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丨千里寻访城固“邯郸村”

2024-11-28 11:21:00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新闻网

千里寻访城固“邯郸村”

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丨千里寻访城固“邯郸村”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参与组织编写《邯郸简史》时,曾承担其中古代史的前半段,亦即先秦时期至唐五代时期的邯郸史部分。在搜集资料时,偶然发现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地名资料竟有“邯郸村”一名,属于城固县。一个不易重名且距今地有千里之遥的陕西城固县居然会有一个“邯郸村”,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为此,我当时根据所能见到的资料和认识水平,在《邯郸简史》第四章第二节加写了一段西晋末年邯郸移民今陕南汉中地区的内容:

西晋末年的战乱还曾造成包括邯郸在内的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西晋后期爆发了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八王之乱”,前后持续了16年之久。参加这场战乱的先后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故称“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遍及大河南北和关中地区,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乱和生产力的破坏,还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于是迁居内地的少数族贵族也趁机起兵反晋,同时进行残酷的民族仇杀。为了能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和平环境,大量北方人口纷纷离开战乱频仍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迁移,一时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见《晋书》卷65《王导传》)。这是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第一次大流迁。邯郸及周围一带南迁的人口也不少。

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丨千里寻访城固“邯郸村”

北方南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荆州和下游的扬州。这些南渡的人口被称作侨人。侨人绝大多数是按照宗族、乡里相聚而居的,士族、地主往往是侨人的自然首领或主人,他们以拥有侨人作为自己的势力。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就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与侨人的籍贯同名的州、郡、县及行政机构,叫作侨置州郡县。《晋书·地理志》和《宋书·州郡志》记载有不少侨置州郡县的资料。据载:“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咸康四年,侨置魏郡、广川、高阳、堂阳等诸郡,并听统县并寄居京邑”(见《晋书·地理志》)。在雍州侨置有广平郡,下辖侨县“易阳、曲周、邯郸”(见《宋书·州郡志》)。据《城固县志》乡村条记载,该县在清初有“邯郸村”。(增补:据康熙修光绪重刊本《城固县志》卷二《建置·寺观》:“邯郸寺,东三里。”卷二《建置·陵墓》:“都御史赵京仕墓,北二里邯郸村。”卷二《建置·乡村》:“邯郸村(中略)以上东门外。”《城固乡土志·地理》:“东路,邯郸村距城五里,苏村距城十里,留村距城十里。”)这个村名可能就是西晋末邯郸南迁移民留下的地名。城固县属今陕西汉中地区。由此可见,邯郸一带南迁的人口为数不少。冀州的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在今南京一带,一少部迁往雍州的襄阳(今湖北省襄樊)。西晋末年南迁襄阳的邯郸居民是继秦末章邯迁邯郸民于河内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个事件本身也说明了西晋末年邯郸遭受的战乱破坏。

现在看来,30多年前的旧作难免稚嫩谫陋,但城固县曾经有过“邯郸村”留在脑海的印象却是难以磨灭的。那时也曾有个愿望,有朝一日一定亲自去看看远隔千里之外的城固“邯郸村”旧址。但是,故乡邯郸和后来的工作地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城固县位于秦岭山脉南麓的汉江之滨,从河北前往陕南的公差和学术会议及考察机会少之又少,多年的愿望也只能是个梦想而已。

然而机遇有时会不期然而至。2021年9月胞弟出差四川广元市,邀我同行并策划西南之行的自驾路线,城固“邯郸村”旧址顺理成章被纳入到了旅行中顿点的计划。9月21日适逢中秋佳节,下午2点半我们从石家庄出发,在邯郸市稍事逗留,从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研究院冯小红院长处取到去城固县志办的介绍信,然后沿青兰高速公路一路西行,晚上入住长治亚朵酒店。22日上午继续沿青兰高速公路西行,至山西河津特意下高速公路转走108国道以观赏龙门黄河口。进入陕西韩城市境后,本来原计划在这里下高速路住宿一晚,顺便拜谒史家司马迁祠墓和游览韩城古城,但不巧的是恰逢西安正在举办全运会,包括韩城市在内的西安周围地区都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凡下路进入韩城市区的外地人员都要现场做核酸检测,需等数小时才出结果。为了不影响整个行程,我们只好遗憾地放弃韩城停宿计划,继续沿京昆高速公路南行,绕过西安城区,直插秦岭山脉一路开往陕南,比原计划提前一天抵达汉中地区城固县,当晚入住县城品味人生酒店。

