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防火“秘诀”!

2023-12-28 13:00:17 - 应急管理部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24小时不间断巡查,从最基础最细微处抓起

——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防火工作见闻

帐篷门口都贴着防火教育宣传单、帐篷区域灭火器齐备、消防员穿梭在棋盘一样排列的帐篷间排查火灾隐患,这是受灾群众安置点防火工作给人的直观印象。记者近日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多个安置点走访,发现了更多防火“秘诀”。

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防火“秘诀”!

12月25日上午,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广河大队在积石山县大河村安置点的“帐篷小学”为小朋友讲授防火、地震自救等安全知识。马思原摄

24小时巡逻管控

“烟囱要从帐篷里面伸出来,我们就在连接处安装了卡扣,起到隔热固定的作用,防止烟囱烫坏帐篷布料甚至引发火灾。”12月26日,记者来到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临夏支队广河大队大队长车耀向记者介绍起他们在安置点开展的防火工作。

大河村安置点共设置了280余顶帐篷,安置群众较多,加上热食供应点、临时用电点以及物资搬运等工作繁忙,人潮川流不息、用火用电量大,火灾防控压力不小。

对此,广河大队专门在大河村安置点设置了微型消防站,派出15名消防员24小时驻点值守。

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防火“秘诀”!

“我们每隔1小时开展1次防火巡查,24小时不间断,一次3组、每组2人,每顶帐篷都要巡查到。”车耀说,烧煤取暖、插线板超负荷接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等都是他们巡查的重点。

正说着,车耀发现一顶帐篷门帘上的透气孔没有打开,他立即走进去查看。

“这个透气孔要打开,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车耀一边对住在帐篷内的祁文花叮嘱,一边伸手打开了透气孔。

“谢谢你们提醒,我们以后注意。”祁文花说,消防员天天来宣传,她们现在很注意防火。

车耀又带领队友走进下一顶帐篷,里面是两位老人,其中一位叫马真的老人立即迎上来说道:“你们每天来检查,我们睡得安心。你看,火炉都放在中间,离被褥有一段距离。”

“切记,火炉不要离床太近,也不要在上面放置可燃物。”车耀叮嘱道,随即和队友查看了一圈,没发现明显的火灾隐患,便将手中的一张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彩页递给马真,让他给家人看看,一起学习防火知识。

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防火“秘诀”!

像这样的入户巡查,车耀和队友们每天要开展2次。

“我们每天巡逻、入户,现在对每顶帐篷内的人员情况都十分清楚。”车耀说,每家的人员构成、有没有大功率电器、有没有电动自行车等,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巡查中都已经心中有数,便于针对性开展宣传和检查。

在大河村安置点,大约隔3顶帐篷就有2具灭火器;帐篷与帐篷之间挨得比较近的话,会放置四五具灭火器;在主过道及热食供应点、物资堆放处等重要位置,还放置有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配置灭火器是方便高效的防火措施,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帐篷的位置都是经过精心布置的。200多顶帐篷所在区域阡陌交错,既有主干道,又有分支小道,围着安置点一周还有一条宽约5米的消防车通道。

“现在的布局是我们来了之后进行调整的,以满足消防通道和应急疏散要求。”车耀说,安置点是一个临时性人员聚集场所,情况复杂,防火工作必须从最基础最细微处抓起。

从板房选址就介入

大河村安置点的消防安全工作只是众多安置点的缩影。为确保群众集中安置点消防安全形势平稳,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了400名消防员进驻大河家镇、柳沟乡、刘集乡、石塬镇4个受灾重点乡镇的247个集中安置点,重点围绕安全用火、规范用电、可燃物管控等,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控。

“各大型安置点均建立了微型消防站,配齐人员器材,24小时备勤值守。在公共厨房及炊事集中点,我们全额配备了灭火器,协调电力部门制作安全用电温馨提示卡等,着力增强安置点群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张波介绍,目前该总队已开展消防安全宣传3455次,张贴消防安全提示单8000余份,发放宣传册3.8万余份。

