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破圈”组局!打造烟台-大连“双城经济圈”释放抢跑信号

2024-05-28 17:02:03 - 齐鲁晚报

转自:桔子财经

记者 蔡宇丹 济南报道

以烟台、大连为桥头堡,打造“双城经济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支持烟台-大连开展科技协作,推进海上大通道建设。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市长郑德雁这份建议,描绘出烟台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实施路径。那么,打造烟台-大连“双城经济圈”这个提法释放了什么信号?在环渤海地区重点城市进入“万亿之城”密集晋级期,领跑者烟台率先提出“破圈”组局的方法论后,这个中国北方经济最活跃最发达区域能否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再造一个北方“湾区”?

1.进入“万亿之城”晋级期,环渤海地区迈进上升通道

迈上万亿之城在烟台,正跳出山东,在全国寻找“新坐标”。

今年烟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主动融入渤海湾、全面衔接大战略、积极推进渤海大通道,加强与环渤海城市的协同联动”。

对这个最新目标,烟台给出明确时间表,锚定2035年跃升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市长郑德雁这份关于烟台-大连“双城经济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建议,让人看到了具体实施路径。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个跨省经济区由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组成,其中直辖市天津2023年的经济总量为16737.3亿元,GDP增速为4.3%,其他重点城市烟台2023年的经济总量为10162.46亿元、唐山为9122.3亿元、大连8752.9亿元,三市2023年的GDP增速分别为6.6%、5.9%、6%。

目前,环渤海地区这几座重点城市正进入城市能级的密集跃升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已成形。从2019年到2023年这5年的GDP增速来看,烟台、大连、唐山三市保持了高速增长。2023年,烟台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高达11.7%,这个增速比常州还高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居山东首位,唐山市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大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2024年,烟台迈进万亿之城,未来5年内,大连、唐山将相继迈上万亿之城。对环渤海地区来说,一旦集齐“四座万亿之城”,区域各城市的发展能级将发生巨大跃升,这是北方经济中难得的发展亮点,这也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产业政策制定等领域有了更大范围统筹协调的现实需求。

而新晋“万亿之城”烟台,在寻找新的进阶之门时,必定会寻找一个能够放大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协同效应更强,在资源要素汇集上能够突破瓶颈,给自身提供一个更大发展空间的新坐标系。

2.山东两大区域副中心双双“破圈”发展

在山东的“坐标系”中,胶东经济圈中,青岛、烟台双星闪耀,从经济体量来看,2023年烟台经济体量是青岛的64%,2023年青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8%,GDP增速为5.9%,在胶东经济圈,青岛要辐射带动烟台有些难。

从政策动向来看,去年12月获批的《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将烟台的莱阳、莱州、海阳纳入青岛都市圈。

山东省政府去年10月批复的《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首次提出2035年烟台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2024年1月印发的《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将烟台、临沂划归为区域副中心,并且首次明确支持鲁南经济圈向长三角靠拢。

对于山东来说,站上9万亿新台阶,要锁定新的增长极,烟台和临沂这两大区域副中心“破圈”发展,到一个空间更大,奔跑更快的“圈”重组资源要素,通过融合发展获得新的驱动力无疑是一个必然选择,安徽的芜湖、滁州在“破圈”发展上已提供了先行样本。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候考验的是城市的战略规划能力和政策创新能力。

去年底至今,烟台频频释放“破圈”信号,2月19日召开的烟台新春“第一会”上提出,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此次,烟台市市长郑德雁在全国两会时提的建议,将烟台融入环渤海地区的路径进一步明确,那就是携手大连,打造“双城经济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3.成渝双城经济圈助力,四川历史性突破!山东能否复制奇迹?

