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华技能大奖得主郑志明: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技术不输国外

2023-04-28 14:01:13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代睿卢荡

人物

郑志明,党的二十大代表,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从事钳工26年,从职高生成长为集车、刨、焊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专家。他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控制在0.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40。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对话中华技能大奖得主郑志明: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技术不输国外

中华技能大奖得主郑志明出席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摄影封面新闻记者卢荡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会上,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代表等围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与记者面对面交流。

“从拆解国外汽车零件研究,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享誉全球。”从事汽车制造业的郑志明说,他见证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从钳工成长为全能型专家,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控制在0.002毫米,为何要把工艺达到如此精细?

郑志明说,他的特性就是不服输,喜欢把问题和困难当作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有一年公司的汽车后桥出现噪音。检查发现问题来自减速器壳体加工误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误差解决掉,恢复精度。而要恢复精度,就必须对加工的动力头进行空间位置调整。其中高度方向需调整0.002mm,相当于头发丝的1/40。当时很多工友都认为太精细了,不可能调出来,但我不服输,最终手工把这0.002mm调整了回来,解决了设备误差给减速器壳体带来的误差并产生汽车噪音的问题。”

为何把工艺做到如此精度?郑志明解释道,汽车零件加工设备的精度比汽车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很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汽车零件合格,最终保证汽车品质。“我们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正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迈进。在关键核心领域,郑志明和团队不断创新,建成了我国首条微型汽车后桥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国技术不输国外。”郑志明回忆,“去年,我光荣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在广西代表团讨论会上,面对面向总书记作了汇报。总书记的嘱托我牢记在心,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不断努力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不断培养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我相信,广大产业工人技能报国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

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最后,他还表示,今后将继续用工匠精神去研究更加精密的设备,服务于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