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举醒木落 谈笑之间道尽千古事

2024-06-28 06:35:08 - 媒体滚动

转自:辽宁日报

折扇举醒木落  谈笑之间道尽千古事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评书(鞍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全友走进小学讲授评书表演知识。

折扇举醒木落  谈笑之间道尽千古事

本报记者郭平

项目名称

北京评书

概况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申报地区为北京市宣武区,辽宁省鞍山市、本溪市和营口市等

提要

钢城鞍山还有一个美名“评书之乡”,与之相伴的是京津冀地区评书名家“闯关东”的史话。旧时代,大量评书艺人涌入辽河口,这里的河埠码头成为他们的落脚点,是他们磨炼才艺、展现才华的舞台。二○○八年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北京评书,共有四家保护单位,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位列其一。评书从鞍山走向全国,便是新中国成立后评书在鞍山兴起的见证。

诸多评书“大咖”会聚辽河口辽宁评书崛起

说起评书,不能不提到辽河口开埠。1861年,营口开埠。辽河两岸码头林立,南北商客云集于此。辽河口的商贸潮也带来了人潮,多元文化融入颇具特色的当地市井文化中,让曲艺在营口得到充分发展,众多著名的艺人在此“撂地”演出,成为他们艺术生涯中在东北的第一个落脚点。

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穆凯曾与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耿瑛合作,历时4年编著完成了《辽宁曲艺史》。他对于明末清初以来辽宁地区曲艺发展的历史如数家珍:“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评书艺人逐利而生,在人流聚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评书艺人才能得以糊口谋生。”因此清末京津冀地区评书艺人也随着人流“闯关东”。当时他们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由陆路经辽西走廊进入东北;另一条走水路,经由海上在大连、营口登陆再进入东北腹地。

《营口市志·第五卷》记载,1924年,营口县行政公署将现今营口市西市区胜利街道所辖境内的一片低地开辟为“洼坑甸商场”,后逐渐成为文化娱乐集中场地。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在其遗作《江湖丛谈》中写道:“在营口(市)有个洼坑甸,算是营口最繁华热闹的市场,较比天津三不管、北平的天桥不在以下。”

人们将营口的洼坑甸称为“关外天桥”。这里不仅像北京天桥那样会聚了“闯江湖”的民间艺人,他们在这里摆跤摊、耍把式,凭手艺养家糊口,也吸引了一批评书名家前来落足。《营口市志·第五卷》记载,1929年至1934年间,这里有专供书曲演出的群英轩、文雅轩、鸣祥、邬家、夏家等书馆。老一辈书曲艺人福坪安、固桐晟、张春山、赵玉峰、王香桂等都来到营口并在这些书馆演出。

福坪安是“坪”字辈的评书演员,原名钮古禄氏·福布森,1885年生于北京。他以《明英烈》享誉津门,1920年后到营口演出,后落户营口。

著名西河大鼓女演员王香桂,河北省安次县人,是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母亲,人称“白丫头”。王香桂9岁随父王福义(“闯关东”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在营口群英茶社学唱西河大鼓《战长沙》《草船借箭》等十多个小段,10岁起为父亲作垫场演出。单田芳学艺伊始也是由西河大鼓表演开始,后演变为评书,并由此确立了在评书舞台的影响力。

就评书表演而言,其在我国的传承已长达2000多年,于明清时期发展成一个独立行当。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评书(鞍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全友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前,说评书的被称为“江湖艺人”,从业者没有多少文化,可说的“书”有限,多是师带徒口口相传,在一个地方讲了一段拿手的评书,眼看着再也招不来客人了就立即转场,换个新地方再开新场继续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评书演员从走场到固定地点演出的转变是从鞍山开始的。依托全国瞩目的鞍山钢铁公司建设,鞍山地区迅速会聚十多万产业工人。传统的曲艺形式吸引着百姓,工人业余娱乐的巨大需求,也推动了曲艺的繁荣,书曲茶社遍布鞍山市区,成为那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2008年6月7日,北京评书(鞍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当时项目序号为750号,申报地区为北京市宣武区,辽宁省鞍山市、本溪市和营口市等。2009年,连丽如、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4位北京评书表演艺术家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评书(鞍山)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刘兰芳、单田芳两位艺术家由鞍山市申报。

全国说新书一面旗鞍山“制造”

张全友说:“鞍山评书表演在全国的地位,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杨田荣。”

杨田荣,河北青县人,早年学习西河大鼓,出师后又多方学艺并登台演出,闯出了名声。新中国成立后,杨田荣目睹新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天津时期便开始与几位艺人组成“新评书研究小组”,致力于改编演出新书。

传统评书,特别是一些经典书目,是经过一代代说书人的修改、实践,历经千锤百炼才流传下来的,如评书《隋唐演义》,“包袱”(指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在哪儿使,“扣子”(指悬念)用在哪儿,师傅早就清清楚楚地交代好,徒弟记牢、说好就行了,人物的形象、所用的兵器、坐骑等也被固定下来。人们听书中的程咬金,知道他长着“蓝瓦瓦的一张脸,红眉毛,红胡须,还卷卷着朝上长”。观众听久了,就在心目中形成了程咬金的样子,如果说成别样,观众就不接受。说新书则不同,如果把许云峰、杨子荣、李向阳这些英雄人物说成长着“蓝瓦瓦的一张脸”,听众肯定不干。

