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2022-01-28 10:00:13 - 媒体滚动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达9.54%。今天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显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创新格局初步形成,并已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创新成果开发和共享、产业发展联动和投资三大高地。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今年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第三次发布。指数研究以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策源力、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评价对象,研究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1-2020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0年的227.05分,较2011年翻一番,年均增速达9.54%,长三角整体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一体化的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在该指数的一级指标中,成果共用指标增幅最大,年均增速达到12.65%;其次是资源共享指标,年均增速达到10.54%。相对而言,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指标发展增速较缓。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已形成了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创新成果开发和共享、产业发展联动和投资三大高地。

根据报告统计,2020年,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67.97人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3倍,高被引科学家达到237人次,占据全国的27%。从人才流动的视角来看,“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跨区域流动达到165万人次。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2020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高达2.8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两成。

“创新资源高浓度集聚、基础设施高能级建设为长三角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尤其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和创新券通用通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指数研究负责人、上海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宓之认为,随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布局和推进,三省一市之间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活动日益活跃,长三角打造高水平协同创新策源地的进程不断加速。

报告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已形成创新成果开发和共享高地,正源源不断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十年间,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从3817篇上升至22575篇,强劲增长近5倍。与此同时,随着长三角区域园区共建、研发飞地、离岸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创新成果合作开发和有效共享机制更加完善。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尽管今年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指标发展增速较缓,但产业发展联动和投资高地已在长三角成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利润高达2885.6亿元,比2011年的1559.2亿元接近翻番,占全国高技术产业利润的十分之三左右。

截至2021年9月,长三角地区1456家上市企业在长三角异地投资企业近4000家,其中上海是各地投资机构开展投资活动的主要地区,浙江、江苏投资机构在上海开展投资活动均占区域内异地投资的71%。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十年翻番,区域合作论文增长近5倍,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总体而言,长三角已经形成促进创新主体和资本要素高效畅通的营商环境和要素市场环境,为将来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档案馆)共同发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