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飘带”出圈,数字科技何以助力红色文旅?上海这个区的政协委员有话说
转自:上观新闻
位于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红飘带”数字体验馆,不仅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更因其融合虚拟技术、真人演绎和数字科技的沉浸式体验形式,成为当下国内颇具代表性和话题度的数字文旅新地标。
与此同时,上海康世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露薇在作为徐汇区政协委员调研履职时发现,目前部分红色场馆的布展内容存在叙事感太强、与当代时空缺乏呼应等问题,难以吸引更广泛圈层尤其是年轻人对红色文旅项目的关注。
怎样让红色文化场馆推动当代人与革命年代的历史人物产生共情?在日前举行的“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城区软实力”徐汇区政协双月协商会上,与会专家以及来自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区政协委员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数字科技将成为激活红色文旅的关键手段。
公开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有612处红色资源和2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徐汇作为海派文化发源地,辖区内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305处,其中列入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3处、上海市第一批红色资源点位2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处。龙华烈士陵园、《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宋庆龄故居等一批红色资源星罗棋布。
百代小楼
一方面,徐汇区正积极打造红色IP。徐汇区委宣传部部长赵懿介绍,位于徐家汇公园的百代小楼自2021年开馆后,便捷的地理位置和鲜明的国歌主题吸引了近23万名市民游客前来。除了已经举办的《心弦》、“心中的红旗”《红旗颂》、纪念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特展等活动之外,今年百代小楼还将推出“祖国礼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展”及音乐党课等配套主题活动,探索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同时,徐汇还与同济大学合作,对区域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开展核查与史料挖掘,完成了“一房一册”档案建设,今年还将结合上海市第二批红色资源排摸,推出“徐汇红色地图”,重点挖掘枫林桥烈士就义地遗址(现中山医院附近)等红色资源,擦亮具有区域特点的红色文化主色调。
另一方面,在排摸红色点位时,徐汇相关部门也发现,辖区内部分场馆在展陈规模、接待能力上还存在比较显而易见的差距,需要“串点成线”形成整体联动。以知名的宋庆龄故居、龙华烈士陵园为例,这两大场馆均存在接待能力已近饱和的问题。“唯有向外延伸拓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实践馆社联动、线上线下互动,才能更大程度、更高质量扩大红色场馆的覆盖人群与影响力。”赵懿说。
从“尔滨热”到阿勒泰的出圈,互联网传播对文旅的带动早已不容小觑。红色文旅项目能否同样承载更大规模的体验需求,有能力第一时间承接文旅爆点的“泼天富贵”?用好在线平台和数字科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在调研中发现,上海612处红色资源中,已开设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的资源主体仅68家,约占总数的11.11%,校园和社区在红色资源场景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以及资源的融汇互通上比较有限,红色数字文旅产品的生产能力尚不充足。他建议,各区文旅局和文物主管单位应牵头以“资源基本信息-内涵拓展信息-分众化对象化信息-关联延伸信息”的流程为脉络,搭建红色资源大数据共享平台。同时,在校园内加大智能教学系统、智能教学助手等数字媒介的推广运用。
徐汇区政协委员、国网上海市北供电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阙之玫注意到,上海市中心不少具有红色地标属性的老洋房、里弄仍存在“72家房客”现象。从红色资源的保护角度看,这些地标存在使用权人缺乏动力参与红色点位修缮和活化利用的难题。若统一以征收模式对地标进行保护,不仅代价大,也面临文物收集难、博物馆运营成本高等现实挑战。“活化利用历史遗存,传承原生态的街区风貌,延续有生活气息的城市文脉,是对红色地标最好的保护。”阙之玫说。
民建徐汇区委副主委郭鸽关注到借助人工智能、数字算法等技术,丰富红色文化服务和应用场景的可能性。她表示,徐汇辖区内有丰富的人工智能企业,可否开发运用更多AR(增强现实)技术对区内红色文化景点进行智慧场景还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前辈们的革命精神。
龙华烈士陵园
与此同时,上海梵音笛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易炜表示,红色场馆具有“呼吸着的文化遗址”的现实功能,但目前大部分红色场馆都是以“第三视角”导览观众,使得参观者大多“冷静看完全程”。
如何提升红色文旅项目的沉浸式体验?上海仟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向导建议,一方面各区应利用VR(虚拟现实)、AR等技术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体验,另一方面还应前置建立全面的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与创新展示。任职于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的刘晓萍建议,文旅部门可加强数字化开发利用,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实现VR展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AR实时渲染等效果。
现场还有委员提到,相较于一大、二大等新中国成立前的红色地标,徐汇在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地标性点位,包括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上海贝岭、徐家汇商圈、上海南站等经济社会发展地标,徐汇滨江龙华机场、上海水泥厂等“工业锈带”遗存,还有西岸智塔、模速空间等“科创绣带”代表。与会专家建议,红色文旅资源可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创新,产生联结和火花。
据悉,针对辖区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历史久、民居较多、使用负荷较大、消防隐患相对突出的情况,徐汇区已经结合数字技术在全过程保护上探索创新。如,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围绕预防性保护建立了“故居健康监测系统”,实现网络平台在线、连续、实时可视化自动监测及预警。
针对专家和委员们的建议,徐汇区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借助徐汇人工智能产业密集、大模型产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的优势,下一步将针对区内红色文化场馆面积较小、接待能力饱和等问题,统筹用好市“红途”平台、徐汇“汇治理”“建筑可阅读”“徐汇文旅云”等平台,助推红色文化场馆与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跨界合作,多维度拓展红色资源的线上应用路径,从而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