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2023-11-28 13:10:40 - 政府网站

转自:韶关发布

峰连天际边,茶树铺满山

粤北高山,古茶飘香

初冬的新丰黄磜镇雪峒村丰盛高山茶基地

山谷翠绿

山下的加工车间里

屡屡茶香从烘干机中溢出

打包车间内工人们

谈论茶叶有了好收成的话语声

在车间回荡

这是喜悦之歌,是丰收之歌

亦是发展之歌……

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今年以来,全市茶叶种植面积约9.3万亩,产量约0.58万吨,年产值约10.65亿元。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我市立足资源优势,不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资源禀赋成茶产业发展“天赋”

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境内山高雾漫、气候湿润、蒸腾量小、空气中负离子成分高,昼夜温差大及漫射的紫外阳光特别有利芳香型茶叶的生长。

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韶关茶历史悠久,在唐朝开元年间,岭南名列全国八大茶产区,韶州是岭南四个产茶基地之一,曲江茶为全国48种贡茶之列。唐代陆羽《茶经》、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和清代光绪、宣统年间的《曲江志》《韶州府志》均对我市种茶、制茶有历史记载。

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陆羽《茶经》相关表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市茶叶种植发展较快。目前,已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种是仁化、乐昌白毛尖,曲江高山茶和乳源单丛茶。

“小茶叶”变身“金名片”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等措施,持续做强做好茶叶经济文章,茶产业规模面积不断扩张,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仁化县红山镇积极做强做精茶产业文章,目前发展茶叶合作社、加工厂等19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当地积极推动“茶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乡村振兴赋能。

新丰县打造现代茶叶产业园,围绕以高山有机茶叶为主导产业,在空间上打造“一心一轴三区”的总体布局,促进园区茶叶产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成为韶关特色茶叶产业带上的核心辐射源。目前,产业园有经营主体15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茶叶品牌有“蝉红”“纳冬”“茶峒”“仙堂山”等17个商标;有机产品认证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9个。

产业要发展,品牌是关键。2020年10月30日,我市发布“韶州茗茶”韶关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改变过去小而杂、单打独斗的局面。目前,韶关市通过QS认证的茶叶企业有23家。 几年下来,品牌建设成效令人刮目:

乐昌沿溪山白毛尖、曲江罗坑茶和仁化白毛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

仁化白毛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雾翔牌”白毛尖茶入选广东省名特优新产品。

“红丹舒”丹霞红红茶、“仙嶂”白茶、“雾翔”白毛尖茶和“雪花岩”高山红茶被评为广东省第二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十大名牌产品。

在2023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我市“红山银刀”白茶又获殊荣,白毫银针、白牡丹王同时获得全国名优茶质量推选评比大赛的两个特等金奖,全国白茶类仅有四个特等金奖,“红山银刀”就独占二个。

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同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为我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科技人才支撑服务,助推韶关茶产业抢占年轻化赛道,推进茶产品的便捷化、功能化、时尚化转型升级。

政策“礼包”护航产业上新台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茶香也怕巷子深。

为此,我市不断加大“韶州茗茶”品牌宣传推介力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组织茶企参加,以及精心策划国内外宣传推介和茶事活动,让韶关茶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外市场。

把脉茶产业,力促新发展。11月20日,我市正式印发实施《关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4—2033年)》(下称《行动计划》),吹响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号角。

《行动计划》指出,未来十年(2024年-2033年),我市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充分发挥韶关资源禀赋优势,按照“扩规模、深加工,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发展思路,以白茶为主,以绿茶、红茶、花果茶为辅,全力打造“韶关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激发“链”式效应,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十年成为全国白茶优势区”的发展目标,我市将成立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茶市茶产业办公室,并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全市茶产业具体工作推动落实等日常工作,力争到2033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至近100万亩,茶叶产量超6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00亿元;累计认证茶叶类“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50个;争创1-2个国家级白毛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1-2家,省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0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8家;“韶关白茶”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面向国内外的广东特色茶之一。

围绕这一远景目标,我市将重点实施“七大行动”,即建设良种繁育体系,稳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茶叶栽培技术水平,打造现代生产加工体系,全面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创建“韶关白茶”品牌营销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量化实化目标、举措,压紧压实部门责任,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

同时,将强化落实组织领导、人才、用地、资金、科技支撑、宣传考评等六大保障,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韶关,何以成为大湾区“茶罐子”

图片来源:韶关旅游

编辑:肖声扬 校对:黄睿君

责编:巫寅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