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四用心”守护长者好“食”光|典型案例⑪

2024-08-28 17:03:00 - 中国民政

转自:中国民政

202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或细化完善已有方案,积极加强资源整合和扶持投入,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助餐方式,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老年人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受到广大老年人欢迎和社会各界认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安徽省芜湖市的经验做法!

安徽省芜湖市

“四用心”守护长者好“食”光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围绕“怎么建”“怎么运营”“怎么宣传”“如何满意”等,积极探索、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着力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问题,切实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以重心聚焦

优化建设布局

按照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和“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优化老年助餐布局。聚焦群众需求旺。召开圆桌会议,征集助餐“体验官”近百人,走访点位457个、问卷调查征求群众意见近万人次,综合考虑老年人人口密度、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构建布局均衡、就近就便的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聚焦建设标准好。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牌标识,统一由民政、市监部门联合验收认定,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落实食品安全“六公示”制度,统一优惠政策,统一配置老年助餐结算信息系统,打造高品质老年助餐服务环境。聚焦资源整合优。统筹利用现有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按需新建的养老服务设施等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全市已建成的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中,有308个依托三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占比51.51%;有65个依托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占比10.87%;新建69个,占比11.54%,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

以核心要素

保障服务运营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加大投入促发展。建立健全“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补贴2056万元、助餐补贴2069万元、运营补贴504万元,募集捐赠资金约86万元,支持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多元供给应需求。全市有8家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32家餐饮企业积极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食选择。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采取“村部食堂+”“养老服务站+”等模式,着力解决农村留守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创新模式树品牌。鼓励探索发展“一区一特色”的助餐模式,如镜湖区采取“中央厨房+助餐”方式为全区51家助餐点统一配送;湾沚区结合农村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依托特困供养机构就近开展农村助餐服务,实现助餐服务“物美价廉”;积极探索打造全省首家回民老年助餐点。三家助餐企业获评省级老年助餐服务品牌。优化机制有保障。建立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运营考核机制,实行服务评估绩效结果与运营补贴挂钩,制定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动态调整办法,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准入、退出机制,提升全市老年助餐服务机构长效运营能力。

以热心宣传

扩大政策知晓

媒体合作建立宣传矩阵。统筹省市主流媒体资源,聚焦目标人群,围绕老年助餐服务政策、工作进展、特色做法等内容开展宣传报道200余次。丰富活动营造宣传热潮。充分用好群众阵地,结合“暖心优惠月”“敬老月”等活动开展百余场宣传活动,现场布设海报、横幅,发放宣传品、宣传单(册)5万余份。广纳民意拓宽社会参与。面向社会征集全市老年助餐服务统一标识,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政策知识线上竞答,参与量达25万人次,定期通过“两微一端”等渠道,及时发布新增运营助餐点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和建议。

以暖心服务

打造满意体验

智慧助餐享便捷。建立覆盖全市的智慧助餐信息系统,老年人首次登记后便可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证刷卡等方式便捷用餐,实现“全市通吃,优惠同享”。同步开发“芜优助餐”微信小程序,满足就餐点查询、在线预订和评价反馈等需求。安全监管使放心。将“食安封签”有机融入老年助餐服务。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开展定期巡查、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邀请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担任老年助餐监督员,多环节保障“助餐食芜优”。优化服务求创新。动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开展上门送餐、互助送餐6万余人次。同时,把助餐服务与其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在非就餐时间开展知识讲座、健康咨询、文体娱乐、社交互动等活动。

芜湖市围绕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以普惠性、多样化为发展路径,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通过锚定助餐服务小切口,不断探索老年助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形成政府可承担、老年人能接受、助餐可持续的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598个,累计服务近500万人次,日均服务逾万人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