城固县城不太大,颇类江南风貌,整洁而静谧。第二天上午,我们首先赶赴县委县政府大院去找县地方志办公室接洽,本来以为极简单不过的小事,实际上远非如此。问过几人,县委工作人员或说属于县政府,县政府工作人员或说属于县委,还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此机构,我们在大院转了两圈,居然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有没有方志办,方志办在什么地方。最后还是门卫说好像是在机关大院之外北一路北边的文化广电局(位于县委大院西北方向),或在北一路东头的民政局(位于县委大院的东北方向)。我们赶到文化广电局,该局值班领导告诉我们方志办和地名办合署办公,都在民政局。我们随后就赶往民政局,倒是顺利找到了地名办,不过方志办并不在地名办,地名办也没有保存有过去“邯郸村”的资料。地名办一趟最大的收获是工作人员说明了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归属,方志办已经并入县委党史研究室,地点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院县委大楼的楼上。我们总算经过一番折腾得到了县方志办所在的准确信息。

接下来就比较顺利了。回到大院找到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办公室)后,工作人员很热情,他们虽然也不清楚过去“邯郸村”的情况,方志办的老同志也都已经退休,但提供了一册很有用的书,上世纪90年代城固县方志办整理出版的《嘉靖城固县志校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我们当场翻阅,从中见到卷二《建置志》有如下内容:“县之村店四十有二。东有留村、邯郸村、上苏村、下苏村、蔡家坝、黄渡村。”对邯郸村注释是:“邯郸村:即今城关镇谢家井办事处杜家漕村。”我们随即又向工作人员提出两项要求,一是希望到杜家漕村实地考察一番,二是希望提供当年方志办参与整理《嘉靖城固县志校注》老同志的联系方式。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杜家漕村现在归属莲花街道办事处,他们可以电话通知莲花办事处协助联系杜家槽村。工作人员还提供了老方志办退休人员王培海的手机号码。我们随后驱车前往莲花办事处,办事处工作人员直接带我们找到杜家漕村委会。杜家漕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相距二、三公里的样子,村委会主任叫雷晓峰,我们说明来意,雷主任称本村人并不知过去叫邯郸村,只知道过去是移民村,相传最早是宋代迁来。村中现有一千多人,姓氏较多,当地人以文、路、王、赵等姓氏较多,他们雷姓是外来户之一。我们因为急于赶往四川广元,在杜家槽村没有逗留多久,拍过几张照片后就匆匆而别。

后来,我还根据城固县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联系方式,与现居汉中市的退休老同志王培海先生通过一次手机,主要是询问邯郸村即杜家槽村的情况。王老讲:当年在城固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三、四十岁,正当年轻,现在70多岁了,很多细节一下子想不起来,但杜家漕村就是过去的邯郸村,我是知道的,而且是有根据的,这没问题,旧县志记载邯郸村在县东五里,杜家槽村距城也确是五里。当年编书的人他们都去世了,只有我在。谈到邯郸村与杜家漕村的关系,王老显然是不容置疑的口气。

