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发表12篇SCI?这位医学生怎么做到的

2024-07-28 19:01:53 - 市场资讯

转自:医学界

撰文| 凌骏

今年7月,《科学》子刊封面报道了一项揭示肾癌治疗全新机制的研究。这是一篇中科院一区TOP的SCI论文,也是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第一作者是新乡医学院的研究生李中博。他刚刚被中国医科大学拟录取为外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方向是肿瘤学。

7年时间,一位医学生可以把科研做到什么地步?李中博给出的答案是12篇SCI。其中有4篇他是一作/通讯作者(含共同),3篇中科院一区、1篇二区,4篇总影响因子39.658,这是很多博士毕业生,甚至高年资医生都无法达到的。

硕士毕业发表12篇SCI?这位医学生怎么做到的

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河南省研究生创新之星、连续三年一等奖学金、获批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各类学术报告比赛奖项更是拿到“手软”,“科研开挂”的背后,是李中博玩命般的拼搏。从大一起,李中博几乎就没有完整的周末,放假其他同学回家,他依然待在实验室和“实验癌细胞作伴”。

医学生就业越来越卷,而李中博的起点并不高,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有运气,也有努力。李中博曾经也有名校情结,觉得“上不了211人生都毁了”。但现在他却说,如果回到过去,即便分数够得上211院校,他也不去了。

以下是李中博的自述:

做科研的本科生

和那些从小就有“医学梦”的人不同,我在高考结束填志愿时,对医学并没有太多了解,家里没有人从事这个行业。我本来想上的是郑州大学,它是河南唯一的211院校。但当时没有考好,非常沮丧,感觉没能上211,自己的人生都毁了。

最后选择医学,是因为本能觉得这个专业未来可能比较容易就业。但填报新乡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相关专业时,我的分数也不够临床相关专业,于是最后就选择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刚入学时,我没有太多所谓的理想和职业规划。后来能逐渐对医学科研产生兴趣,发了这么多文章,完全要感谢学校特殊的教学培养体系。我们专业有一个科研创新班项目,每年会从大一新生中选拔出20人,一对一分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导师,相当于大一就可以接受研究生模式培养。

很多人参加这个项目,都是觉得多个学习机会总归是好的,对未来深造可能也有帮助,但没想到科研会这么苦。我们专业课是早上8点,中午吃个饭就得往实验室赶。下午有课的话再去上课,不然就要一直待到晚上。因为新鲜感,刚开始大家也觉得没什么,可到后来我们这届将近一半的人都退出了这个项目。

每到周末,室友们都可以在宿舍玩游戏,或者约着去吃吃饭、唱唱歌,而我依然要在实验室做实验,寒假也只能休个春节假期。高考结束后我买了一台游戏笔记本电脑,本来准备和大家一起玩英雄联盟的,没想到后来这台电脑里装的全是实验数据。

硕士毕业发表12篇SCI?这位医学生怎么做到的

刚进实验室时,我就是帮着师兄师姐们“打打下手”,学习科研项目思维和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我的导师庄婷教授研究的是肿瘤学,大二下学期,她给了我一个课题,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治疗靶点,让我自己设计方案,安排项目推进时间。

这个项目的挑战非常大。第一次“统揽全局”,我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更不用提其中涉及的很多实验操作我从没接触过,起初感到特别迷茫。后来多亏了导师,每周组会上,她都会针对我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指导我们该如何一步步往下,需要查阅哪些文献,做哪些准备。

三阴性乳腺癌是最致命的乳腺癌亚型之一,至今都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多数患者只能依靠化疗。这个课题我整整做了4年,直到研究生才发表。它证实了一种叫RBCK1的蛋白,其过表达可以在体内、体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进展,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方向。

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会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选对导师”有时甚至比“选对专业”还重要。我们实验室的氛围特别好,不论资历和名头,鼓励创新不抢成果,谁的贡献大谁就当一作。付出和回报呈正比,是让我能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不是没想过往临床方向转型,大三时我还去过医院的检验科实习。但现在医学生就业真的太卷了,对于我们这种非顶尖医学院的学生,哪怕是研究生都很难进“大医院”。本科毕业要么去基层医院,要么去企业做销售。我希望自己能在专业方面做出一点成绩,临床这条路行不通,那靠自己的努力,科研方向总还是有希望吧。

本科四年里,我一共参与发布了3篇SCI,虽然仅仅是第九、第十作者,却给我的科研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时我半夜回到寝室,看到室友们还亮着灯在一起玩游戏,也会心痒想打上两局。但一想到明天还要早起做实验,也就忍住洗洗睡了。

