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云楼,古州一座喷薄万丈文化光芒的历史灯塔

2024-08-28 20:47:44 - 市场信息报

在“科名焜耀无双地,冠盖衝繁第一州”的古州平定,曾有一段文化沸腾、鼎盛发展的历史时期,那就是金元;这位始作俑者,便是刺史赵秉文,他像一台点石成金的文化印染机,让平定的山山水水,山野村夫饱浸了文化的淫染;有一座坐落于州署东北隅、宋代就更名的涌云楼,像一座喷薄着万丈文化的灯塔,照亮州城的整个天空。有了它,便有了后来的“二贤堂”。“六贤堂”。有了赵秉文、杨云翼、元好问、王构、李冶、吕思诚……等等,一代代文化星辰的熠熠光彩……

一、刺史任途

金大安四月,赵秉文安坐于颠簸前行的马车之中,这位上任平定州刺史的出身河北磁县的进士之身,随着车身的晃动而摇摆不定,仿若风雨中飘摇的孤舟。车窗外,斑驳的日光透过繁密树叶的罅隙,化作点点璀璨的金色光斑,凌乱地洒落在他那略显凝重的面庞之上。那跳跃的光影,宛如灵动的精灵,试图为他的旅途增添几分活泼的气息,然而终究未能驱散他心头笼罩的阴霾。作为进士的赵秉文一直在思索着平定这个地方。

平定州,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它的历史,是烽火硝烟与和平繁荣交织的壮丽画卷。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战争的烽火曾多次在这里燃起,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仿佛仍在耳畔回荡。然而,英勇的平定州人民从未屈服,他们用坚韧和智慧抵御外侵,守护着家园的安宁。

这里的文化,如璀璨繁星般耀眼夺目。从古老的建筑到精美的艺术,从深邃的哲学思想到动人的诗词歌赋,平定州的文化底蕴深厚而广博。那古朴庄严的庙宇、巧夺天工的雕刻,无不诉说着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经济的脉搏在这片土地上跳动不息。曾经的商业繁荣,让平定州成为了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南来北往的商客在这里汇聚,带来了财富和机遇,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诚如朱熹所言:“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赵秉文此刻正怀揣此理,直面眼前这未知的征程。

连绵起伏的晋东山峦,恰似一道道古老深邃的谜题,横亘在前,亟待他去揭晓。山峦层叠,有的高耸入云,似要刺破那广袤的苍穹;有的蜿蜒曲折,宛如巨龙俯卧于大地。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翠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山间雾气弥漫,如梦似幻,为山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赵秉文凝视着这壮美的景致,心潮澎湃。忆起往昔所著的豪迈诗篇,如《太行晴雪》中“太行春霁净埃氛,叠嶂青螺白雪分”,其磅礴的气势恰似眼前这雄伟的山峦。而此刻,面对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不禁暗自思忖:“吾能否以如椽巨笔,描绘出平定州的壮丽山河与淳朴民风?能否如过往创作般,文思如泉涌,为这片土地留下传世之作?”

他的目光深邃如潭,坚定似铁,穿透那片片翠色欲滴的枝叶,仿若已然望见了平定州那未知却饱含期待的土地。那目光中,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亦夹杂着对未知挑战的隐隐忧虑。此次赴任,于他而言,绝非仅仅是职位的变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召唤,乃是文化传承与治理革新的双重责任。

  在距平定州东二十里西郊村路段,赵秉文被试剑锋——这山峰如剑劈地、相传韩信下井陉于此试剑的奇峰吸引。他不顾车马劳顿,勒马停车,心存敬畏,踏上顶峰,进入庙中,感慨不止,情不自禁,提笔书下“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地险山危气势雄,将军从此建奇功。兴刘业就人何在,破楚名存事已空。故垒带烟余杀气,荒祠向晚动悲风。功名盖世今如此,读罢残碑思不穷。”的七律《淮阴侯庙》。

马车缓缓驶过南北暂石、洗马堰,一个个宁静的村庄,村舍错落有致,黄泥墙与黑瓦顶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暖的光泽。那些黄泥墙,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略显斑驳,却依旧散发着朴实的气息。黑瓦顶整齐排列,宛如守护村民宁静生活的忠诚卫士。村中的道路狭窄蜿蜒,由石板铺就,石板上的青苔见证了岁月的痕迹。村民们那朴实且充满期盼的眼神,似一把把重锤,一下下有力地敲打着他的心房。他们有的立于自家门口,手搭凉棚,好奇地张望着路过的马车;有的在田间劳作,直起腰身,用粗糙的衣袖擦去额头的汗水,目光追随着马车远去。那眼神中,有对新官员的好奇,更有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赵秉文的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得几乎喷薄而出的使命感,他暗暗握拳,在心中立下铮铮誓言:“必令这片土地绽放绚丽的希望之花,为百姓谋得实实在在的福祉,定不负众望。”

