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奇迹塞罕坝

2024-09-18 14:36:39 - 北京晚报

秋高气爽,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林场风景开阔,这里是塞罕坝精神发源之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而闻名遐迩。

近日,“康养避暑地·热河温泉城”全国主流媒体“看承德拍生态”大型采访采风活动举行,活动由承德市委宣传部、承德日报社主办,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协办。邀请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的近30家主流媒体参加,寻访承德自然和谐的生态资源、深厚隽永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寸草难生的一片荒漠。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因开围垦荒、大肆砍树,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1962年,林业部决定建立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旨在通过植树造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京津地区阻沙源、涵水源。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时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下定决心,带领职工在距离林场办公区不远的马蹄坑开展了一场“马蹄坑会战”,共栽植落叶松516亩,成活率达90%以上。1989年,王尚海去世后,家人遵从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塞罕坝。伴他长眠的落叶松林如今叫“尚海纪念林”,成为百万亩林海的起源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据塞罕坝林场义务讲解员张吉介绍,她一家三代扎根塞罕坝。与建场初相比,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现在的82%,林木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36.8万立方米。森林资产总价值231.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为京津冀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2017年、2021年,林场先后荣获了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和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塞罕坝不仅是一片生态宝地,更是一片文化沃土。历史上,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在此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今,塞罕坝精神更是成为激励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跨越时空,薪火相传。本报记者白继开文并摄

绿色奇迹塞罕坝

建场六十二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现在的82%,为京津冀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绿色奇迹塞罕坝

“马蹄坑会战”主题的纪念群雕吸引游人驻足。

绿色奇迹塞罕坝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御道河谷磨盘山驿站原本只是道路养护点,如今已经改建为集住宿、餐饮、休闲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

绿色奇迹塞罕坝

塞罕坝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直观地为游客实时展现“看不见的绿色”。

绿色奇迹塞罕坝

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里,林场第一任书记王尚海的雕塑静静守护着这片绿色海洋。

绿色奇迹塞罕坝

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窖池遗址坐落于承德九龙醉酒文化产业园,传统工艺让人们亲身感受塞北的民俗与文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