《科学》子刊封面报道

我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医学天赋”,不是那种只要稍微看看书,就能考出好成绩的“天才”。由于大量时间花在了实验室里,本科四年我几乎每年都在挂科的边缘,最后平均绩点才2分出头,在全专业排名相对靠后。

科研创新班允许大四学生暂停半年实验,全心投入升学考试。由于专业课前面落下得太多,那半年我每天早上7点就到图书馆,晚上11点后回宿舍,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全在看书,很多知识点都是从大一的开始重新背起。

最后我的考研成绩是全专业第一,高出了国家线100多分。我依然报考了庄婷教授的研究生,继续在医学技术学院研究肿瘤相关实验。

如果说本科还可以抱着学习的心态去接触科研,那研究生想做出成绩,就必须有研究主导者的思维,对科研项目完全负责。我们实验室在另外一个校区,那三年正好赶上疫情,有时周边出现一个疑似病例,出不了校,几天后养的细胞全死了,又得从头开始做。

从本科时就开始做的那项课题,我在研一上学期便开始投稿,中间被拒了好多次,要求我进一步修改、完善数据。有时我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到底有没有做科研的天赋,压力非常大。当时,我唯一发泄情绪的方式也只有抽空运动锻炼,收拾好心态再重新投入实验。

2022年10月,这篇文章最终发布在了中科院二区的期刊,影响因子7.525。要知道那时研一新生的项目才刚刚开题,而我论文都已经发了。那种激动的心情很难形容,这篇文章倾注了我四年的心血,付出了太多,终于得到了回报。

硕士毕业发表12篇SCI?这位医学生怎么做到的

我研究生的另外一个项目是研究肾癌的生长机制和治疗靶点。此前,我的老师朱建和庄婷教授发现了YAP蛋白的过度激活,可以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现象。他们把这个课题交给我,鼓励我进一步去研究背后的机制机理,通过科学的实验去证实这一猜想。

实验过程中,涉及一种名为CHIP-seq的实验,用来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这项技术的学习曲线高,操作过程繁琐,我之前从没接触过,全靠一点点查文献,到处问人,反复做实验逐渐摸索出来。有段时间全实验室的细胞培养皿和培养试剂,超过一半都是我在用。

今年,这篇文章登上了《科学》子刊的封面报道,其中涉及了大量全新的实验数据和机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科学·信号》的高级编辑LeslieFerrarelli 教授撰写的评价是,传统认为YAP蛋白和肿瘤的进展有关,但我们的研究却证实,激活YAP蛋白可抑制小鼠的肾透明细胞癌,这是一个“违反直觉”的创新发现。

硕士毕业发表12篇SCI?这位医学生怎么做到的

研究生期间,我还以共同一作/通讯作者的形式合作发布过两篇SCI,这两篇文章研究的是胃癌,我主要负责设计实验路线,协调流程,把关实验不同阶段并及时调整路线。

所有这些工作并没有捷径,全是用时间和经历“砸”出来的。整整7年,我出门旅游的次数屈指可数,寒暑假也很少回家。我不是“尖子生”,但最大的优点是勤奋,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文献、整理文献,复盘每一次失败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和导师进行沟通,是我所擅长的。

新的征程,肿瘤学博士

不久前,我通过了中国医科大学的选拔考核,被录取为外科学专业肿瘤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朱建教授。朱建教授一直和我们实验室保持着科研合作与交流,在我研究生阶段,他的指导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医学科研是一项非常磨性子的工作,它会迫使你放弃很多的业余爱好,每天在宿舍和实验室间两点一线。我没有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但并不遗憾。

今年河南有一所三甲医院检验专业招聘,我听说有500多个人报名,协和、复旦、武大……什么名校的学生都来了。而和那些第一梯队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同,我的起点并不高,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我觉得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硕士毕业发表12篇SCI?这位医学生怎么做到的

同时,当切身体会过科研的艰辛后,我也更加佩服那些能兼顾临床和科研的医生了。我见过不少外科医生,他们白天要做手术、管理病人、参与教学工作,抽空还要做科研、查文献,晚上也不能闲着。和他们对比,我感觉自己已轻松得多。

7年的科研,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好导师有多么重要。我时常会想,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庄婷老师和朱建老师,没有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自己或许根本无法坚持,逐渐就对科研失去兴趣,只想赶快混到毕业。从这点上来说,我感到自己是非常幸运的。

关于接下去的博士学习,我希望能进一步研究更加切实可行的,能运于临床的肿瘤治疗靶点。惭愧地说,虽然发了这么多文章,但我还没有接触过临床转化,成果都只是停在实验室层面。

我的履历注定是做不成临床医生了。但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临床转化相关工作。毕竟,只有最终将科学研究落地到临床,治病救人,才是科研人最大的“成绩”和“贡献”。

来源:医学界

责编:文  慧

编辑:赵  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