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桥·五丁路

2024-05-28 02:35:24 -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五丁桥·五丁路

五丁桥·五丁路

□周庆(区作协会员)

在临近北较场武担山的府河上有一座桥叫五丁桥,它西南面与北较场西路顺接,东北面却延伸出一条五丁路来。路和桥始建于1998年,建成于1999年。路和桥刚建成的头几年,在东北面的桥头小广场上塑有一座由原四川省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先生创作的一尊石质雕像,一位神态威武、栩栩如生的男丁双腿横跨两山之间,身体后倾双手抡空着一把大板斧。雕像刚健有力,仿佛男子正以雷霆万钧之力要劈开大山一样,这就是著名的“五丁开山”雕像。

从此,这座桥便叫五丁桥,在它东北面的一纵一横两条路,一条叫五丁路、一条叫五丁街。

“五丁”是先秦时期古蜀国担负着劳役的劳动人民群像,五丁之“五”是个数字,是指五人为伍(五人一组);五丁之“丁”是指强劳力,他们个个强壮无比,力大无穷。

如《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也,曰笋里。”就是说,每当一个蜀王去世后,都要立一两块高三丈、重千钧的巨石作为墓志,这些巨石都是靠五丁力士用集体的智慧从岷山里弄来成都的,其中的艰辛和路途的艰难险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这是事实,石头就曾立于石笋街、天涯石街等地。

《华阳国志》又载:“武都有一女子,美而艳,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没多久,还是去世了)。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多情的蜀王,为了让死后的美人王妃魂归“故土”,便命五丁力士从美人的故乡武都担土回成都,垒起一座宽数亩、高七丈的墓园,并在墓的上方嵌一面巨大的石镜用以避邪。这座墓园就是今天北较场的武担山,这么远的路程,五丁要出多少力、费多少时才能垒出这样一座山来?

说到五丁,他们最大的功绩还应该是开辟了石牛道(即今金牛蜀道)。据《蜀王本纪》载:“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案:《御览》八百八十八引作‘秦王恐无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荒诞,但这条路形成却是事实,它靠的是五丁之功,他们用顽强的拼搏精神在万山沟壑中开出了这条道来。此道西南起于成都,向东北经广汉、德阳、梓潼、江油,再经广元市剑阁县西北抵剑门、沙溪坝,沿清江河横穿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至古葭萌(即今广元市昭化),又溯白龙江经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和金洞乡、青川县沙州镇过白水关,溯金溪河(亦名刘家河)出川进入陕西省,继续向东北经宁强县金山寺、阳平关、勉县达汉中褒斜河,长达600多公里。这中间的艰辛和其中的伟绩谁又能体会得到?

然而,唐朝学者陈有章体会到了,他专门为五丁写了一篇《五丁力士开蜀门赋》,作者在赋中用气势磅礴的语言,奇特神异的想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再现了当时开蜀道之艰险。五丁壮士所面对的不仅是崇山峻岭、万丈沟壑,同时还面临着豺狼出没、虎豹当道、蛇蝎肆虐、瘴气弥漫、危机四伏的景况。然而,在这重重的艰难险阻面前,五丁壮士没有退却,挺身而出,率领大军和能工巧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铲除毒虺,开垦荒土,疏通河道,兴修水利,所到之处民众拥戴,蜀北大地一片繁荣昌盛。作者在这里带着满怀热忱,以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故事讴歌了五丁壮士的壮举,“移山之公,壮志难夺,莫不慕其英风”。

唐代诗人李山甫却用《蜀避寓怀》“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道也风流”这样的诗意来表达对五丁的崇敬与爱意!

当年五丁就是从这里出发为蜀地建功立业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修五丁桥和五丁路,就是为了让后人纪念他们,并让“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之“五丁精神”能世代相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