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转?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遭遇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新挑战,也体现出“坚韧性”和内在潜力。近10年来,全球经济普遍进入内生增长动力弱化的局面,相比而言,据统计2013年至202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远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认为,近年来,在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的加持下,党中央推动的“数字中国”建设,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和激发更多活力提供了重要“抓手”。最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化将成为协同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也遭遇了风险与挑战,但经过监管治理和政策引导,各方对于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仍然存有较大信心。对此,也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我国金融业应用技术的创新“百花齐放”,但在底层重大技术方面还有所不足。尤其伴随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ChatGPT)在全球的快速应用,我国也掀起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创新浪潮,并在金融领域对提升面向客户的服务能力、改善机构工作流程与效率、文本处理和信息技术(IT)支持等方面展现了价值。在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原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2〕2号)等引领下,包括AIGC在内的新技术将成为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2
努力夯实数据要素基础
党中央已经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治理也成为提高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助力。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从数据要素到数据资产的探索,我国已经在全球走在了前列。这对于全面推动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3
不断丰富业务与场景
从产品视角看,金融科技创新更注重技术的深度赋能以及多层次的开放金融场景探索,并且以移动支付为代表,使得诸多新产品创新受到各国瞩目。从功能视角来看,各方也在推动创新成果扎根于实体经济需求,如目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成为金融科技渗透与应用的重要领域。
综合来看,随着金融监管与治理模式的完善、技术与金融的融合不断深入、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生态的优化,数字化将成为协同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