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将仇恨倾泻到与自己毫无交集的陌生人身上?

2024-05-28 10:53:01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常识流通处

一条新闻后续,看完心头一紧。

新京报报道,“5月27日,湖南郴州一公园刑案的死者家属告诉记者,3名死者均是在散步时遇害。”

“20日晚,郴州苏仙区一公园发生刑案,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死者包括1名中年女子和2名男子,其中2人是在一个凉亭处遇害。”

“警方曾向死者家属证实,嫌疑人和3名死者均不认识。”

他们,为什么将仇恨倾泻到与自己毫无交集的陌生人身上?

新闻就是如此简洁。

不知道凶手身份,不知道他为何要在公园进行无差别杀人。

那几个死者此前哪里会想到,自己只是散个步,却被陌生人索了命。

最近,类似这样的事件已经发生了好几起。比如,云南某地发生凶案后,当地人拿着棍棒等护送孩子上下学;某地有人驾车冲撞路人,造成多人死伤。

这样的案件的一大可怕处,就是没有特定目标,随机向陌生人下手。

古话讲,冤有头债有主。可是他们不,将仇恨倾泻到与自己毫无交集的人身上。

我诅咒这样的人下地狱。

向无辜者下手,残忍而且扭曲——某种程度上比习惯于搞人肉炸弹的恐怖分子还要变态,人家好歹也还是有个广义上的特定人群目标的,而这些向路人举刀者,则是不问青红皂白,逮谁杀谁。当然了,也不能说就没有“特定”,他们的“特定”,就是跟自己一样或者比自己更弱的普通人。

这样的人,是真正的禽兽不如。

想起了欧金中——可能很多人还记得这个名字,因为与邻居有纠纷,他怒而杀人,造成两死三伤,最终自杀身亡。这样一个杀人凶手,在网络上却获得广泛同情,除了此前他作为弱势方多次投诉无门外,我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毕竟只是杀死了仇人,对仇家的孩童手下留情,没有赶尽杀绝。

这残存的怜悯与理智,使他成为凶手但没有成为恶魔。

我开始隐隐有点担心,随着经济的下行,以及各种事件交织,类似滥杀无辜的现象还可能增多——人群中,不知道谁会成为一颗炸弹突然爆炸。

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残忍又扭曲的人出现?这凶残的野兽、这病态的懦夫,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培养皿里形成的?

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我认为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跟某些人宣扬的仇恨教育有隐秘的关联。一些“爱国”大V习惯于制造某种宏大的概念,将“人”从宏大的概念中剥离。在这样的氛围的熏陶下,一些人的内心被某些抽象的口号占领,逐渐荒漠化。我们在网上经常会遭遇这种人,他们热爱概念却不爱身边的“人”,仅仅因为理念不同,会对陌生人表现出莫名其妙的不知从哪来的敌意,动辄对他人喊打喊杀。

比如,那个叫蔡洋的人,既然能够向陌生的日系车主举起U形锁,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会不会在不想活了的时候找他人垫背?

暴戾一旦进入体内,是随时可能咆哮而出的。

还有那些为他人灾难而拍手叫好的人,既然缺少了对他人命运的起码的同理心,某一天,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之际向无辜者下手,也就不会太让人感到惊讶。

目前,可能担心民众的承受力,涉及这类报道大多非常简洁,惜墨如金。但我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倒觉得,有必要对这类滥杀无辜者进行样本研究,对他们进行信息获取及性格偏好画像,分析他们的心理轨迹,从而因应减少社会戾气的聚积。

总之,一个健康的社会,还是需要由爱来主导。我们要学会爱这个世界,爱人,爱美好的事物并且包容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而宣扬仇恨者,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遭遇反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