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经济学家:“双循环”之路能否走通,关键在于改善收入分配、增加消费

2024-05-28 06:31:01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复旦经济学家:“双循环”之路能否走通,关键在于改善收入分配、增加消费

“‘双循环’能否循环下去?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以5%、6%甚至7%的速度增长?”5月27日,在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9周年第58届校庆科学报告会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认为,“双循环”之路可以走通,可能的堵点在于储蓄比例太高。

随着国际大变局和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国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目的是以内需和创新作为战略基点,旨在构建一个更为稳健、自主可控的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是中国寻求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

万广华说,全球(除东亚)的储蓄率约占GDP的26%,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近年来的平均储蓄率约36%,而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有时甚至达到50%,“如果存钱太多、消费太少,供需之间难以平衡。”

2020年我国人均GDP72,44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仅占人均GDP的44%。万广华说,要增加消费,首先要增加老百姓分得的“蛋糕”,这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其次,2020年我国人均消费只有2121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6%,这一消费率也是偏低的。这呼唤强化社会保障,解除教育、医疗、养老、突发事件等后顾之忧,这同样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第三,消费潜力在低收入群体,因为他们有刚需,这就要缩小贫富差距,这还是收入分配问题。

在改善收入分配、推进共同富裕这一策略下,万广华建议通过增加“3个GDP占比”来提高消费,分别是老百姓收入占比、劳动而非资本占比、社会保障占比,“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占比大概5%-6%,日本大概10%-12%,北欧达到了18%-20%。”

在万广华看来,国际大变局和逆全球化趋势一时难以扭转,从2008年起对中国经济的需求侧影响较大,导致越来越严重的供需失衡、增长下行。应对的策略是进一步开放+改革,尤其是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农村人口和农民工收入,推进共同富裕,增加消费,从而畅通“双循环”,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栏目主编:徐瑞哲题图来源:成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