当那古老的城墙与庄严的东城门缓缓映入眼帘,赵秉文的心跳骤然加快,犹如密集的鼓点。城墙高大厚实,由巨大的石块砌成,岁月在其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城门庄严肃穆,朱红的油漆虽已褪色,却仍透露出昔日的威严。城楼上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仿若在热烈欢迎这位新官的到来。他深知,崭新的征程,即将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盛大拉开帷幕。

二、初登云楼

抵达平定州的次日清晨,赵秉文便迫不及待地登上涌云楼。当他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立于楼顶的那一刻,清风温柔地拂面而来,携带着山间的清新与灵动。那清风,仿若大自然的使者,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脸颊,带来了山林的气息与花朵的芬芳。正如苏轼所云:“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赵秉文极目远眺,远处的冠山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神秘朦胧的水墨画。冠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在山间缭绕,时浓时淡,使得山峰宛如仙境中的仙岛。山间的溪流,潺潺有声,似在低声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传奇故事。溪流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弋,时而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晶莹的水花,时而穿梭于水底的石头之间,仿若与水流嬉戏。而正在这时,云头雷声滚滚,风从冠山吹来,窗外树叶沙沙作响,他坐在涌云楼上看这场雨的到来。于是,他提笔写下《冠山雨》:“片云头上一声雷,欲到冠山风引回,窗外忽传林叶响,坐看飞雨入楼来。”

风从冠山来,漫天冠山雨。冠山何所有,文士古来迷?冠山肯定是有吸引力的,否则,不会让中国北方的文坛巨子赵秉文如此梦牵魂绕。那巨石凿刻的夫子洞、崇古书院,静静地隐匿于山林之间,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慧老者,见证着岁月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的来来往往。书院的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山间,“敬惜字纸洞”大字苍劲有力,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书院内,书声琅琅,学子们在先生的教导下,专心致志地诵读经典。

赵秉文深吸一口气,让清新的山风如汩汩清泉般充盈胸腔,内心瞬间涌起汹涌澎湃的创作激情。忆起赴任途中构思的《初至平定州》:“万里风沙断,三秋道路难。边云迷古堞,边月照凋颜。”他深知这片土地必将激发他更多的创作灵感。他微微眯起双眸,思绪如脱缰的野马肆意飘飞,想象着在这片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土地上,自己将会留下怎样浓墨重彩的篇章。或许,会如那山间的溪流,悠悠流淌,永不停息;又或许,会像那冠山上的松柏,苍劲挺拔,屹立千年。他仿若看到自己的诗词在这片土地上流传,被人们传颂;仿若看到自己的思想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文化的火种。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决心以自己的才华与努力,为平定州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涌云楼,古州一座喷薄万丈文化光芒的历史灯塔

三、结杨云翼

在平定州的悠悠时光中,赵秉文与当地的文人雅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中,他与杨云翼的交往,犹如夜空中两颗璀璨的星辰相互辉映,璀璨夺目,照亮了彼此的世界。如欧阳修所道:“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他们时常相聚,或是在清幽宁静的庭院中,伴着袅袅茶香,畅谈天下之道。庭院里,花开正艳,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为他们的交谈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那庭院中,种满了各类花卉,有娇艳的牡丹,清幽的兰花,还有素雅的菊花。花朵争奇斗艳,散发着阵阵芬芳。石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茶壶中热气腾腾,茶香四溢。他们坐在石凳上,神情专注,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思不语。又或是在典雅古朴的书房内,挥毫泼墨,书写心中的豪情壮志。那宣纸之上,墨香四溢,笔走龙蛇,每一个字都仿若承载着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书房中,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墙壁上挂着名人字画。他们手持毛笔,全神贯注地书写,字体或端庄秀丽,或豪放洒脱。他们在笔墨之间,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交流着彼此的心得。

一日,在涌云楼上,两人兴致勃勃地对诗。赵秉文率先吟道:“冠山云雾绕青苍,松柏森然立大荒。”声音洪亮而富有韵味,在楼间回荡。那声音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人的诗篇相互呼应。杨云翼略作思索,随即应和:“书院钟声穿云雾,文脉流传越古今。”言罢,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满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与自豪之情。他们的眼神交汇,仿若在那一刻,彼此的灵魂已融为一体,共同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努力。于他们的交往而言,不仅仅是诗词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与思想的交融。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追寻着文学的真谛。

