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2024-06-28 19:56:12 - 山东发布

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请问,山东在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及耐盐碱品种选育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宋民:近年来,山东大力推进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深入挖掘盐碱地潜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奠定坚实基础。

在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方面,强化试点引领、项目带动。2023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在东营市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推进落实8.7万亩盐碱耕地改造提升任务;今年,继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在东营市广饶县、滨州市沾化区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计划完成6万亩盐碱耕地改造提升任务。目前,这些项目都在扎实向前推进。

在耐盐碱品种选育方面,发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作用,汇聚全国优势创新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已建成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耐盐碱粮食、油料、牧草、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3.5万份;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耐盐碱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扎实推进耐盐碱玉米展示示范、耐盐碱花生筛选评价工作,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

下一步,山东将在抓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的同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继续完善盐碱耕地基础设施,推进田间灌排、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防护等工程,提高农田压碱排盐、抗渍抗旱能力。同时,进一步做强盐碱地特色种业,加强耐盐碱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耐盐碱作物育种能力,强化耐盐碱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积极探索完善“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地种相适、科技支撑”的盐碱地综合利用路径。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刚才,主发布词中提到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下一步有什么样的部署?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滕双兴:充分用好盐碱地这个大的资源,能够有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关于这项工作,山东在持续探索推进。

近年来,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充分释放盐碱地的土地产出效率,提升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增量空间。比如,特色种植方面,东营市垦利区在含盐量4‰-6‰的盐碱地上发展肉苁蓉产业,亩均产量达到921公斤,亩均收益达4000元;畜牧养殖方面,潍坊胜伟集团探索盐碱地肉牛全链条发展模式,改良后每亩盐碱地所产草饲量可养殖10头碱地黑牛,亩产效益达3万元;水产养殖方面,博兴县摸索出“上粮下渔”模式,累计开发治理盐碱地12万亩,建造鱼塘6万亩,发展成为以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品种为主的水产养殖特色区,成为“台上囤粮田、池内囤鱼虾”的聚宝盆。设施农业方面,寿光北部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通过引入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培育西红柿,一年两茬亩产可达1.8-2万公斤,解决了盐碱地不能种菜难题。以上经验做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值得总结推广。

下一步,山东将坚持粮经饲统筹,因地制宜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盐碱地特色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提升盐碱地“土特产”竞争力。

一是壮大粮食产能。在耕作条件好的轻度盐碱地上,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有序引导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打造各具特色的盐碱地粮食种植区。

二是提质经济作物。在中度盐碱地上,加强耐盐碱经济作物开发利用,做强乐陵金丝小枣、苹果、西瓜等地域特色果品产业,培植肉苁蓉、金银花等中药材,针对药食同源品种开发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是扩大林草规模。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扩大白蜡、柽柳、碱蓬等耐盐碱林草种植规模,开展生态景观林建设。发展滨海牧草和生态草,建设高产苜蓿、田菁等牧草基地。

四是提升养殖品质。做大盐碱地特色渔业,推进东营、滨州、潍坊等水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做强盐碱地特色畜禽养殖业,突出鲁西黄牛、黄河滩羊等地方品种保护选育,开发区域特色产品,打造特色畜禽产业增长极。

此外,对于不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宜荒则荒,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持续提升生态功能;还可以充分利用物理空间,推进盐碱地和光伏复合多维综合利用,提高盐碱荒地的利用率。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新黄河记者:

盐碱地治理路径多元,请问东营在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实践中,闯出了哪些典型模式,有哪些有效做法,能否介绍一下?

答记者问|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山东这里肉苁蓉亩均收益达4000元

何宪卓:在试点实践过程中,东营市立足滨海盐碱地特点,积极研究改土、改种、改水的新技术、新模式,努力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有效做法。

第一,突出“地种相适”。一方面,坚持“改土适种”。针对滨海盐碱地“盐、板、瘦”的实际,探索构建“节水、控盐、减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盐碱地绿色治理技术体系。创新“封域双层暗管排盐技术”,开展小麦、玉米轮作,两年实现“吨良田”。另一方面,推进“优种适土”。牢牢攥紧种子“芯片”,筛选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55个,审定耐盐碱作物新品种4个。试种的“农大761”耐盐碱小麦亩产突破1140斤,“济麦60”新品种在3.3‰盐碱地上亩产达到1023斤。

第二,突出“以水定地”。如何利用有限水资源实现改碱压盐和种植效益最大化,是试点工作必须突破的重大课题。大力推行节水技术,采取滴灌、喷灌、微咸水灌溉技术和次生盐渍化防控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突破“垄作滴灌水肥剂一体化精准控盐”技术,与常规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节肥均达到30%以上。

第三,突出“科技引领”。充分发挥黄三角国家级农高区科技创新龙头作用,牵头搭建包括黄三角农高区总部,东北、西北、华北3个分中心,全国16个综合试验台站,N个盐碱地特色产业创新基地的“1+3+16+N”协同创新体系。目前,国家盐碱地中心总部已汇聚48家高校院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84项,取得科技成果226项,突破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

第四,突出“数智融合”。把“数智融合”作为试点工作的规定动作、硬性要求,坚持用科技手段驱“盐”化“碱”。科学布设土壤监测传感器,精准掌握指标变化,打造数字土壤。建设集数据汇集、统计分析、预警决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盐碱地智慧监测平台,通过在线监测分析,精准计算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量和地块灌溉量,为盐碱地综合治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第五,突出“建管并重”。坚持工程建设和后期管护并重,将管护费用纳入项目总投资,一体测算、保障来源。提前编制种植与管护方案,明确管护主体与管护责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确定改良期到稳定期的种植模式和技术指导意见,运用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艺技术,防控土壤次生盐渍化。

第六,突出“产业富民”。在全国率先编制《盐碱地现代高效农业规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大豆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力培育盐碱地特色农业。特别是打造盐碱地特色大豆产业集群,制定发布全国首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方标准,相关做法得到农业农村部的肯定并予以推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