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2023-08-18 13:20:02 - 文汇报

诞生在上海,影响在全国,享誉全世界,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了!

这是一份怎样的报纸?从“小主人”名字的由来便可见端倪。1983年创刊之时,当第一批办报组的小朋友聚齐时,创刊人暨老社长朱杰士表示:“我们是儿童办报,要让儿童当家作主,第一步是给自己办的报纸取名字”。小朋友便一口气想了几十个名字,有“树苗”“春蕾”“小主人”“新主人”等。然后,他们带了几百张选票到学校去,既是为了投票,也是为了扩大影响。选票的结果显示,“新主人”和“小主人”的票数是最多的,“新主人”的票数多两票,但为了避免歧义,就选择了“小主人”这个名字。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这群小朋友后来开启了属于自己乘风破浪的旅程——当记者,当作者,当摄影师,当插画师,当编辑,当主编,甚至开发布会,当播音员,开辩论赛,都不在话下。长大之后,他们也活跃在各行各业。正如以《小主人报》为原型改编的电视片《第五梯队》中的老师所说,“我是希望在他们中间出现更多的科学家、外交家、政治家和部长总理”。

一份报纸带来的变革:“中国有了《小主人报》才有小记者”

在成为报纸的社长之前,朱杰士当过武夷路二小的语文老师、班主任、教导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后担任长宁区少年宫的辅导老师。在工作中,他的心中有一个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只要给他们机会,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能力,我们要鼓励儿童团结起来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长宁区少年宫主任的陈寿祯前往广州参加少先队工作的研讨会。在这场全国的研讨会上,有人提出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保姆式教育,在学校是木偶式教育,外国的孩子可以办报纸和广播,我们中国的孩子也可以办,陈寿祯回到少年宫传达了这一消息。朱杰士听到后内心非常激动,自述“长期以来认为是幻想的东西,一下子被唤醒了”,他连夜写了厚厚一沓儿童办报的想法和相关资料,第二天就放在了主任的桌子上。主任看后很高兴,便一起去见时任长宁区委书记李仁杰。在《小主人报》发展史上,李仁杰是第一位“贵人”,他力排众议支持办报,还给出了第一笔500元的经费。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虽然如此,《小主人报》在成立之初还是遇到了好几道关卡。一是能否办报,推动这件事的不仅有大人的努力,还有小记者和小编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带着创作的作品,明确此行的目标,充满自信地去办公室找相关领导。可以说,《小主人报》自办报伊始就有一种自然生发的“小主人精神”。

另外一道关卡是经费。对一份报刊来说,没有足够的发行量就不能保本。《小主人报》在第一期就把五百块的经费用完了,第二期就开始自掏腰包,用到了朱杰士自己积攒的稿费。接下来怎么办?好在在区教育局和校办企业的支持下,《小主人报》获得了3万元的借款,朱杰士还跑到全国各地宣传,千方百计提高发行量,终于在第三期获得了10万份的发行量,扭亏为盈。1993年,《小主人报》突破每期一百万份,被列为吉尼斯世界儿童报刊发行量之最。1996年,经上海友联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科学评估,“小主人”商标名号的无形资产价值为6988万元,《人民日报》称其“开创了中国新闻业无形资产评估之先河”。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起步以后,《小主人报》的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陆续成立了文字编辑部、美术编辑部、电脑编排部、摄影摄像部、广播电视部、外交部,在上海还有全国各地首创了小记者站,成为后来全国各地“小记者团”的先声。对此朱杰士自豪地说:“可以说,中国有了《小主人报》才有小记者。”

一路走来,《小主人报》取得了累累成果。1984年,《小主人报》小记者在北京中国记协举行了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获得了很多记者的认可。1985年,《小主人报》在上海再次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来自芬兰、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的记者提问不断。1986年,英国女王访沪期间,《小主人报》有3名小记者被特许贴身采访,拍下了最清晰的照片。1988年,小记者采访美国宇航员杰姆欧文。1989年,在上海电台开办“小主人之音”专栏。1997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法国总统希拉克接受《小主人报》小记者采访……

