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全会《决定》名词丨什么是紧密型医联体?

2024-09-18 14:01:12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编者按

为了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有关名词的理解与掌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微推出专栏《读懂全会〈决定〉名词》,结合《决定》配套辅导读本,邀请中央党校各领域学者及专家,对这些名词进行深入阐释,供大家学习参考。

紧密型医联体

名词解释

紧密型医联体是指通过建立一定区域内部分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双向转诊机制和激励约束相容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协同共享,提升基层能力,建设责任、管理、服务、利益的共同体,实现相关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和管理的一体化运作,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共用,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保障运行发展可持续,为人民群众就近就便提供更加公平可及、多层次、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选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决定》原文出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专家解读

向春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读懂全会《决定》名词丨什么是紧密型医联体?

如何理解“紧密型医联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了准确把握紧密型医联体的深刻内涵,我们有必要从其核心概念出发,追溯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剖析其历史演变的轨迹,并深入探究其独特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一、医联体概念以及医联体建设背景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是指不同级别、类别的医疗机构之间,通过分区域、分层次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主要目的是实现不同医疗机构的资源共享,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环境。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有多种途径,其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重要的路径。当前,随着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明显提升,对医疗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而我国医疗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和群体间分布不均衡,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基层医疗的诊疗水平、设备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一同向大型医院集中,但大医疗资源难以同时满足常见病和疑难病的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影响百姓改革获得感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些问题,2015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制度体系。即遵循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医联体建设是为了完善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而展开的系统化、持续性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二、医联体建设政策历史演变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医联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该《意见》明确了医联体建设的目标、形式和工作重点,推动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引导医联体的规范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将医疗联合体建设作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并启动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80多个城市作为试点,要求健全支持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发展的配套政策,形成医疗管理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信息管理一体化的格局,巩固分级诊疗建设成效。2023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印发,再次提出发展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简称“医共体”),医共体将成为未来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组织的主要模式,也将成为广大乡村医务人员执业的平台。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医联体建设的组织模式

目前,在我们国家推进医联体建设主要有四种组织模式。第一,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第二,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第三,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根据不同区域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若干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网络的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第四,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大力发展面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鼓励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四、紧密型医联体及其特征

紧密型医联体是在医联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定区域内部分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双向转诊机制和激励约束相容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协同共享,提升基层能力,建设责任、管理、服务、利益的共同体,实现相关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和管理的一体化运作,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共用,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保障运行发展可持续,为人民群众就近就便提供更加公平可及、多层次、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其特点通常包括:在管理方面,医联体内部实行统一的行政、人员和财务管理等;在资源方面,实现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信息系统等医疗资源的充分共享;在职能分工方面,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机制,例如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慢性病管理,上级医院负责疑难重症的救治;在人员流动方面:促进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部的合理流动,上级医院的医生下沉到基层服务,基层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在医保支付方面,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促进医联体内部的有序诊疗;在绩效考核方面,建立统一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激励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共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利益分配方面,形成相对统一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保障医联体的持续发展和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等。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医联体的整体优势,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更优质、连续、便捷的医疗服务。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旨在通过医疗卫生体制的系统化改革,实现医疗资源的系统集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的体制机制,对于促进基层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推动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由此可见,紧密型医联体强调进行内部资产整合,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而松散型医联体是以管理和技术合作为主,通过签订协议,来强化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

五、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区别

医联体与医共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医疗实践模式,它们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制度创新。医联体强调“联”,“联”的是疾病,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不了的病要联大医院、大专家。医共体强调“共”,“共”的是健康,共的是居民常见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慢病康复等。医联体是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医共体主要是以服务农村居民看病就医而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二者共同点是以医联体和医共体之“通”,解群众看病就医之“痛”,都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当下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医联体与医共体建设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又有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不同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医联体的建设模式。从目前医联体建设落地全国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紧密型医联体和紧密型共同体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学习时报社出品

策划:何忠国

监制:李 莹

责编:李军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