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县前位的张家港,60年前只有一部柴油机发电
转自:上观新闻
2022年为张家港市建县(市)六十周年,60年来,张家港市从“一无所有”的苏南“边角料”,蝶变为全国百强县。8月27日,首届张家港发展大会召开,让曾经作为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法宝”之一的“张家港精神”再次回到聚光灯下。
张家港市诞生,始于1962年,由于其是常熟、江阴的部分区域组成,曾被调侃为“苏南的边角料”,张家港市的设立,则要等到1986年沙洲县撤县建市、更名。见证张家港发展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回忆:“沙洲县初设时,全年总产值只有3000万,全县只有一部柴油机发电。县委在报告中直言‘我们一无所有’。”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港城大地,张家港人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以“市场经济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无功即为过”的自我要求,拼搏奋进,几十年间,从苏南“边角料”,变为了“明星城市”。
发展早期的张家港,基础差底子薄,但张家港“不服输、不认命”,大胆提出“三超一争”,不但抢到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冶金工业园,以及一大批外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还争得建设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建成全国第一个高标准的长江百里江堤等多个民生、经济等领域的第一。
20世纪90年代,当国务院传出建设首个内河港保税区时,作为一个立市才6年的县级市,张家港仅用1个月便拿出方案,9个月基本建成保税区,当年实现封关运行。正是在这一时期,“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提出,并与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一起成为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法宝”。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指出,张家港建县(市)60年来走过了非凡历程,发生了沧桑巨变,“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历久弥新、光彩夺目。
如今的张家港不再是“边角料“,变得更加开放。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前,在张家港拐了最后一道弯,2004年以来,张家港以长江文化为媒、张家港精神为帆,携手沿江各省(区、市),连续19年举办长江文化节。8月27日,'2022长江文化节开幕,张家港围绕“文物保护”“非遗传承”“艺术交流”“文旅融合”4条主线,在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生动展现张家港60年开拓奋进的历史成就,礼赞母亲河。
以港为名的张家港,正迎来“大交通”时代,2020年7月,“沪苏通”铁路建成运营,让曾经“地无寸铁”的张家港一跃跨入高铁时代,跃升为交通“节点”。如今的张家港,城镇化率已超过70%,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累计获得200余项国家级荣誉。2021年,张家港市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三千亿台阶,用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千分之三的GDP占比,连续28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三。
今年以来,张家港加速开启转型发展崭新征程。默克电子、大族激光、国富氢能、新点软件、龙蟠科技等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在首届张家港发展大会上,总投资847.6亿元的145个重大项目签约,新项目、新产业成为张家港加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动力”。
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表示,张家港将持续打造“港城通·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努力提供更加“重商、亲商、惠商”的全方位服务保障,完善“人才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量身定制全方位扶持体系。
首届张家港发展大会还举办了系列经贸活动,举行了张家港市新一批“荣誉市民”和“城市贵宾”授予仪式,张家港城市发展咨询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张家港基地、上海院士专家团张家港分中心等机构揭牌,并授牌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发布了港城“科招宝”特色金融产品。
栏目主编:王娜文字编辑:崔家琛题图来源:张家港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