这次寻访城固县邯郸村旧址,主要有如下三点收获。

首先,对城固邯郸村的地理环境有了些许感性认识。城固县位于陕南西部,汉中盆地中部,东邻洋县,西接汉中市,南连西乡县,北界留坝县。全县地势,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南北高,中间低,山地多,平原少。其中的汉中盆地自然条件尤其优越,为汉江冲积平原,水利资源丰富。汉江西自汉中市入境,横贯东西,流过城南,向东流入洋县境。湑水河是城固境内汉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周至县西南太白山西侧,东南流经桔园、五郎庙等乡,至莲花办事处的庙坡村注入汉江。邯郸村旧址就位于城固县城东北方向的数里,地处湑水、汉江三角洲地带,地势平坦,河渠纵横,灌溉便利,土壤肥沃,是城固粮油主要产区。难怪《嘉靖城固县志校注》卷一《地理志》称城固“疆界则东至洋县,东南至西乡,南至蜀通江,西至南郑,西北至褒城,北至凤翔府郿县,东北至西安府盩厔。广三十八里,袤四百里。其星野则井鬼翼轸之次。其形势则前瞰三巴,后控叠嶂,汉江与湑水合流,饶峰与秦岭并峙,山水包环,地理险阻,为梁洋之膏壤。”卷二《建置志》亦称:“城固为汉中属邑,介梁洋之间,南控巴山,北拒湑水,东西皆平壤,风土淳厚甲于诸邑。而民皆治陂堰,浚畎浍,以力农业。”看来古代邯郸移民之所以选址此地,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

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丨千里寻访城固“邯郸村”

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丨千里寻访城固“邯郸村”

其次,对明清民国时期城固邯郸村地名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前写《邯郸简史》时,因为掌握的材料太少,对城固邯郸村知之甚少,难言其详。在城固县获赠的《嘉靖城固县志校注》就有多条以前所不知的资料,例如卷三《祠祀志》:“邯郸寺,东五里。”不仅有邯郸村,还有邯郸寺。卷四《田赋志》:“县之祥异,有火异(中略)有兽异(中略)嘉靖十四年,虎据邯郸村数月,人不能捕。夜不知其所往。”过去根据清代《城固县志》,只知道明清时期有邯郸村,民国时期情况则完全不知道。返回河北后,我又重阅康熙本《城固县志》和民国本《城固县乡土志》,并找到《陕西省城固县地名志》,得知清末同治年间城固实施乡坝制,全县编为东、西、南、北四区,辖十一个乡、八十一坝(包括七个铺),其中东区为邯郸乡(城厢及郊区),辖7铺及三坝,三坝分别为邯郸村坝、留村坝、苏村坝。民国元年至二十四年沿袭清末乡坝制。民国二十四年实行保甲制,将全县编为四个管辖区,设立十八个联保处和若干个保,一区(城关)设四个联保处,其中有城关联保处、邯留联保处等。可见邯郸村一名一直保留到了1935年以前,1935年以后,由“邯郸村坝”改名的“邯留联保处”,应该是各取“邯郸村坝”和“留村坝”的首字而成。新中国成立后,城固县村名和地名中再未见到“邯郸村”的地名以及构成地名要素的“邯”字,从此“邯郸村”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历史地名。

再次,启发了对西晋末年邯郸移民城固迁徙路线的新思考。我在《邯郸简史》叙述西晋末年邯郸移民时,采用了学术界通常的观点,即北方南迁的人口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荆州和下游的扬州。我还推测邯郸一带南迁的人口为数不少,冀州的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在今南京一带,一少部迁往雍州的襄阳(今湖北省襄樊)。据《宋书·州郡志》“晋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随五郡为雍州,而侨郡县犹寄寓在诸郡界。”《宋书·州郡志》还记载雍州侨置有广平郡,下辖侨县“易阳、曲周、邯郸”,因此推测这里的侨置邯郸县与后来城固县的邯郸村有关。但是《宋书·州郡志》明确记载侨置的广平郡是“治襄阳”,而今陕南的城固县至鄂西北的襄阳约500公里左右,那么作为侨置广平郡之下的侨置邯郸县是如何从襄阳一带迁徙到城固县的呢?现在看来很可能西晋末年邯郸移民南迁时,首先到达的是襄阳一带,以后某个时候又溯汉江而上继续向西北迁徙,最终抵达陕南的城固。换言之,鄂西北的襄阳一带是西晋末年邯郸移民南迁荆州方向的第一个落脚点,陕南的城固是此后邯郸移民持续迁徙的第二个落脚点。

孙继民

(作者系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原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