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前,我国多党合作第一份重要文件产生

2023-11-28 04:01:00 -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七十五年前,我国多党合作第一份重要文件产生

□ 本报记者 薛蒙蒙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11月的黑龙江哈尔滨市吸引了不少赏冬的游客,在七十多年前的哈尔滨同样吸引着一批民主人士秘密北上。11月16日,“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哈尔滨市马迭尔宾馆、哈尔滨政协文史馆。采访团记者跟随着前人的脚步,感受统一战线的厚重历史。

随着中东铁路上的第一声汽笛响起,哈尔滨市成为重要的商埠,因而从中国东北部的版图上跃起,被人们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此后,这座城市诞生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庆祝五一劳动节、建立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其中,1948年11月25日,还诞生了我国多党合作产生的第一份重要文件《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

这份文件背后,是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秘密北上解放区的故事,他们在哈尔滨与中共中央代表就筹备新政协进行讨论和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最初的成功实践,人民政协也从这里启航。

马迭尔宾馆见证了这段重要历史。

“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先生1948年10月曾下榻于此房间”,铜黄的门牌这样写着。在马迭尔宾馆有不少像这样的特殊的房间。采访团记者走进215号房间,房内的大吊灯熠熠生辉,墙面线脚丰富,复杂的镜饰、灯饰都保存完好。三张沙发纹样繁复古朴、相对而设,方便住客谈话交流……

这些民主人士下榻的房间依旧保留着当初的模样,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讨论筹备新政协的故事。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 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了各民主党派迅速响应。哈尔滨被确定为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地点。

“把新政协筹备会议地址选在这里,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第十三届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任张军告诉记者,当时的哈尔滨已经解放两年多,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各项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交通状况良好。

1948年9月至11月,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等民主人士先后到达哈尔滨,下榻马迭尔宾馆,同先期到达哈尔滨的民主人士一起与中共中央代表就新政协筹备工作进行广泛讨论和协商。

沿着铜黄的栏杆走到宾馆二楼,采访团走入一号会议室,观看了新政协筹备工作的历史纪录片《启航》。

1948年10月21日、10月23日、11月15日,三次“新政协诸问题座谈会”就在这间会议室里召开。

10月23日,与会的民主人士就筹备会的组成单位、新政协的参加者、新政协重要讨论事项、如何成立中央政府问题,以及筹备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等细节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反馈意见和建议,在远隔万水千山的哈尔滨、西柏坡、香港三地之间协商、讨论。

11月25日,经过三次“新政协诸问题”协商会,中共中央代表与民主人士代表在马迭尔宾馆二楼一号会议室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

这份协议对新政协筹备会做了明确规定:新政协筹备会由中共及赞成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第五项的各主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共计23个单位的代表组成;筹备会的组织条例由中共起草……

这是民主人士到东北解放区后,在新政协筹备活动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筹备新政协活动的第一份正式文件,也是多党合作产生的第一份重要文件。

张军表示,70多年前,北上民主人士在哈尔滨参与筹备新政协和协商建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最初的成功实践,人民政协从这里启航。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新的政治实践。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