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魂”“找路”!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专家支招

2024-08-28 11:25:23 - 政府网站

转自:广东阳江发布

今年以来

我市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如何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这一成果

推动我市“百千万工程”在全省争先进位?

8月26日,我市召开“百千万工程”专家咨询座谈会,谋划把发展“短板”转化为“潜力板”。会上,8名专家紧扣阳江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主题,结合最新研究和调研成果作了精彩发言。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解析、独到的见解,为阳江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挖掘特色资源 激发产业活力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是关键,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立足本土特色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专家们结合阳江本地实际和自身专业领域,为阳江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乡村需要重新定义,要‘找魂’、‘找路’。”在探讨乡村振兴的路径时,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首席战略官莫问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乡村振兴首先要关注做小、做活、做旺,培育出老百姓的家门口就能创业的商机,让更多老百姓在家就有事做,不出村就有钱赚。因此,坚持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原则,才是乡村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表现。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莫问剑表示,只要找准视角,一切闲置资源皆可盘活,其中可延伸出乡村特产价值升级、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农业产业价值融合、乡村文化价值挖掘。

“找魂”“找路”!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专家支招

“要利用阳江独特的饮食文化,提升‘漠阳味道’品牌。”全国人大代表、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积回建议,在每个镇和村建立一个美食集群,同时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漠阳味道”产品体系。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协助引进人才或投资,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城乡区域的微小企业发展,形成大湾区独特的“漠阳味道”,以吸引全球游客。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朱思明指出,阳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农产品的加工和增值方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他建议,要完善农村的冷链物流体系,并加大对农村食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储藏锁鲜、运输锁鲜和加工锁鲜等,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同时,通过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加农业附加值。

“找魂”“找路”!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专家支招

“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国政协委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提出,围绕现代畜牧业、农机装备、智慧农业、有机旱作农业、特色高效农业等主题培育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高新技术引领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商业模式激活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上中下游融合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拓宽发展思维育人才促创新

着眼全局、多方协同,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上,专家们还围绕乡村运营、基层党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

“乡村运营的前提,是乡村‘值得运营’,有‘运营价值’。”莫问剑认为,乡村振兴亟需运维与经营并重的思维,要看懂乡村、找准方法,规划要围绕策划转、景观要围绕业态转、产业要围绕市场转、机制要围绕共富转。要基于当地乡村全面振兴为前提,通过整合现有存量资产和创新业态,从而建立村民、集体经济、社会资本等利益主体之间相对平衡、可持续的一种良性合作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乡村振兴研究院农村党建研究中心主任张丰清则认为,要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进一步激发党建创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找魂”“找路”!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专家支招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面对当前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的现状,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和平呼吁,必须加快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机制,精准培育人才,以短期培训与长期指导帮扶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他提议,依托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高校,统筹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把区(县)级的中职学校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科技创新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黄显良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研发适应本地条件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要加强农业科技园、创新示范区、科技小院等乡村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接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汇聚乡村。

“阳江应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朱思明鼓励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大对食品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阳江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补齐民生短板加强公共服务

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和“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中,如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实现高质量城镇化需要在产业提升和民生工程两个方面发力。”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冯帅章认为,在民生领域,阳江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要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权利,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

“找魂”“找路”!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专家支招

城乡融合,交通先行。广东海洋大学副教授聂小武表示,要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系统,实现公交惠民提质。他从顶层设计引领公交发展、基础设施保障公交发展、运营服务深化公交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聂小武建议,加强制度保障,制定《阳江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建立高效运营的公交管理队伍;建立稳定的公交发展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公交运营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健全财政、公安、规划等多部门协同保障的城乡公交长效运行体制。如何拓宽运营丰富公交发展?他指出可以深化“公交+文商旅”出行模式,精心构建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文化旅游公交出行网络;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积极拓展“农村客货邮”服务,逐步形成县镇村独具一格的发展模式。

“要加强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公共文化资源作用。”李积回提出,应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城乡交通的便捷性与通达性。要补齐县城在公共服务、市政公用、环境基础及产业配套等方面的短板,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通过打造城市会客厅等创新项目,搭建起城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展示乡村特色文化,促进城乡间的交流与融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