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满传: 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5%编制不是“减员”而是优化配置

2023-03-28 12:18: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组建了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还从金融、科技、数据、乡村振兴、老龄、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机构入手,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

如何理解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满传。王满传指出,2018年的机构改革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此次机构改革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同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触动的利益比较深。

在巩固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

《21世纪》: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统领,这有何意义?

王满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必须落实到一切方面。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必须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才能理顺党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为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体制保障。

专访王满传: 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5%编制不是“减员”而是优化配置

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艰巨挑战。经过此前多轮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健全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在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机构职责体系。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要加强组织体系的保障。这次改革在党中央机构设置方面,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设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金融发展,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更好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反映人民群众诉求,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了党中央在港澳工作上的职责。

《21世纪》:这次机构改革组建了5个党中央机构,其中金融占了2个,当前金融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推动了此次改革?

王满传: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金融工作十分重要。我国金融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风险:就内部而言,近年来金融领域出现了大量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过去的管理方式、管理机构已不再完全适用,一些领域出现了监管职责不清、监管空白、监管套利等现象,一些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不善成为潜在的风险源;从外部来看,随着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如果我国不完善监管、不建好“防火墙”,国际金融风险就可能传导到国内。所以,要以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加快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发展。

要注意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区别。中央金融委员会的职责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是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是党中央派出机关。

《21世纪》: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这一系列大动作有什么主要特点?

王满传: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一些科学技术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对我们进行遏制、打压、围堵。面对外部打压,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和资源开展科技攻关,在关键技术、基础研究、被“卡脖子”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为此,需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过去我们先后组建了中央国家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等,但着力点比较分散。

中央科技委员会是党中央的一个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其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而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通过这种机构职责安排,有利于保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协调推进。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首先是“抓大放小”。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集中力量资源组织攻关“卡脖子”技术和基础研究,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同时,把行业性科技发展进步和应用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行业主管部门。

其次是“管办分离”。调整科学技术部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科学技术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更多的是督导科研管理专业机构,有利于强化科技部门的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体制回归不是“翻烧饼”

《21世纪》:这次改革中,有些国务院机构回到了5年前的管理体制,被有的人误解为“翻烧饼”,实际上如此改革的初衷是什么?

王满传:这次“回归”原有管理体制的机构有3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而在2018年机构改革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从民政部被整合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而在2018年机构改革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其他部门职责整合,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而在2018年机构改革时,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国家外国专家局职责被整合进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这些机构管理体制再次调整,是因为时代和形势发生了变化。2018年改革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整合进国家卫健委,是为了更好满足老年人就医这个重要需求,推进了医养结合,这次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是为了更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

对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调整,2018年改革,将此前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更好解决了商标、专利等分头管理和重复执法问题,有利于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次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是为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知识产权不仅要做好监管工作,防范和打击侵权,还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服务水平。当然,因为市场监管部门有强有力的监管执法队伍和能力,所以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

对于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调整,2018年改革,将原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国家外国专家局整合到科技部,由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这样有利于开展引进国外科技人才工作。但外国专家不只是科技领域的专家,还包括人文艺术等各领域专家。此外,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要聚焦于主要职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这次改革中,国家外国专家局又回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但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回归”不同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改革前,国家外国专家局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的一个副部级国家局,但这次改革后,不是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国家外国专家局,而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也就是说,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整体承担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有利于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工作。

这次改革还有类似的举措,就是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就是说,在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时,整个农业农村部都要履行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职责。乡村振兴涉及的面很广,比如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科技振兴、人才振兴等,可以说绝大部分工作与农业农村部的工作都是有交叉的,相关职责由一个部来承担比原来单设一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力度更大,实际上是把乡村振兴的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改革触及的利益比较深

《21世纪》:这次机构改革触及的利益比较深。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很多人担心,这是否会影响金融监管队伍的稳定?

王满传:过去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按照事业单位性质人员发放,比国家公务员更有灵活性,他们实际的收入要比国家公务员工资标准高,有的还高了不少。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后,确实可能会下降,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收入下降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专业人员流失,因为他们的收入可能会下降,而作为其监管对象的金融机构里的人员收入又很高。

对于如何破解,可以从进一步落实、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方面着手。我国已经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将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体现工作职责特点的津贴补贴政策。在落实这次机构改革方案中,可以对金融监管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让他们的收入与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有一定差异,进而保证人才队伍稳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1世纪》:这次机构改革提出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很多人担心是否会引发各级党政机关的裁员?

王满传:精减编制5%并不意味着公务员要面临裁员,主要是进行结构的优化调整。编制是一种资源,这次改革要做的是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是压减编制规模,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比如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需要编制,这些编制要从原有的中央和国家机关编制中调配。此外,改革方案明确,中央垂管派出机构、驻外机构不纳入统一精减范围,根据行业和系统实际,盘活用好存量编制资源。

对于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这考虑了各地情况不一样,没有做统一要求,所以方案比较科学。省市两级如果对现有编制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当地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但没有规定精简编制的比例。同时,方案规定县、乡两级不作精减要求,这非常重要,体现了要加强基层建设,强化基层治理的力量。

(作者:王峰编辑:张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