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观察,用情讴歌,用识思考!“童眼里的新江苏”作文特辑来了,一起看青少年笔下的大美家乡

2024-08-28 12:21:37 - 紫牛新闻

用心观察,用情讴歌,用识思考!“童眼里的新江苏”作文特辑来了,一起看青少年笔下的大美家乡

编者按:

“童眼里的新江苏”青少年融媒作品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本次活动由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少年志融媒平台为活动平台。同学们积极参与线下寻访活动,发现家乡的“强富美高”新成就,并纷纷用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家乡新貌。我们从来稿中选出了一批具有特色且不同角度的文字作品,与您分享。来一起看大美江苏,为家乡点赞,为少年加油!

扫码参与活动

用心观察,用情讴歌,用识思考

本期点评嘉宾: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园文学专委会理事长姚卫伟

“童眼里的新江苏”征集活动,是对青少年成长的引导,也是给同学们发展的平台。一是引导青少年用心观察。“童眼”二字告诉你不但要看到,而且要看清看透,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叫生活中的发现。二是鼓励青少年用情讴歌。所选作品充满着生活气息,更充满着真情激情,是江苏情也是家乡情,是家乡情也是祖国情,情景交融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三是要求青少年用识思考。“新江苏”,“新”在何处?不但要求你用知识发现,更要求你用识见思考。经过这次征文,也许很多同学会忽然明白:写作中所谓的生活观察力,它本质上是一种“意义感知力”,也就是高考中考作文中所要求的“自定立意”。

舌尖上的美食——“软兜”

南京市金陵小学四(6)班丁润捷

淮安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软兜长鱼更是淮扬菜里最著名的一道。记忆中,每次回老家过年时,软兜长鱼作为奶奶的拿手好菜,绝对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爸爸妈妈和我已经很久没有回淮安了,于是,吃一盘咸香四溢的长鱼,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最大的心愿,也成为了漂泊在外的淮安游子最好的慰藉。

软嫩的鳝鱼被划成细长的条状,一口下去,温热的汤汁如丝绸般滑嫩,鲜美的味道如烟火般在我口中绽放,一口就暖到了心底。软兜长鱼,兜起淮扬风致,长鱼鲜嫩可口,汤汁鲜香美味,解了漂泊游子的乡愁,我想,这大概就是淮扬菜的动人之处。听爷爷奶奶说,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现在的软兜长鱼也开始不断出新,越来越讲究配料。尽管如此,配料并没有喧宾夺主,反倒是和那乌光烁亮的鳝鱼相辅相成,将软兜长鱼的口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和软兜长鱼一样,近年来,淮安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设施随处可见,但繁华的都市建筑并未掩盖住淮安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痕迹,在现代化设施的衬托下,古运河文化长廊更显出历史厚重,明清建筑更显得气质风雅。不忘初心,方能彰显风华,这就是淮安文化,也是中国文化,兼容并蓄,却又保持初心。

作为在红旗庇护下出生的一代,我们也总会长大,生活催促着我们整装、启程、跋涉、到达终点。无论我身处什么地方,每当我尝到鲜香可口的软兜长鱼时,我就不禁会想起我的故乡淮安,就会更加坚定作为一个淮安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与昂扬。无论脚步再怎么匆忙,总有一种味道如同这道软兜长鱼一般,提醒我们要认清未来的去处,同时不能忘记过去的来处。“淮扬菜”被誉为国菜一宝,淮安人温和、包容、坚韧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

点评:如何表现淮安这座历史名城,小作者懂得找一个角度:“软兜”。如何言之有序层层深入,全文让“爷爷奶奶、我、爸爸妈妈”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插,并在游子与家乡的身份认同交织中表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风貌。小作者描写软兜“丝绸般滑嫩”,描述鲜美的味道“如烟火般绽放”,描写的精细表现出了小作者想象的丰富。

古都新韵——南京城市印记

南京市致远外国语乐山路分校

六(1)班陈星瑶

家乡,蕴含着我们对童年的怀念,蕴含着母亲对远方游子的祝福。我的家乡,便是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江苏南京。她是一首曲调悠扬的诗歌,是一幅万紫千红的画卷,是一纸千年不腐、万年不朽的篇章!今日,我愿与在座的各位一同分享这座美丽古城的故事。

