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报人们如何向世界发声,让世界“共鸣”?——抓住“新机遇” 用好“新手段” 贴近“新读者”

2023-11-28 06:55:00 - 羊城晚报金羊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春炜卢佳圳

从传播技术维度看,近年来,媒体持续高速发展,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中文报人们如何把握新时代机遇,向世界发声,让世界“共鸣”,与会者们都给出了真知灼见。

AI时代,如何巧妙利用新技术?

中国台湾《联合报》执行董事项国宁作分享时就特别讨论了“AI时代下新闻媒体如何应对”这一话题。

他认为,今年大热的AI人工智能工具在新闻业潜力巨大,跨越整个价值链。他表示,蓬勃发展的AI技术对新闻媒体而言有很多可运用的地方。“要使新闻魂和新技术相结合,编辑采访能力只是低标准配备,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学习如何使用AI。”

他关注的是,人类必须具备对发布内容的最终决定权,人工智能的使用应与新闻编辑室秉持同样的信念与价值。他表示,在《联合报》新闻部已经建立AI使用规则,包括坚持透明性、由人类监督、有限度的使用、落实隐私和数据保护,以及防范偏见与歧视。

新加坡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营运总编辑罗文燕也指出,内容、技术、产品必须是“三驾马车”并进,并且都应该力争达到世界一流,否则内容再好也没有用,传播不出去,不可能在国际上争一日之短长。

她表示,在面对各新媒体平台抢占受众时间的新形势下,拥有全媒体内容生产功能,已是报业媒体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善用融媒体、善用AI,有利于走出一条“打造世界一流新闻产品,开拓新商业模式,增强盈利能力的新道路”。

如何构建“内容为王”新体系?

“内容为王”,一直是报人们的骄傲。在“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时代,当人们与AI一起工作变成常态,新闻媒体如何吸引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新闻学教授林如鹏指出,必须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内容建设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优质内容,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就无从谈起。技术建设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驱动引擎,没有技术支撑的新基础设施,内容就难以快速、有效、精准抵达用户,技术平台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运行中具有底层架构的支撑性作用。创新管理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制度保障,要理顺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运作效率,完善人事制度,激发人才积极性。”

“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指出,开门办报、群众办报是报业的优良传统。他认为,媒体应顺应传播关系,从群众办报、开门办报到开放平台和全员媒体。

他认为,新型主流媒体“不是孤立的单个媒体,而是一个体系”,应该具有“三大功能”,分别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

如何让年轻读者“共情”“共鸣”?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文报业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争取更多读者和受众?专家学者也给出了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邢广程认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连续性与包容性紧密相关。“中华文明越包容,就越能得到支持、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

中国香港《星岛日报》海外区行政总裁及海外版总编辑邝景廉表示,海外华人内心与血液中故土情怀无法割舍。“国情家事、风俗民情、文化传统都是华人们日常交流最多的话题。”

他以和《羊城晚报》等媒体合作的《乡音》《岭南文脉》等栏目为例,“通过展示家乡的新建设、新风貌,让读者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深远影响。这样的文化传承帮助海外华人华侨建立起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感则进一步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这一点对于新一代的华裔,意义尤为重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提出:“面向青年的文化传播,不能用传统的灌输方式,也许也可以用一种叫‘浸润式传播’方式。”

他表示,中华诗词、中华典籍、中华服饰、中华建筑都蕴藏着“人性叙事”。例如,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反映了李白等诗人多舛的人物命运和中华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青年群体进入到大唐长安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场景,感悟到个人发展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他介绍,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人性叙事要有不同的建构策略。运用数字科技赋能,一定要考虑年轻人的喜好,“要有趣、有情、有用、有意义”。他还鼓励中文报业多发挥“数字原住民”的能动性,“我们要相信报业里的年轻人,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创造、让他们去生产、让他们去分享。他们是最有活力的创造者。”

编辑:郑健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