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党的声音 见证百年历程

2022-08-18 00:35:55 -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传播党的声音 见证百年历程

□ 俞祖华 周东华

8月5日至7日,“党报党刊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研讨会由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承办,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社团主题活动立项资助。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大学、鲁东大学及光明日报社、《东岳论丛》杂志社、《浙江学刊》杂志社等高校、科研机构、报刊社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究中国共产党宣传理念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工作,强调发挥党报党刊在各个历史时期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鼓舞斗志的关键作用,为党实现不同阶段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曾成贵的《“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新青年〉述论》指出,《新青年》本着“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的初心,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重视发表研究国情、研究现实的文章,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积极贡献。钱晓文的《抗战时期中共在沪报刊宣传统战策略的特征及启示:以文化领导权为视角》,阐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报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层面展开文化领导权争夺战的情况。赵剑波的《坚定地为党发声,坚定地服务人民》指出,董必武出席《新华日报》报馆人员大会时提出“《新华日报》是共产党的嘴巴,希望大家做好宣传工作”,揭示了《新华日报》的办报初心使命——“为党发声、服务人民”。

多数论文是研究革命时期尤其是建党初期的党报党刊。如探讨中共成立初期的《新青年》《共产党》《向导》,探讨苏维埃革命时期的《布尔什维克》《红色中华》,探讨全面抗战时期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探讨建设时期、改革时期的有刘云彬、崔健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图像叙事的百年回溯》等。有的论文研究《新青年》《共产党》《向导》《布尔什维克》《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中央级党报党刊,有的则研究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刊。

细考党报党刊编撰、栏目与文本

部分论文侧重研究党报党刊的报刊编撰、报刊栏目与报刊文本等。在报刊编撰方面,李娉的《新发现之王尽美主编〈晨钟报〉相关问题考释》,考释了新发现的、王尽美曾任主要编辑的1924年9月13日版济南《晨钟报》,认为该报凸显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办刊风格、思想论说以及强烈的民主诉求。朱敏彦的《瞿秋白与党中央机关报〈布尔什维克〉》一文指出,瞿秋白在大革命失败后受命于危难之际,不但肩负起党的领导责任,且亲自兼任宣传部部长、党报总编辑,通过主编《布尔什维克》,宣传和贯彻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徐行、张妍的《〈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在抗战中发挥的政治功效——以周恩来的办报方针和卓越贡献为中心的探讨》,考察了周恩来等人于1938年1月在国统区创办《新华日报》,坚持新闻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的正确办报方针,使该报在抗战中发挥了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参加抗战、鼓舞中国军民斗志、团结爱国人士、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大政治功效。在报刊栏目方面,高强的《〈新青年〉的“国内外大事记”:“盱衡内外之大势”与塑造“新国民”的暗流》,考察了《新青年》的“国内外大事记”栏目。贾一凡、雷家军的《红色报刊发刊词论析》,考察了《湘江评论》《中国青年》《中国工人》等红色报刊的发刊词。在报刊文本方面,周东华的《〈告中国的农民〉作者考》一文考察了《共产党》月刊第3号所刊《告中国的农民》一文的作者,认为该文为《共产党》月刊编辑部集体撰稿,没有唯一作者,是新生的共产党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来分析农村问题、思考农民动员问题的集体成果。

展示中共百年奋斗历程

部分论文侧重以党报党刊为基本史料,再现中共百年奋斗史、党的建设史、理论发展史、精神成长史、形象建构史。

在中共百年奋斗史方面,王凤青的《〈解放〉周刊与中共实现全国抗战的舆论动员》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共通过《解放》周刊这一当时唯一的党刊作为独特发声渠道,努力把实现全国抗战的意见主张转化成社会主流话语。《光明日报》史学版户华为结合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要文章的情况,阐述了党报党刊重要文本的产生过程及在中共奋斗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建设史方面,王天根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格局:〈解放日报〉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政党文化建设》,通过对《解放日报》筹办与改版及在整风运动中开展反对主观主义、强调社会实践的考察,探讨了当时中共清算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加强党的政党文化建设的情况。林绪武的《文化抗战:〈新中华报〉对陕甘宁边区的晚会报道》一文,通过《新中华报》对陕甘宁边区的晚会报道,展示了晚会所塑造的公共文化空间扮演的极为重要的文化抗战角色,展现了延安整风前边区的社会文化样貌,营造了中共抗战政治动员的氛围,推进了抗战文化的大众化。在理论发展史方面,苗体君的《中共“一大”前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阐述了李达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和“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俞祖华的《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与传播》,以《新青年》《向导》为基本史料,考察了党成立前后“革命”话语的历史性转换,指出革命话语经历了从反对清王朝的政治革命到“打倒孔家店”的思想文化革命、再从“打倒孔家店”的思想文化革命发展到反帝反军阀的社会政治革命的两次转向;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话语的转向,再进而认识到现阶段仍要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革命。杨菁的《〈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思想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精神成长史方面,于作敏、赵慧峰的《报刊史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建构——以中央级党报党刊为重点》指出,党报党刊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精神成长历程,刊发了领袖论述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政治话语,记录了人民参加百年大党“精神谱系”创造的丰富实践,登载了学者阐释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理论文章,推出了强化百年大党“精神谱系”引领的宣传文本。在形象建构史方面,黄平森的《方志敏纪念活动与其民族英雄形象的建构(1935—1945)》梳理了《救国时报》《斗争》等报刊对方志敏民族英雄形象的建构。陈辰立的《延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新女性”形象的构建》通过对当时机关报《红色中华》《新中华》的梳理,以及刊物《中国妇女》杂志中“新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现了延安妇女们主体意识的觉醒。

会议还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三十周年回顾与展望”进行了研讨。

(作者俞祖华系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东华系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