有很多中央和市领导关心着《小主人报》的成长,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荣高棠等都曾为报纸题词。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为什么大家愿意守望和呵护《小主人报》?朱杰士觉得,这是因为小记者在各种场合中表现出来的能干和老练,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面向全体少年儿童:“生活变得更加自信了”

在一份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杂志上,登载了一篇关于《小主人报》妙趣横生的文章。小主人的“一脚踢”(粤语,意为一个人包揽所有工作)和热情主动带给了访问团深刻的印象,作者写道:“不得了!我们本来是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的,怎么一下子却变成被采访的对象?”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当下的情况也是如此。无论是讲话气定神闲的小记者,还是脸上洋溢着骄傲的学生家长,都会谈到《小主人报》给自己或孩子带来的影响——“生活变得更加自信了”。有同学最开始采访时都需要父母起头,后来学会了自己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还很擅长做捧哏。有同学一开始在照片里眼神胆怯,后来成长为了报社的副主编,话不多但有主意。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在朱杰士看来,让儿童办报的目的并不局限在培养新闻行业的人才,而是以“办报育人”为宗旨,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有用的人才。与此同时,《小主人报》虽然拥有陆毅、张泉灵、任宇翔等“名人社友”,但很少在这一点上着力宣传,因为这张报纸并非培养名人的学校,而是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培养能力的课堂。能力的种类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则是适应环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现任社长朱涛自2001年接手社长的工作,他认为这三种能力是人的一生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或者说“终身能力”。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从2006年开始,在朱涛的努力下,“小主人新闻学校”推广规划得以制定和实施,小主人素质教育事业被推向全国各地,教育理念得到了拓展。截至当下,《小主人报》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100多家小记者活动站和新闻学校。小主人新闻学校是《小主人报》事业的延伸和发展,学校以“一颗爱心、一种精神、三种能力、十项本领”为宗旨,遵循认识规律的“授课—实践—展示—讲评”的教育教学原则,全国各地的小记者站和新闻学校,严格按照小主人素质教育的统一理念和统一要求,让孩子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常识和本领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去应用、去提升。学了用,用中学,孩子们变得更加好学多问、更加自觉学习、富有爱心,激发了求知欲和创造力,尤其写作、口才有了极大的提高。他们放飞自己的理想,找到自我、展现自信,他们从小学习当家作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团结协作。

很多小记者不仅在自己就读的学校和班级里发挥着骨干模范作用,还成了校刊、校电视台的主编、编委,有的还在省市少先队工作中发挥着作用,有的受到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的表彰,受到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小主人报》严格规定,小记者、小编辑年满15周岁必须“离休”,因此,小主人报永远保持着童心、童真、童趣的魅力。《小主人报》所提倡的“小主人精神”“小主人意识”在下一代成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主人报》开创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戴兰沣和金睿恩是同一所小学的校友,现在同在新闻学校上高级班课程。聊到在《小主人报》上课,他们的眉眼中充满了神采。在每周末的课外学习中,《小主人报》的课程最让他们期待,甚至能起到解压的效果。在课本上,他们能读到新闻的导语要怎么写,能和同学一起练习如何采访遭遇山洪的幸存者。在实践课上,他们打辩论赛,参加在工厂、银行、领事馆的实践活动,在苏州河畔和咖啡节开展街头采访,充满了回忆。即将升入初中,金睿恩充满期待地询问辅导老师:“学校有没有辩论社团?”

中国第一份由少年儿童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今年40岁啦!

在《小主人报》四十周年的庆典上,同学们共同唱起了电视片《第五梯队》主题曲《小主人之歌》:“花儿对我笑,鸟儿对我唱,日夜照耀我是太阳和月亮。蓝天给我情,大地亲又亲,我们像小禾苗在健康成长,有理想,立大志,为了四化早发热和光。从小要把国家的主人当。”最后不妨也以其中一句台词收尾:“我们不要做花朵,我们要做创造者”,“所以我们叫小主人报”。

来源:上海长宁

编辑:吴泽斌

责任编辑:王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