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男女都有“厌女症”?讨论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2023-02-28 17:09:00 - 澎湃新闻

近日,博主全嘻嘻与日本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的对谈引起热议。在对谈中,全嘻嘻与两位北大室友的提问,被网友认为是对当代独立女性的“冒犯”,如“不婚不育是因为被男人伤害过吗”。许多人认为全嘻嘻是在利用女性主义为自己“封建”婚姻生活做背书。

为何男女都有“厌女症”?讨论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婚姻是枷锁?

@一条猪kk:结婚对女性来说一定是枷锁吗,作为女性主义者,应该以什么态度看待婚姻?

唐凌:不一定是枷锁,也不一定是幸福。我个人是首先把结婚“去魅”的。去魅的意思是我们暂且放下它被文化赋予的情感意义(如人在结婚的时候就最幸福之类)。婚姻本身是一种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社会认可的家庭的制度。很多人不婚是因为自己不一定认可这个制度。很多女性也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定要承担“妻子”这个角色,如果要承担的话,是什么样的“妻子”。如果不喜欢这样的一个脚本,当然可以不参与。很多结了婚的人,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不断改写婚姻的含义。

@金钟罩的玫瑰:婚姻就是两人合作,当然有约束了,约束成了痛苦就是枷锁,约束成了自律就是成长。幸福是对比出来的,最主要是和自己对比。幸福就是两人一起成长,并且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雾挲:传统社会赋予妻子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从生孩子开始,女性就淡出社交,独自承担所谓生儿育女,家务劳动的责任。

@mituomm:是不是枷锁看个人怎么想,不结婚也没问题。

@中原一剑客:人总是活在社会之中,影响婚姻的因素也很多,比如精神、情感、生理、传统、经济、社会、养老等等。不可贸然也不可决然!

@白色盖毯:您如何看待这次对谈?不结婚是不“完整”的吗?

唐凌:我感觉全嘻嘻或许不是“故意”问出这个问题的,但是问题本身当然是冒犯的。主流的特权往往在于可以理所应当地冒犯其他生活方式的人。嘻嘻的提问让大家不适是因为这个问题假设了“婚姻、孩子”是完满的人生,而其他的生活方式都是一种“残缺”。在追问的过程中,我们更是看见一种硬要用别的“残缺”来解释我们自以为的“残缺”的逻辑。

然而,女性主义倡导的正是一种多元的社会。不走入婚姻和走入婚姻对于异性恋群体来说都是选择。不走入婚姻又或者是同志都不是因为原生家庭有残缺。为什么我们要如此执着地分出“正常”和“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为什么我们要假设婚姻一定是幸福的,而不走入婚姻就一定是悲哀的?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幸福和难过的时候。我们不会问“你为什么走入婚姻?”“你婚姻里为什么幸福?”“你走入婚姻是不是因为原生家庭破碎?”“你为什么喜欢异性?”那为什么在面对非主流的生活选择的时候,我们就突然要刨根问底了呢? 

@澎湃网友fYFzay:很可笑的一点就是,常常有本身婚姻生活不幸福的,甚至饱受摧残的“长辈”语重心长地劝你结婚生子,就问你凭什么。

@澎湃网友eEVJNj:现在的女性压力很大,她不想结婚生子,那是个人的自由,也是现在这个社会形势造成的。

@舟立:结婚为了什么?尝试一下与陌生人组成家庭,能否带来和谐共生?离婚也不是很方便吗,结婚有什么可怕!当然,社会人口必须保持增长,否则国将不国!为此,结婚生子也是一项法定义务。

如何理解“厌女”

@一平不喜:您如何理解上野千鹤子老师所说“日本大部分男性都有女性嫌恶,就连女性也有女性嫌恶”?有时候我觉得女性是同情女性的,就像现在网络总说的“girlshelpgirls”,但是有时候又觉得某些女性的“厌女症”蛮严重。中国社会一定也存在这种固化但不易被察觉的偏见。那么我们该如何摒弃这种偏见,确保自己没有“厌女症”呢?