目前,最受瞩目的“双城经济圈”无疑是成渝双城经济圈。

作为中国经济第四级,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进阶之路,与它积极作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密不可分。

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4年来,川渝两省市持续强化战略协同,2023年,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38.4亿元,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到8.2万亿,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台阶。

更重要的是,四川省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一战略框架下,通过加强与重庆联动,共同推进248个重大项目,不仅加速了区域内资本和资源流动,也为地区经济整体提升开辟新路径。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大关,超过河南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实力跃升至全国第五。

这一过程中,四川省展现出来的政策执行力和战略规划能力,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那么,烟台大连携手打造双城经济圈,能否复制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奇迹,进而为山东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烟台和大连直线距离89海里,比烟台到青岛的直线距离200公里要短一半里程。港口城市发展有赖于腹地经济支撑。在环渤海地区这个新“坐标系”中,烟台定位为“桥头堡”,东北三省无疑成为烟台的腹地,对另一座“桥头堡”大连,同样意味着腹地经济的扩张。

对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来说,长期以来,两大半岛间的区域合作密切,双方融合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

仅从农业来看,东北一直是山东粮油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地之一。位于淄博的博兴香驰集团每年从东北采购100多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再从青岛出口多葡糖到美日等十余个国家。2023年7月,连接山东腹地的小清河复航,未来实现海河直达后,从东北采购的大豆通过渤海从大连港运到羊口港,再经小清河直达博兴港,这种无缝对接比起公路汽运节省26%的物流成本。

2021年全国两会时,全国人大代表、时任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提出了“加快建设胶、辽半岛经济带的建议”,建议将胶、辽半岛经济带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带,打造国家第五个区域协同发展增长极。

周云杰表示,建设胶、辽半岛经济带至少可承接国内国际双循环、RCEP等7项国家战略推进;同时,胶、辽半岛发展互补空间大,地理位置优越,有望成为国际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他建议通过工业互联网加快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融合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尽快立项推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推动形成胶辽半岛两小时城市经济圈;着手规划胶辽半岛深化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等。

周云杰的这份建议,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融合发展。

而郑德雁这份建议,从经济圈视角提出新方案,促进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发展,需要烟台、大连两座“桥头堡”先行一步,进行更高效链接。

区域整合和空间优化,交通先行。郑德雁这份建议中的关键词之一是“推进海上大通道建设”,指向的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

一旦烟台和大连“双城经济圈”纳入国家战略,无疑会加快这个讨论了多年的超级工程提上建设日程。

4.北方“湾区”迎来东北亚机遇,谁能抢先一步?

竞逐国家战略,必须具有纳入国家战略的价值。

从缩短南北差距来看,北方亟待有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记者注意到,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同时提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而烟台的新定位,同样是在对环渤海地区的未来发展大势作出判断后进行的一个务实选择。

今年,烟台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后,社会舆情再次聚焦在环渤海地区这个“北方大湾区”上。

环渤海湾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主要以重工业、能源产业和航运业等为主导。201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曾建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现在,环渤海地区进入“万亿之城”晋级密集期,领跑者烟台在提出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后,能否再造一个“北方湾区”成为热点话题。

环渤海的“湾区效应”,首先体现在环渤海港口群的快速发展上,这是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去年6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表示,目前,我国17个省(市)已组建港口集团,推动区域港口群协同发展,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形成。

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迎来“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一样,如今,中国北方“湾区”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东北亚机遇。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对比已经批复的广东和江苏规划看,山东被赋予“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的重任。

在这一重任下,随着俄罗斯向东看,近两年山东正在积极谋划东北亚机遇。

这两年,山东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激增。2023年,山东对俄罗斯的出口增幅跃居第一。

作为山东开放的桥头堡,山东港口城市迎来又一波“开放机遇”。2023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7亿吨、4000万标准箱“双突破”,完成历史性量级新跨越,体量规模雄踞全球首位。

烟台“破圈”组局!打造烟台-大连“双城经济圈”释放抢跑信号

“山东港口正向着成为山东的核心战略资源、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棋眼’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迈进。”去年12月举行的山东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发展研讨会上,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的这句话,描述了山东港口群在当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

山东抢抓东北亚机遇,无疑绕不开环渤海地区这个战略性通道,在这种情况下,烟台谋局而动,成为必然动作。

随着东北亚机遇到来,唐山、大连等地都在释放融入环渤海地区的积极信号,谋划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个关键时刻,谁能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上抢先一步,开新局谋新篇,无疑是获得国家战略青睐的先决条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