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人去楼空!知名教育机构广州校区宣布全部停运
8月27日晚,
广州知名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秦汉胡同
突然宣布闭店,
旗下所有校区一夜之间全部停运,
涉事金额或超过千万元。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据了解,秦汉胡同成立于2002年,主要业务涵盖国学、书法、国画、古筝等多种传统文化课程。该品牌在全国拥有103个校区,其中广州地区有8个校区,服务于成人和少儿学员。
多个校区突发闭店有家长缴纳了数万元学费
8月27日晚,秦汉胡同广州校区的家长们接到了机构突然闭店的通知,没有任何事先预警或善后安排。这一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
27日晚上,许多家长通过报警和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反映情况。新港街派出所的警员接警后立即赶到秦汉胡同金海湾校区,现场登记了超过70名家长的信息。记者了解到,该校区的家长们大多已经缴纳了数万元的学费,而课程还未完成。
与此同时,位于荔湾区悦汇城的秦汉胡同悦汇城校区也在其门外贴出了暂停营业的通知。为了提醒家长们注意,悦汇城管理处在现场张贴了《顾客告知函》,告知家长该校区已发生教师不在岗的情况,呼吁家长们保持警惕。
机构老师:两个月工资欠发
有老师向家长发送的通知显示,秦汉胡同的教师也面临着困境。金海湾校区的一老师在通知中表示,老师们从7月开始工资被拖欠,社保、公积金断缴。公司上海总部的资金链断裂,目前正在争取对接潜在投资人协商融资事宜。该老师透露,原本打算在暑假课程结束后安排9月的新学期课程,但由于公司突然宣布闭馆,所有计划被迫中止。
该老师在通知中向家长和学生表达了歉意,并建议家长们通过秦汉胡同的小程序查询收据等相关证明信息。老师强调,老师们和家长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将共同应对这一困境。
天眼查显示,广州秦汉胡同所属公司广州市秦汉胡同教育培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王双强。根据2023年数据,员工人数156人,是一家以从事教育为主的企业。
课程费用不低,闭店前曾大力促销揽客
秦汉胡同的课程价格并不便宜,非一对一的课程价格在300-400元一堂不等(每堂课通常为两课时)。为了吸引家长进行大额续费,机构采用了“预存更多学费,赠送更多课时”的策略。一位滨江东校区的家长表示,她在七月底刚续费24100元,获得了100堂课(200课时),但课程一堂都没上,就遭遇了机构的突然关停。
早在闭店前一个月,秦汉胡同的销售团队便频繁向家长推销续费,甚至有部分销售以赠课等优惠方式进行“轰炸式”营销。一位在秦汉胡同金海湾馆报读课程的家长周小姐透露:“一个月前,他们销售几乎每周都催促我续费,而且续费金额都是15000元以上。他们还说校区要搬迁到楼上的二楼,空调因此暂时无法使用,但我亲自去二楼查看后,发现并没有正在装修的校区,这让我产生了怀疑。”
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剩余的课程费用超过一万元,甚至有家长刚刚缴纳了超过五万元的学费,但课程还未开始。不少家长表示,孩子正处于考级的关键阶段,但现在不知道如何继续考级准备,考级证书的发放也成为一大难题。此外,还有家长反映,他们的古筝等乐器还留在校区内,由于秦汉胡同突然关门,他们无法取回这些物品,这让家长们感到极度无奈。
上海: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确定退款时间
不仅在广州,上海地区的家长也面临类似问题。根据上游新闻的报道,上海的王宇(化名)在去年8月花费14300元报名了秦汉胡同的古筝课程,目前仍有28个课时未完成。她还缴纳了800元用于古筝考级的报名费用。然而,机构在她申请退款时告知需要45天才能处理,且近日被告知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确定退款时间。
另一位上海的家长杨娟(化名)也表示,她的孩子在秦汉胡同学习超过两年,5月份她又支付了约24000元报名琵琶课程,但近日通过社交媒体得知,秦汉胡同员工未能按时领取工资。她在8月26日晚上突然从工作人员的朋友圈看到闭馆通知,得知校区已暂停营业。
教育部曾发文规范培训机构收费问题家长需提防预缴费风险
2022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预收费和退费等问题作出了系统部署。
《意见》指出,要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管理,要求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
消费者如何维权?
一、在法院和清算组依法对培训机构的负债进行受理申报和清算核实期间,及时进行债权申报,登记债权;
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请求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介入,帮助进行解除合同、收回退款等;
三、在未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之前,根据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根据对方预期不能履行的情况提起合同纠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收回款项。
而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而言,如不能按原合同履行,应主动承担违约责任,积极与消费者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履行退费责任,及时妥善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文、图:信息时报记者王智汛部分来源:广州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中国消费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