金陵,倚长江而立,靠紫金山而秀,历经千年风雨,依旧风华绝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是刘禹锡眼中的夫子庙;“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是李白眼中的凤凰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是杜牧眼中的秦淮河;还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朱自清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她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块砖石都刻录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既有秦淮两岸的灯火阑珊,又有紫金烟岚的宁静悠远。

清晨,初升的太阳把淡淡的橙色光芒洒向大地,城市在梅花糕腾起的淡淡白烟中苏醒,紧接着,各种各样的叫卖声,惊起了枝头的鸟儿。木桨轻拍水面,在那一个个渐渐晕开的酒窝里,漾着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温暖可爱城市里的人。要是在夏天,还有卖老冰棒的,冰冰凉、甜丝丝的感觉,和着绿阴中透出的几缕闪烁斑驳的阳光,更是美不胜收。每一天的太阳,都为这个丰满的城市,带来不一样的故事。

如今,南京不仅仅沉淀着历史味、聚拢着烟火味,更是现代化的象征。高楼大厦耸立,霓虹闪烁,彰显出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创新。在这里,不仅有科技创新中心,还拥有智能电网产业,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交融出一种特别的城市韵味。

南京,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我诚邀各位,来感受她的魅力,体验她的温度。

点评:本文称得上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以情染景,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将金陵古城比作一首诗、一幅画、一纸篇章……其中有比喻,也有排比,增加了文章的色彩。写南京,作者懂得抓住典型特征,如刘禹锡、杜牧的诗句,还写到朱自清,“文学之都”南京的特色被自然而然地呈现了出来。

童眼里的新江苏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五(3)班陈皓暄

在童真的视角里,新江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充满了现代科技的魔力与传统韵味的温馨。在孩子们的眼中,这片土地不再是简单的地图上的一块区域,而是充满了探索与惊喜的奇妙世界。

小宁,一个在南京长大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周末和父母一起去紫金山天文台。在那里,他通过高倍望远镜,仿佛能触摸到遥远的星辰,天空对他来说,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宇宙乐园。他总是兴奋地谈论着未来想成为一名航天员,探索更多未知的星球,这一切梦想的种子,就在新江苏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上悄悄萌芽。

而对于住在苏州的小玉来说,古典园林与现代生活完美地融合。她喜欢穿着汉服,在拙政园的曲桥流水间嬉戏,感受古人的诗意生活。同时,她也喜欢用iPad绘制园林美景,用数字技术保存这份古典美。新江苏在她眼中,是古韵今风交相辉映的家园,既有传统的宁静致远,又有现代的便捷与活力。

小暄是盐城湿地的小探险家,他眼中的新江苏是生态环保的典范。在丹顶鹤保护区,他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电动观光车代替了燃油车辆,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智能化的监测系统保护着每一只珍稀鸟儿。新江苏的绿色发展,让小暄深感自豪,他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环保科学家,守护这片绿色的家园。

在无锡的小玥看来,新江苏是智能科技与日常生活的亲密拥抱。家附近的物联网小镇,让她见识到了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等前沿科技。学校组织的科技节上,她亲手操作机器人完成任务,那种成就感让她激动不已。新江苏的每一天,都让她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童眼里的新江苏,是一个梦想起航的地方,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不乏现代科技的勃勃生机。在这里,孩子们的梦想被点亮,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新江苏的无限可能,共同绘就一幅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未来图景。

点评:这篇作文的最大特点是构思精巧,全文让“小宁”“小玉”“小暄”“小玥”四个人物依次出场,分别介绍南京、苏州、盐城、无锡四个地方。如此的地域空间布局加上对每一个城市典型特征的选择,小小的一篇作文便展现出了新江苏的真正优势和独特魅力。

童眼里的新江苏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高一(12)班薛宇涛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它独有的故事与变迁,而我眼中的新江苏,是从我家乡太仓市双凤镇这一小小窗口窥见的广阔天地。作为一名高一的学生,我以我的视角,记录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家乡与江苏大省同步迈进的步伐。

