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河网评:“学问”之间答好调研之题

2023-03-28 17:15:52 - 黄河新闻网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应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近日,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情况多样,若调查研究不到位,就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应继续钻研调查研究的中“学问”,提高调研本领,处理好调与研的关系,在调查中“学”,答研究之“问”,用好“传家宝”完成新使命。

调查与研究互相渗透,互为支撑,是互相联系、不可偏废的两个过程。

调查是“必修课”,没有调查的研究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脱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才能显现。所以在调查时要“甘当小学生”,把握好各个环节。调查前,要做好预习。所谓谋定而后动,调查若没有目标,就容易热热闹闹走一遭,到头来“一把抓”、白忙活。要提前收集资料、深入思考,明确“去哪看、找谁谈、问些啥”,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尤其对一些“经典线路”“门面窗口”应保持清醒,有意识地看看“远山背沟”“后院角落”,避免“盲人摸象”“管中窥豹”。调查中,要虚心耐心。高手在民间,到基层就是请群众指出政策中想不周到、落实中顾不周全的地方,从群众朴实的智慧中获取动力和方向。要多开展“下马观花”的沉浸式调研,重拾“蹲下身看蚂蚁”的耐心,主动真诚地向群众说明情况,打消群众顾虑,话家常、聊心事,多方面、多渠道了解情况,褪去层层“精修”“美化”,让基层的“原声原貌”真实呈现。调查后,要时常回看。摒弃到此一“调”的“打卡”心理,即使走过的山头、田埂、企业、农户也有重新访、再次去的价值,通过经常性开展“回头看”活动,看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工作是否落实,动态掌握新情况,服务新决策。

研究是“必答题”,没有研究的调查是“马上看花”,虎头蛇尾、没有实效。通过研究,调查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突出。所以在研究时,要有做学问的严谨,“解剖好一只麻雀”。要认真梳理问题。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从庞杂信息中精准识别关键问题显得至关重要。面对搜集的大量调查素材应一一“过筛子”,注意去粗取精、分门别类,交叉印证、由表及里,将碎片信息和零散认知整合得系统完整。要勇敢直面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应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粉饰太平、不讳疾忌医,尤其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出手,将研究的“准星”对准发展的“靶心”,才能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减少“头痛医脚”的徒劳。要切实解决问题。调研最终目的就是用新思路新办法攻克顽瘴痼疾,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问题,化解新情况下衍生的新问题。应破除经验主义、抛开“本本”,着眼宏观、立足群众,制定针对性措施,真正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有效措施。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调”时蓄足耐心毅力,“研”时找准办法方向,才能锁定调查研究的“正确版本”,找到服务决策服务群众的“快捷方式”。

(冀雨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