其实去年还做了一个叫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指数,也是我们把全球的数字教育,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的这些数字教育,跟教育教学的融合情况做了一个全球发展的指数,这个指数我们整体从制度、内容、学习方式、整个学习模式到整个治理等六个纬度来看,我们中国的数字教育在全球是位居第九,整体来看还是很好的。

我们国家数字教育战略化行动计划启动三年以来,这个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我刚看到教育部发布了一组数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页面点击量超过了400亿次,这个在全球范围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量的背后更反映出我们目前在数字化教育行动当中对数字跟教育的结合,但是我们问题是什么呢?

我个人觉得教师的数字素养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们教育领域里边这个数字技术要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核心问题是教师。

教师的数字素养如果提升不上去,校长再重视,局长再支持,传递不到课堂,影响不了学生,改变不了教学。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怎么去应用,怎么去操作的问题,而是需要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教育教学流程的再造。学生如何去拥抱大模型?如何去知道人工智能对伦理、社会交往、网络生活有什么样的一些要求、有哪些风险?要教会学生们去知道,教会教师们怎么去应用,我觉得这是非常紧迫的一个问题。

四、中国的STEM教育现状如何?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学科与人才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教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未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对STEM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这个指标在全球来看中国具有优势。中国长期以来对STEM教育、对理工科的教育全社会都是高度的重视,STEM学生的数量占比长期以来占40%以上,就是说我们学习STEM学科的学生比例,在全球范围位居第一。

但是目前我们STEM学科要保持这个优势,第一还是要把STEM教育的质量提高,就是面向科技主战场,如何去让STEM教育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对应、去接轨,包括高等教育里边的学科专业设置,一些过老的不适合需求的专业设置该淘汰淘汰,这个是必须要做的。

第二,在STEM学科里边,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加强。

第三,要充分利用好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大家也都清楚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成立了STEM教育中心,这是联合国一类的中心首次在发达国家之外设立,在我们中国的上海。我觉得中国应该利用好这样一个国际平台,把STEM教育做好做强。

原标题:数据读懂教育强国,教育研究专家权威解读来了!来源:学习强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