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盖度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初显

2023-08-28 21:24:45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苟春

8月下旬甘孜县天空触手可及,野花牧草随风摇曳。甘孜县林草局局长赵杰和同事走在绒巴岔草原草场上查看草种长势。

草地里的垂穗披碱草格外引人注意,长到了膝盖高。“今年秋天就把这个种子弄下来,好好弄(培育)。”赵杰手拿垂穗披碱草对同事说。

据了解,甘孜县是甘孜州重要的半农半牧县,有近700万亩草场,但受高寒气候等影响,当地部分草场退化严重,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通过禁牧轮牧以及草原生态修复等系列措施,当地在草场植被盖度得以恢复的同时,交出了草原生态治理的“甘孜答卷”。

大面积人工撒种

植被盖度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初显

植被盖度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初显

赵杰和同事在绒巴岔草原的一处草场上,查看草种长势。

8月22日,赵杰和同事又一次查看草场生态修复的情况。

“现在这一片草原上的草非常健康,长势也非常好。”赵杰说,在之前这里受气候、鼠害等因素影响,基本没有可食饲草,草场退化严重,自然条件也相对比较恶劣。

“通过2020年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以后,通过人工种草,播撒草种、肥料等综合治理措施以后,现在这个地方的草场治理成效非常好。”赵杰介绍说。

2年间,这里进行生态修复的3000亩草场从植被盖度不足30%恢复到部分已超90%。

植被盖度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初显

进行生态治理后,绒巴岔草原的一处草场。

然而,绒巴岔草原的草场并非个例,“我们全县草原有700多万亩,县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草场。”因此,退化草场的修复也就成了他们的重点工作。

受地势等影响,甘孜县大部分草场修复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春天,大伙背着草种,边走边撒。但撒种也是讲究的,需要人工在一个半月之内种完几万到十几万亩的草场。

作为林草局局长,赵杰也加入撒种队伍中,“一拨人背着40斤~50斤的草种,另一拨人拿着耙,和种地撒麦子几乎是一回事。”

赵杰介绍,为了防止种子被雨水冲刷,撒种时大家都会横在山坡上,基本为两人一组,一人在前耙地,一人在后撒种。按照标准,基本上一亩地需要20斤左右的草种。而就在当年,草种就会冒出芽,后面就会通过施肥、禁牧等措施保障草种生长。

“植被恢复起来了,对农牧民的生产发展以及收入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对我们生态的治理、生态的改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赵杰说。

建立草种繁育基地

植被盖度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初显

植被盖度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甘孜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初显

检查垂穗披碱草生长情况。

然而,草种的选择也格外重要。甘孜县气候高寒,适宜生长的草种较为局限。耐旱、耐寒、耐贫瘠的垂穗披碱草就成了优选。此外,垂穗披碱草叶量较少,营养枝条较多,饲用价值中等偏上。分蘖期各种家畜均喜采食;抽穗期至始花期收割调制成青干,马、牛、羊等家畜均喜食;开花后与豆科牧草混播,能获得理想而持久的人工草地。再生能力强,适合作为放牧利用,还有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在绒巴岔草原的生态修复草场内,垂穗披碱草最茂盛的已经长到了半人高。“等今年秋天,我们就把这个种子弄下来,好好弄(培育)。”赵杰对着同事说。

草种繁育基地里已经完成种植工作。

而几公里之外的亚书村,在甘孜县草种繁育基地里,就种植着大片的垂穗披碱草。这里将在其结籽后进行集中科学选育,逐步优化培育出更适宜当地的草种。

“草种繁育基地从2023年开始建设,规划的面积是3000亩,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种植了3100亩。”赵杰介绍,基地里主要种植了垂穗披碱草和燕麦。

同时,为了培育出更适宜当地、生命力更加旺盛的草种,基地里还种植了石渠披碱草、变绿异燕麦、苜蓿、猫尾草等10种草种为试验样品。

目前,草种繁育基地还在初步建设中,是将荒芜的草地变为可供耕种的“熟地”,完成种植的阶段。赵杰介绍,“我们还正在建设种质库房、科研室、仓库等。”

据了解,通过建设草种基地生产优质乡土草种,做到满足甘孜县以及四川范围内类似生态区的用种需求,填补乡土良种供应不足的漏洞,促进甘孜县乃至甘孜州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为草原生态保护提供种质支撑,技术支撑。

“以后,在每家每户牧民的圈舍里面,就栽种着一批这样的草。秋天把草种收起来,第二年哪里需要草种,就可以边走边撒。(这样)就变成了人人爱护草原、保护、修复草原。”赵杰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