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2023-06-28 17:04:09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曹笑泸州叙永报道

6月14日午后,我们采访组一行从泸州叙永县城出发,车辆在林间乡道上曲折前行了一段时间,就来到了傅氏家风馆的所在地,龙凤镇黄桷坪村水流岩。

走进傅氏家风馆,就走进了一段历史,走进了一个故事:傅氏家族从始祖入川至今数百年里,已经繁衍了十六代;优良的家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傅氏子孙,更培育出了新中国的一位开国上将,傅钟。

重建宗祠傅氏族人捐款500万

第一眼看到傅氏家风馆,其规模和布局让人有些震撼。

在川南地区,傅姓有14个宗支,即他们是明末清初先后入川的移民后裔。水流岩的傅氏家风馆,因此又叫川南傅氏家风馆。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傅氏家风馆

水流岩的傅氏的入川始祖叫傅友。傅友祖上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四川,1630年(明崇祯3年)从内江迁到叙永一个小地名叫“岩下”的地方定居。其后的大约三百年间里,傅氏子孙在当地繁衍壮大,长期担任村官。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水流岩傅氏族人建造了“永镇山傅氏宗祠”。

73岁的傅强明,是傅氏入川的第十二代。退休前是城郊中学校长。40多年的教书生涯,学生众多,令他在当地很有威望。

傅强明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傅氏宗祠先作为当时“永正乡乡政府”办公地点,后又变为永正村小学。1996年永正村小学迁搬新址,傅氏宗祠空置不用,成为古建筑遗址。

空置的宗祠,缺少人气的滋润,在流淌的岁月里日渐开始黯淡。2012年,傅氏子孙决意重建宗祠。县文管所、乡政府发文批准后,重建工作于2014年清明节正式启动。修建通往宗祠的桥梁、公路,拆除原危房,平整场地,建设宗祠馆舍……2022年整个工程完工,并正式更名为“川南傅氏家风馆”。

家风馆有仿古建筑1300多平方米,有讲演厅、展厅、教室、会议室,舞台、音响、投影、书柜、课桌凳等齐备;还有健身广场1500多平方米,配备了篮球、羽毛球、乒乓台及其他健身器材;另有农业生产实习用地1300多平方米,具有开展各种教育、科普、艺体实践活动的良好条件。

傅强明说,重建宗祠投入了近500万,“全部是傅氏族人自愿捐的。”捐得多的几十万、少的几十元,“几千个族人中有214名‘爱心万元户’。捐1万以上的,照片就贴到宗祠的墙上。”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瓷砖照片墙

“捐款这事,看得出傅氏宗亲的凝聚力,我们很团结。”

傅氏家规:从明清到新时代内容在演变

傅强明祖上老宅书房,悬挂着“立德笃行诗礼传家”牌匾——重视教育是傅氏家族的传统。傅强明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南京大学海洋科学博士,研究海岸与海岛管理,多次实地去过海南省三沙市;二女儿是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硕士,现在一家上市药企,研制抗癌药物。

傅氏家规不仅仅强调重视教育,而且傅氏家规,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演变、更新,甚至迭代升级。

傅氏祖上最初定下的家规,包括“勤以持家,俭以立命”“耕读传家”“诗礼传家”“读苦耕勤,争为光裕,敦为和睦,勉为孝慈”“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等等,计有上千字之多。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傅氏族谱

近些年里,傅氏族人对家规进行了提炼,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川南傅氏家族32字家规:“爱国敬业,诚信笃行;树德立志,勤学砺练;孝祖亲宗,团结友善;修身齐家,康健怡情。”概括成最简短的8个字,就是“立德笃行爱国敬业”。

傅强明说:傅氏族人要用实际行动,影响社会群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助力家乡振兴。

傅氏家风馆重建后,除每年清明节召开祭祖大会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风教育、普法教育、青少年科普、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体育等实践活动,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已经获得“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泸州市乡贤文化示范基地”,叙永县“家风家训传承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基地”“楹联研学基地”等称号。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清明祭祖

践行家规后代族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6月14日下午16时,叙永县兴隆中心校,我们见到了刚刚上了两节课的语文教师傅忠英(获奖证书写为“付忠英”)。

傅忠英是傅氏入川始祖的第十四代。对于傅氏家规,她很清楚:“家规家训上千字,后来衍生出32字简本,再精炼为‘立德笃行爱国敬业’8个字。”

傅忠英18岁那年从叙永县师范学校毕业,就投身教育,至今已教书33年。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傅氏家规里的“敬业”二字。

叙永师范学校是中专,傅忠英从教后,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科、本科函授学习,并最终获得本科学历。

