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历史建筑挑战在哪儿

2024-09-18 19:05:26 - 瞭望东方周刊

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19期,总第916期),原题为《活化历史建筑要适应时代所需——专访北京建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秦红岭》。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 编辑戴闻名

“应探索建立多渠道保护资金来源体系。”

活化历史建筑挑战在哪儿

存量巨大、构成丰富、特色多元的历史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一种特殊的保护对象。相比文物建筑,它们建造时间虽然偏晚,但同样承载着文脉,记录着历史。

近期,北京建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秦红岭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就新一轮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随着制度保障逐步完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更多历史建筑‘活’了起来。但从现状来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还有不少突出矛盾有待破解。”秦红岭说。

活化历史建筑挑战在哪儿

活化不是破坏

《瞭望东方周刊》:和文物建筑相比,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何不同?

秦红岭:中国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文物建筑的认定标准有明确法律规定,尤其是已获国家和省、市、区各级身份认证的各类文物建筑,一般都能受到良好保护。

但与此同时,还有大量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尚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这类建(构)筑物长期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和管理规定,不少处于无人问津、岌岌可危的状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明确了“历史建筑”的概念和内涵,并且逐步将其纳入法制保护对象。

相比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诞生年代更近,身份认定较晚,很多还处于使用中,与居民的关联度更高。历史建筑承载的文化要素更广泛,保护方法也更多样,活化利用更灵活,但其涉及的公众利益也更多,保护利用面临诸多困难和现实挑战。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取得了哪些突破?

秦红岭:一是强化了制度保障。在北京、上海等先行城市的带领下,各地正加快完善历史建筑的登录机制、保护图则、管理细则和修缮技术。

活化历史建筑挑战在哪儿

二是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优秀案例,从功能和空间两个层面探索出了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正从“静态保护”向“动态保护”转变。

《瞭望东方周刊》:活化利用后,一些历史建筑空间承载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内部空间原有历史信息要素不同程度消失。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是否应将之视为一种“破坏”?

秦红岭:我不认为是破坏。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这种动态的适应性,可让建筑继续服务于现代社会,保持其生命力,而不是一具脱离现实的空壳。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成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发挥出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功能和价值。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结合城市更新要求,植入和叠加新的功能及其文化元素,才能更好地唤醒其活力。

功能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建筑原有状态进行详细记录,保存历史信息,便于将来研究和展示。

关键在活力

《瞭望东方周刊》:对历史建筑“保用结合”,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挑战有哪些?

秦红岭:一是“保护不易、活化更难”。

目前,让历史建筑活起来的办法还不够多,不少活化项目倾向于复制成功案例,导致项目形式较为趋同。还有一些项目在活化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和体现历史建筑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导致展示趋于表面化、同质化。

活化历史建筑挑战在哪儿

二是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历史风貌和历史价值的前提下,实现居住功能改善和人居环境提升的双赢,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以北京为例,历史建筑中居住小区约占26%,且多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的部委大院、职工住宅、外交公寓、高校职工宿舍等。同时,此类历史建筑目前大多仍然用作单位用房和居住小区,保护利用与办公用房改造和民生改善需求平衡起来非常不易。

历史建筑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腾退修缮成本高,资金缺口大,居民参与配合程度不一,也是制约许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常见瓶颈。

《瞭望东方周刊》:保护和利用,如何拿捏度?

秦红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既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损害所保护的真实性价值,也不能将在历史建筑束之高阁,脱离社会需求。

这里的关键是处理好动态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关系:动态保护,是指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历史建筑的保护策略也应适时调整;活化利用,是指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前提下,通过创新的方式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社会。

《瞭望东方周刊》: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项目最大的困难之一,在于成本高、回报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秦红岭:一是政府应制定长效激励政策。如长期税收减免、土地出让金优惠、财政补贴等,确保市场主体在项目运营的初期和中期能够获得持续的政策支持。

二是市场主体可尝试多样化的收益模式。比如与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结合,创造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市场主体还可以引入增值服务,如文化体验、教育培训、文创产品等。

三是探索建立多渠道保护资金来源体系。

总体来看,历史建筑保护资金的基本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公共资金;二是社会公益资金;三是企业和民间资金。各地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政府引导和监管措施,并通过资金补偿机制提升私营业主的积极性。

在公共资金的使用层面,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明确区分面向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的“实施性补助”,与面向历史建筑调查、登录、挂牌和科学研究的“规划性补助”,确保公共资金有明确的使用去向。另外,还可增加用于鼓励公益性活化利用项目的“利用性补助”。

《瞭望东方周刊》:活化利用中,如何最好地呈现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秦红岭:首先,在修缮改造中,应保留其典型结构和原有外观,如立面、结构体系、特色构件、门窗、装饰细节等,因为这些元素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

活化历史建筑挑战在哪儿

其次,内部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造,但应尽可能多保留和展示有价值的历史元素,如墙砖、木梁、雕花等。

三是增加历史信息的阐释性内容,如设置标识牌、解说和展览空间等。还可复原部分原有功能,展示建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使用方式。

四是进行数字化保存和虚拟展示,比如为历史建筑建立数字化档案,通过数字平台向公众开放。

《瞭望东方周刊》:一幢历史建筑真正可持续、有生机地活起来,需要把握哪些关键?

秦红岭:可以尝试赋予历史建筑多样化的功能,提高其利用率,吸引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和访客,从而保持建筑的活力。比如出租空间举办活动,开设咖啡馆和书店等。

社区参与,对于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可以鼓励建筑所在社区居民参与运营管理,或在建筑中设置社区活动空间,还可以组建或委托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和维护。

《历史建筑“活起来”》专题系列稿件

历史建筑,保护提速

北京:复苏百年茶社

上海:让建筑可读

宋兴文“救”楼记

活化历史建筑要适应时代所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