随着板房的快速搭建,安置点群众陆续从帐篷搬进板房。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要求各安置点消防负责人提前介入,从板房的选址、布局开始进行指导,提出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

该总队制定了《板房集中安置点平面布置消防安全要点》,明确板房搭建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等消防安全要求,并督促任务区消防救援支队跟踪指导服务,从源头消除火灾风险隐患。

“我们和搭建板房的央企对接,要求他们在选址、布局时考虑防火问题,比如板房单排连接长度不能超过60米,双排不能超过40米,防火间距要达到5米。”甘肃省临夏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王海龙说。过渡阶段,帐篷撤一顶,他们就收回一顶,并将炉火熄灭,将炉灰倒入专门的倾倒区域,确保不留火灾隐患。

在石塬镇肖红坪村集中安置点,板房刚搭建完不久,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朱明星就带领队员们为板房集中区配备灭火器。他们用三轮车载着灭火器,忙活了一个上午才全部配备到位。

“我们的要求是板房集中区必须建立微型消防站,等群众入住板房后,我们就发挥微型消防站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培训演练。”朱明星说,群众搬进板房后,村干部等有更多精力参加培训,要好好利用撤离前的这段时间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防灭火能力。

在大河家镇梅坡村安置点,首批500间板房已完成交付。群众入住后,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马常忠仍然和队友们每天开展入户巡查,标准丝毫未降。他说,板房安全性虽然比帐篷高,但火灾风险并没有降低,电气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依然存在“,只要风险存在,我们就从严防范”。

织密群防群控网

“回去跟爸爸妈妈说,插线板不要插得满满当当,充完电要及时拔掉;帐篷空间狭小,不要碰倒水杯,万一水泼到插线板上可能引起短路起火……”12月25日,在大河村安置点的“帐篷小学”,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广通站政治指导员袁亦龙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消防安全课”。

在各个安置点,“帐篷小学”都成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阵地。消防员们每天将安置点的孩子组织起来,通过视频动画、互动游戏等方式,向孩子们宣传用火用电、应急避险等安全知识,发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作用。

除了“帐篷小学”,安置点的消防员们还盯上了应急指挥部。每个安置点都有一个应急指挥部,人员包括乡镇派遣的包村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派出所民警等。消防员对应急指挥部所有人员都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让他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并处置火灾隐患。

“防火巡查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培训,应急指挥部所有工作人员每天开展3次火灾隐患排查,目前安置点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大河家镇政府派遣至大河村安置点的包村组长周正英说。

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防火“秘诀”!

肖红坪村村党支部书记樊学春告诉记者,随着受灾群众陆续入住板房,他们将继续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宣传防火、防震等安全常识,并为每家每户安装火灾报警器,签订安全责任告知书。

在刘集乡,8个行政村各有六七名消防员负责村里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镇72个安置点中,凡是帐篷或板房数量达到100间及以上的,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就专门成立临时执勤点,安排消防员24小时驻点执勤。

“我们进驻安置点后,就把群众拉进一个微信群,推送防火知识,到晚上就提醒群众入睡前检查火炉和插线板。”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年瑞龙说,他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覆盖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安定大队凤翔消防救援站灭火一班班长高丙龙带领队员们每天在安置点开展防火巡查,并适时组织培训。当他在一次培训中讲到烟囱不做防火隔热可能引发火灾时,群众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认为这样的提醒很及时,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

高丙龙用泥包裹住烟囱与帐篷的连接处,这样的方式引得群众纷纷效仿,很快在安置点推广开来。

王海龙将安置点防火工作重点放在巡逻管控上面。针对巡护力量薄弱的问题,他请村干部担任消防安全责任人,并挑选集中安置点的年轻人担任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同时,对安置点内的志愿者、医务工作者、施工人员等进行培训,让他们做到“三懂三会”,织密群防群控网。

“住板房虽然是临时的,但安置点消防安全工作不能有临时性思维,必须从源头上防范火灾风险。”张波说,他们要求各安置点消防救援人员积极探索好经验、好做法,将其固化为机制,并发挥‘传帮带’作用,确保他们撤离后,当地的消防救援队伍和干部群众能够继续做好安置点防火工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