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消费监管、食品生产分级管理……这些需求将有更完善保障
转自:上观新闻
2023上海民生访谈
2023上海民生访谈第十四期节目的嘉宾,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倪俊南,他介绍了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持续实施分级管理、规范预制菜生产……这些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总的来说,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有序可控、稳中向好,呈现“两高一低”。两高,是指市民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满意度评分高(去年达到了90分),全市主要食品的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高(去年99.6%)。低,指的是全年未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去年测评的这两个分值都高于往年,在全国的测评中也是A类。
对全市30多万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为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市场监管局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信用监管,持续实施分级管理(A级守信;B级基本守信;C级信用缺陷;D级失信),力争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一方面,压实两个责任,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日常的食品监管上,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在日常监管中主动发现问题。2022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市场监管、公安、城管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共计100多万户次,发现问题企业6.4余万户次并要求整改或者予以处罚,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97余万起。
(2)把食品安全监督性抽检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及时发现、控制或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也为从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供线索。去年,全市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品13万多件,市场监管部门抽了10万多件。
(3)把市民的投诉举报作为市市场监管局发现食品问题的重要渠道。去年,市市场监管局12315系统共接到食品类投诉举报25万余件,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量居前五位的品类:肉制品、烘焙食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粮食加工品;反映食品存在变质、过期、有异物、食用后不适、标签标识不规范以及疑无资质生产加工销售等。我们明显感觉到,市民在食品安全维权、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积极性也是不断增强。
预制菜生产从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
对于预制菜生产,市市场监管局从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拿这次新设的“非即食冷藏预制菜”生产举例,重点强调了冷链管理、原料采购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在冷链环节上,对冷藏库的设置、冷藏库温度,以及温度监控和记录都有明确要求,比如,规定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要求为0-10摄氏度,并实时连续监控,记录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0分钟。
在原料采购上,对非即食冷藏预制菜的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也有严格要求,比如,不得采购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对预制菜发证后的日常监管,主要是通过综合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与信用状况,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重点放在是否符合冷链要求,同时,加强对原料验收、生产加工、产品包装、入库运输等各个环节的风险把控,确保“前端放得开,后端也守得住”。
“扫码消费”过程中大致有三类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将依法查处
“扫码付费”和“扫码点餐”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调研发现,在“扫码消费”过程中大致有三类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将依法查处。同时,也借此机会提醒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
第一类是“扫码消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消费者去餐厅点餐、停车缴费,没有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消费无关的信息。如果商家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自动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违反法律规定,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且如果没有妥善保管,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同样涉嫌违法。
第二类是“扫码消费”无法拒绝“被营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就是说,商家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向消费者发送营销信息的,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即便消费者关注了商家的公众号或小程序,商家也应当给予消费者“拒绝商业推送”的选项,否则同样涉嫌违法。
第三类是“扫码消费”成为强制“单选题”。“扫码消费”对于一些老年消费者来说,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缴费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实现。商家只提供“扫码消费”,不提供人工点餐、人工缴费服务,不仅有违商业惯例,还限制了消费者对交易方式的选择。如果事先没有将商品或服务内容和消费者讲清楚,将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对“扫码消费”,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一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将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纳入“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对餐饮、中介、电话营销等行业和领域予以重点关注,严查非法收集、泄露、出售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曝光一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不法商家。
另一方面,由于“扫码消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相对比较隐蔽,市市场监管局将充分依靠广大消费者的力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从消费者的反映中寻找违法线索,从互联网信息、媒体报道等多个渠道收集违法信息,提高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还会加大正面宣传引导的力度。技术进步应当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要让“变味”的“扫码消费”回归“消费便利”的初衷。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餐饮、购物中心等重点行业的行业组织,倡导应当多从消费者角度换位思考,诚信经营,公平相待。市市场监管局还会通过“放心消费创建”等活动,引导更多的优质商家引领“扫码消费”新趋势,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更优的服务和更好的体验,营造既便利又合法的放心消费环境。
图文:上海发布
转录编辑:姚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