作为语文教师,她始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倡导学生写随笔式作文,“每天写一点。然后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写读后感。”

她既是师长,又是母亲;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学生家长生病了,她借钱买药;父母吵架了,学生要向她倾诉;学生过生日了,邀请她去参加生日聚会……像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是傅忠英教育生涯的常态。

对于青年教师,她也进行细心指导,一大批青年教师因此快速成长。

2012年以来,泸州市大力推进教学结构改革,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学校特点提出教学结构改革模式。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傅忠英。结果,傅忠英把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搞得全国有影响力,课题获得了全国大奖。2104年,傅忠英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傅忠英奖状

目前,傅忠英正在准备资料,准备参评正高级教师。

开国上将后代传承家规

叙永县布店街的傅氏的入川始祖叫傅义拔,嘉庆元年傅义拔祖上由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溪西堡圳上(小地名),经商入四川——虽然傅钟的入川始祖不是傅友,但傅友和傅义拔这两支傅氏族人,原始祖都是一个人,傅说。

6月14日17:20,我们来到叙永县城布店街33号——1900年6月28日,这个傅氏家庭的一个男孩,在这里出生。

父母为男孩取名傅钟(族谱上名字是傅钟麟)。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傅氏家谱有“傅钟麟”名字页

1920年,年仅20岁的傅钟,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傅钟历任支部书记、总支部局副书记、师政委、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边区省委书记、大学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傅钟担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55年,傅钟被授予上将军衔。

傅钟的家规家训共40字:“爱国敬祖,勤学报国。正直善良,忠孝传家。和睦邻里,诚信做人。尊老爱幼,家庭和谐。勤劳健体,乐观开朗。”现在,叙永县城布店街33号,成了“傅钟故居”,保护相对完好。

“政府两次出资40万,翻新、维修傅钟故居。”说这话的是傅崇玉。

74岁的傅崇玉,是傅钟的三侄儿。在傅钟故居,我们见到了傅崇玉及其六弟傅卓玉、外甥女赵光艳。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傅崇玉、傅卓玉、赵光艳傅钟故居合影

傅崇玉说,傅氏子弟从小就完全按家规家训进行教育,“背族谱、抄家规。背不熟、抄不好,长辈就打手板。”

赵光艳不姓傅,她妈妈傅端玉是傅崇玉的亲四妹。赵光艳是傅氏家族这个宗支开枝散叶“发”出去的第七代。“我们这一代,三房五房一共16个后辈,都是在这里院子里长大的,我们都很小就开始读书、写字。”赵光艳这一代16个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学,“今年两个参加高考、两个都考上;第二年三个参加高考、三个都考起。街坊邻居看到傅家人,就开玩笑:你们分点名额给我们嘛,不要占完了。”

赵光艳记得,自己小时候,外公特别喜欢练习书法,总会在一张张看过的废报纸上,一遍遍地写着“爱国敬祖、忠孝传家、诚信做人……”,“哥哥姐姐们从小学开始就跟着外公学习写‘三希堂’拓本,外公会给我们干净白宣纸,仔细地画好格子,让我们端正坐姿、平心静气、横撇有度。当时因为我年纪小常常坐不住,就被外公训:坐姿要笔直、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不要弯腰背驼。”

大学毕业后,赵光艳考上了公务员,加入了纪检监察队伍,现在是叙永县纪委监委的监委委员。“工作以后,我谨记傅氏家规、外公教诲,认真工作、真诚待人。把帮扶联系对象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和他们一起办理小额信贷、帮助联系务工、办理低保、送衣服、送衣柜......,联系村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我‘大搭’(大爹的意思),联系的群众家里停电了、水抽不上来、去银行取钱不识字等问题,都会打电话给我,让我帮他们想办法,他们也是把我真正当做亲人,黄坭镇三溪村第一书记杨洪还笑我说:赵光艳对贫困户比对她爹妈还好!”2018年,赵光艳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在家里,赵光艳是一个严格的母亲,坚持“忠孝传家”的家训,平时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严格要求。

女儿会认字了,赵光艳就“很土”的给女儿写信。在女儿9岁生日的时候,赵光艳给女儿写到:“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一挑一。宝贝,想让自己有一个不那么无聊的人生,想要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一点,你就需要每天坚持学习,坚持你所热爱的,持续你所不擅长的,探索你未知的。我不希望女儿做温室里的小公主,希望她可以是披荆、斩棘的骑士,跨上战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泸州傅氏家规:凝聚强大 重建宗祠族人自愿捐款500万

赵光艳给女儿的手写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