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坚挺,全球通胀韧性可能超预期
原标题:管涛: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坚挺,全球通胀韧性可能超预期
2月26日,“全球通胀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形势”研讨会暨《全球通胀与衰退》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在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2020年开始大放水,但货币超发当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而是到第二年的2021年才出现通货膨胀。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2020年流动性驱动美股大涨,吸收了大量流动性,但是美国金融市场吸收流动性的能力接近临界点。
管涛表示,虽然美股今年以来还在创历史记录,但主要是几家头部公司的贡献。去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了27%,其中指数权重排名前十的科技公司贡献了114%的涨幅。另外,现在有明显的泡沫破灭前夕疯狂投资现象,比如市场在花几十万美元、上百万美元炒虚拟资产。
针对市场热议的美联储政策调整节奏,管涛表示,力度小了,没有效果;加息力度大了,可能会刺破资产泡沫,影响经济复苏。
管涛指出,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可能会加大全球通胀的韧性。这次通胀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是货币原因。今年以来,美股已经出现调整,随着美债收益率往上走,大宗商品价格还是很坚挺。大宗商品炒作并不缺概念,如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地缘政治冲突、能源转型、极端气候等,未来有这种可能——各种概念可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往上走。
“我们假定的情形是,如果美联储开始货币紧缩,如果把大宗商品和股票都作为资产配置,现在股票炒这么高,大宗商品再配置一点,也是情理之中。”管涛表示。
管涛表示,大家现在的普遍预期是,PPI短期内会回落,全年PPI前高后低。最终是不是这种情况?如果美联储收水行动犹犹豫豫的话,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维持长上涨周期,有可能会更多向CPI传导。
管涛表示,未来流动性的演进有两种。一种是渐进回收流动性,通胀韧性有可能超乎预期。另一种是如果美联储紧缩过度,可能酿成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对中国来讲,我们应做好应对预案,和全球通胀赛跑,用好正常的财政货币空间,争取通胀起来之前能够把中国经济提振起来。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