记忆中的双凤,是古朴与宁静的代名词。小镇不大,却充满了温馨与和谐。那时,镇上的老街还保留着青石板的模样,雨后泛着光,像是岁月的痕迹。河边,柳丝轻拂水面,老人们喜欢在那里下棋、聊天,享受着慢节奏的生活。而如今,这双凤,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悄然换上了新装。

最令我惊喜的变化,莫过于那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道路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过去,通往镇外的路狭窄而曲折,现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双凤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提升了镇容镇貌,也为居民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双凤镇便披上了一层璀璨的外衣,美得让人心醉。

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双凤镇在绿色发展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行“河长制”,河流清澈,岸边绿树成荫,成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也逐渐普及,让小镇变得更加宜居,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双凤镇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逢佳节,镇上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中秋的灯会、春节的庙会,不仅保留了传统习俗,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特别是近年来,双凤积极推广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龙狮制作技艺、糟油制作技艺、羊肉面制作技艺等,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教育的田野上,双凤镇同样没有落后。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越来越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为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舞台。我们在这里学习,也在这里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眼中的新江苏,从双凤镇这个小小缩影中映射出繁荣与进步。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断创新、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一个变化都凝聚着人们的智慧与汗水,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去探索更加美好的未来。

点滴生活里的美好幸福

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初二(3)班陈可萱

平日里,我鲜少出门。爸爸向来未雨绸缪,这不,我即将升入初三,在他眼中,仿佛我即将踏入社会,他总念叨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倒好,整日宅在家门之内,这可不行。”于是,他强拽着我去体验生活,先将身边的生活了解透彻,再计划远行。

苏北村镇的集市别具一格,热闹非凡。大清早,爸爸便带我赶早集。街上人头攒动,商品琳琅满目。普通肉食、海鲜、水产品,还有蔬菜瓜果,一应俱全。瞧着爸爸熟练地和商贩们谈笑风生、讨价还价,好不悠闲自在。我独自闲逛,发现众多爷爷奶奶在摆地摊,每当我驻足,便会有爷爷奶奶热情地招呼:“姑娘,来买点啥?都是新鲜蔬菜,自家地里种的,纯绿色食品。”我只是淡然礼貌地一笑,予以谢绝。偶然间,竟发现两个老外,似乎是夫妻,他们正和一位农村老奶奶激烈地讨价还价,讨论草鸡蛋的售价。这三人凑在一块儿,地方方言夹杂英文,搭配些许普通话,讨论得热火朝天。

不一会儿,爸爸买完菜归来。我好奇地问爸爸:“如今竟如此神奇,咱们这苏北农村也有外国人?”爸爸笑言:“闺女,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要是去县城瞧瞧,外国人更多呢。咱这地方特色水晶网络直播甚是火爆,生意都做到欧美去了。还有美甲产业,黄川的草莓,平明大米,安峰牛肉,桃林烧鸡桃林酒……好东西那是数不胜数。”

晚饭后,我与爸爸外出散步。小镇的道路两旁熙熙攘攘,有人在大排档聚餐,有人慢跑健身,有人带着孩子在各个游乐场所嬉戏玩耍,文化广场上的广场舞此刻也热闹开场。嬉笑声、玩闹声、叫卖声……一曲曲满含喜悦的交响乐无不诉说着尘世间的美好。

一路探寻,终于来到小镇上的读书吧。里面座无虚席,却十分静谧,只能偶尔听见轻微的脚步声和“沙沙”的翻书声。寻一处清幽角落静坐,望着老少齐聚一同安静阅读,我嗅到了书的馥郁芬芳。人啊,即便不读书,整日置身书堆之中,熏也能被熏出香气来。我并未找书阅读,独自一人静静发呆,思索着:尘世间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每个人努力工作又是为何呢?或许这一日的经历便是答案。

此刻,轮到我了,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淡然一笑,未达成,不可言。总之,努力便是,终有一日,我定要去太空瞧一瞧!

点评:该文一是生活气息浓厚,写农村集市,写商贩吆喝,写讨价还价,写各种特色商品,特别接地气。二是细节描写生动,如外国人现身农贸市场以及方言英语夹杂的细节描写,十分有趣,读后让人忍俊不禁。三是首尾呼应,“读书吧”的出现则是由物质到精神的升华,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从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作者构思的用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雪瑞整理

责编薛蓓

校对李海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