唐凌:上野老师在不同场合都有说过,要问问自己是不是也“厌女”的话,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男性的“厌女”主要体现在物化女性上(即把女性只简化到“美”这个层面上),那么女性的厌女就主要体现在雌竞上(即女性之间互相斗争,男性不仅是免责的,更有资格做调停、裁判)。我这里是先从性别二元的语言开始,最后希望大家可以用权力运行的方式来感受女权批判的核心,所以我们把“男性”换成“制度既得的利益强者”,女性换成“制度上受到压迫的弱者”也可以。正因为我们都活在一个把丛林法则、压迫和不公正合理化的世界中,所以这个世界里面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从男权思维开始的。

为何男女都有“厌女症”?讨论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用上野老师的话说,就是每个人都从恐弱开始。因为我们都没有试过在一个真正多元、平等、包容的环境里面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和身边的林林总总,然后尽量做出我们的选择。我们可以在慕强、恐弱和多元、平等之间拉一个光谱。现在的问题是走到了更女权那边的朋友们“攻击”的不是光谱最极端的制度利益既得者,而是跟自己很近的已经走出了反思步伐的伙伴。父权给我们铺垫好的既定好的路径已经是一种互相厮杀的优胜劣汰道具了,或许我们还可以反思的是怎样的“解放”是可以通过包容而非博弈来实现联合的呢?

女性主义的发展

@白粥同学:请问老师觉得我们国内的女性主义未来会走向什么方向?女性主义内部有了很多争论,对外又往往是很激进的观点被看到。女性主义被污名化为“拳师”,总是感觉女性主义未来的路很艰难。

唐凌:先从女权主义的视角看看“老师”两个字。我个人平常除了我制度里的学生、同事叫我“老师”或者“唐博士”以外,都比较习惯大家叫我“Lyn”或者是“小唐”。我很开心自己可以为一些有缘人“传道授业解惑”。但我相信女权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包容的社会关系中,是不会有一个“先知”指导、教育“蒙昧”的群众走向某一种固定的未来的。这也是目前我可以认识到的女权理论和其他一些批判学派最大的不同。所以其实“同学”和“老师”,你和我,都一样在形塑着中国女权多样的现在和未来!

另外关于“拳师”,我觉得对“拳师”的污名化在摧毁多元空间,也在分裂女权。与其指责“拳师”们是不是态度上太“强硬”“激烈”,我很想感恩大家让女权的思想被看见。另外,我觉得有觉醒思想的女权主义者的内斗某种程度上像是一种“雌竞”。这种时候,我更加警惕的是,谁有这个权力去决定是非对错呢?我非常珍惜现在这样一个可以就观点自由讨论的空间。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捍卫、打磨自己的立场,不就正是参与到了女权建设中了吗?我们可以不同意对方的立场,但我们要绝对的守住的,正是这样一个允许我们讨论的空间。

为何男女都有“厌女症”?讨论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澎湃网友uuQJZ3:向往自由独立的生活方式,但又困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应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找到最舒服的方式生活?

唐凌:或许我们可以不从“我们VS家庭、社会”;不是自由,就是压迫这样二元对立角度开始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和家庭、社会都是互相影响、建构的关系。如果家庭里本身就有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大家也擅长分享自己的感受的话,可以试着很坦诚地面对彼此,而不仅仅是“以教科书里美满的样子”衡量对方。每次沟通都是更好地理解对方和划定好跟彼此界限的机会。虽然过程一定会困难重重,但是走过这些之后才收获了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这里深刻的意义是不仅以对方的身份(如女儿、母亲)来认识对方,更是意识到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又是什么样的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偏离主流”的光谱位置。拥抱多元的意义在于意识到没有哪一种实践比另一种更加“先进”。而我们每一次找到自己的实践,都在为社会上的别人铺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