为了录好《铁道游击队》,杨田荣在冰天雪地里站在车站站台上,一遍遍模仿火车启动、进站、刹车、放气的声音。

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艺研所副研究馆员王旭介绍,鞍山市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文艺工作团,次年成立了鞍山市戏曲协会,1951年又专门成立了曲艺协会。这些组织的成立意在顺应当时鞍山地区繁荣的曲艺表演市场,对当时到鞍山的流动艺人进行组织和引导。1956年鞍山成立了曲艺团,杨田荣也是在此时来鞍山定居并从事评书表演。

鞍山市曲艺团一时间人才济济,会聚了赵玉峰、张殿山、张树岭、杨田荣等26位曲艺名家。此外,常在鞍山演出的说书人也有近60位,曲艺团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在鞍山市内6个书曲茶社轮番演出,刘兰芳、单田芳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评书表演,开启评书技艺的舞台历练。

1956年元旦,鞍山电台开办了《评书联播》节目,在播过两部传统评书之后,开始播出杨田荣以现代小说、故事为蓝本创作的新评书,从《三里湾》开始,相继播出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等55部评书。1963年,杨田荣的新书《铁道游击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热播时,《人民日报》以《全国说新书的一面旗帜》为题进行了报道。至此,杨田荣和新书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回过头来看,新书在评书舞台地位的确认、评书成为后来风靡全国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基础正是在鞍山,由杨田荣等老一辈评书表演艺术家打下的。

厚植评书传承沃土鞍山正“青春”

鞍山的评书表演从茶馆兴起。张全友回忆,当年鞍山的茶馆坐票卖完了,就卖站票,站票也买不到的听众就蹲在窗户边听声,那种场面大约跟马三立的经典相声《卖挂票》相仿。

到了20世纪80年代,鞍山的茶馆不复像五六十年代那样火热,但是当年在茶馆、剧场舞台上锻炼、培养出来的鞍山评书演员的表演水平却仍在节节攀升,他们迅速选择新的舞台,这就是广播评书。

1979年,当时在鞍山曲艺团工作的刘兰芳与爱人王印权开始合作整理编写评书《岳飞传》。同年9月1日,夫妻二人翻新创作的《岳飞传》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全书累计117回,共计60多万字。随后,《岳飞传》陆续在全国百余家电台播出,并获得全国广播评书一等奖,同名图书刊印达100多万册。以刘兰芳的《岳飞传》为突破口,再加上这一时期单田芳独特的嗓音及表演风格,鞍山的评书艺术在全国名噪一时。

人们分析研究这一时期鞍山地区评书表演火爆的原因,除百姓文化需求因素之外,表演本身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概括起来有四大特点,即泼、实、快、热。

所谓泼是指评书的风格豪放刚健,书中内容多金戈铁马、豪侠义气,评书语言纵横古今,奔放热烈;所谓实,是指“扣子”,也就是悬念紧凑,演出开门见山进入主题,不卖关子,紧紧抓住主线;所谓快,就是节奏、形体语言快,强调手眼、身段、面部表情在表演上的和谐一致;所谓热,就是紧扣喜悦热闹的故事情节,突出主线,省略长篇的铺陈叙述。

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亲传弟子杨东玉根据多年的舞台经验为记者演示了如何抓住观众的表演技巧——面对10个听众时,他的视线逐一注视眼前的观众,声音和语气非常具有亲和力,使人们不自觉地闭嘴侧耳;面对100人时,他坐直身体,略微提高了声音,手臂在面前一挥,七嘴八舌的人们同时面向舞台观看他的表演;最后杨东玉站起来身来,大张双臂,放开喉咙,声情并茂地展示了如何掌控上千观众的大剧场。

从艺45年,杨东玉走上了全国更大的舞台。在近30年里,他年均表演达一二百场,还应邀为法国中文电视台录制了评书《戏说元宵》《龙抬头》等作品,把评书艺术传播到了海外。

如今,评书市场当年的火热场面已经很难在鞍山复现,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的评书艺术该如何传承或者找到新的沃土?这是张全友、王旭以及鞍山曲艺研究相关学者都在关注的课题。

张全友特意向记者介绍他正在着力培养的一名小学生。孩子名为沈子茗,是鞍山高新区华育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今年刚10岁,已经学习了两年半的评书表演。小家伙彬彬有礼,坐姿端正,走路从容,登上小舞台,随口表演一出《旗赞》,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表演虎虎有生气。

张全友微笑着看孩子的表演,低声对记者说:“这是个说评书的好苗子。”

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艺研所副所长徐强介绍,目前,鞍山市已经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发展评书艺术,作为北京评书(鞍山)的项目保护单位,鞍山市文旅中心先后确立了3家保护传承基地,包括鞍山市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等,在少年评书人才的孕育、青年评书人才的培养及普及推广方面都付出很多。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要求曲艺成为一种生存生活手段,但从兴趣爱好与展示个性出发,仍然可以让更多的人爱上评书。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