四、诗曲联袂

元曲之妙,贵在朴实自然,于本色辞藻之中,蕴含着世态的酣畅淋漓。曲尽人情,品味起来犹如饮下烈酒,跌宕起伏,如一骑绝尘而去。正是“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赵秉文在元曲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足迹。在涌云楼上,他与元好问并肩探索,渴望将传统诗词的优雅韵味与元曲的活泼灵动相融合,开辟出一片全新的艺术天地。在一个静谧深沉的深夜,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昏黄的光晕映照着两人专注的面庞。赵秉文神情专注,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提出了一个大胆新颖的想法:“好问,你看我们可否将诗词中深邃的意境与元曲独特的曲调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激情,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元好问听闻,双眸一亮,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回应道:“赵大人此想法妙极,我早有此念,我们即刻尝试。”于是,他们立即投入到创作之中,笔耕不辍,思绪如潮。他们时而翻阅古籍,寻觅灵感;时而低声讨论,琢磨词句;时而起身踱步,思考曲调。烛光在他们的身影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仿若见证着他们的努力与执着。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庭院中。树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屋内,他们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经过一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创作出一首新元曲《平定春景》:“春风拂面笑嫣然,平定山川展画笺。桃李争妍花似海,莺啼燕语韵如弦。”那曲词优美动人,曲调悠扬婉转,既有诗词的韵味,又有元曲的活泼。他们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在后来的蒙古宪宗元年,有三位先贤依城而游。只见这平定州城依山就势,高低错落,连环相套,合二为一。上城位于下城的西南部,面积小而地势高,是州署的所在地。下城地势开阔,略呈三角形状。一条清澈的河流在主街南侧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嘉河。这是一个金风送爽,阳光明媚的午后,有三人相偕从上城出榆关门,穿月城,下长坡,步入民居栉比、商铺林立的下城。他们沿着嘉河漫步,神态悠闲,谈笑风生。其中两位儒者年龄略大,在六十岁上下,温文尔雅,气度非凡。另一位官员身着便装,身材魁梧,英俊清朗,看上去有五十多岁。两位儒者中年纪较大的就是著名诗人元好问,另一位是数学家李冶,这位官员是平定等州总帅聂珪。元好问这位其祖上在平定居住近三百年后迁往忻州的元曲鼻祖,写下流传至今的《乡郡杂诗五首》诗:“一沟流水几桥横,岸上人家种柳成。来岁春风一千树,绿烟和雨暗重城。”

五、力建黉门

在阳光冉冉的映照下,黉门学校的修缮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古老的建筑之间,宛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技。

校门口,堆积着新砍伐的木材,散发着淡淡的松香。木匠师傅们手持锯子,神情专注,将木材按照精确的尺寸切割,木屑飞扬,如同金色的细雪。石匠们则围绕着基石,精心雕琢着每一块石料,锤凿之声此起彼伏,仿佛在奏响一曲铿锵有力的乐章。

屋顶上,瓦工们小心翼翼地更换着破损的瓦片。他们身手矫健,在陡峭的屋脊上如履平地,将一片片崭新的瓦片整齐地排列,为学校遮风挡雨。墙壁旁,泥瓦匠们搅拌着泥浆,用刮刀细致地涂抹着墙面的缝隙,让墙壁重新恢复坚固和平整。几位年轻的学子也自发加入到修缮的队伍中。他们有的帮忙搬运材料,有的清扫着修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热情与期待。

赵秉文在一旁指导着修缮,不时与工匠们交流着意见,确保修缮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黉门学校的庄重与典雅。整个校园弥漫着尘土的气息和人们的吆喝声,这看似嘈杂的场景,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仿佛在预示着黉门学校即将迎来崭新的辉煌。每一块砖石的挑选,都凝聚着他的深思熟虑;每一处园林的布局,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智慧。

 书院建设的工地上,尘土飞扬。赵秉文穿梭其中,仔细察看每一个角落。他时而蹲下身子,用手抚摸砖石,感受其质地,判断其是否坚固耐用;时而仰头观察梁柱的搭建,与工匠交流意见,提醒他们注意结构的稳固与美观。他的额头布满汗珠,却无暇擦拭。他指着一处尚未完工的墙壁,对工匠说道:“此处的砖石排列不整齐,需要重新调整,以免影响整体的美观。”工匠们点头称是,随即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修改。书院的园林中,赵秉文精心规划着每一株花草树木的种植位置。他期望这里既有四季常青的松柏,又有娇艳盛开的花朵;既有幽静的小径,又有开阔的草坪。书院的课堂上,赵秉文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他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他的手势生动形象,仿若在空气中描绘着知识的轮廓。

 当他对学子讲述李白的豪迈奔放时,声音激昂,仿若自己也置身于那壮阔的诗境之中;讲述杜甫的忧国忧民时,声音低沉,神情凝重,令学子们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学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之光,被赵秉文的激情所点燃,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涌云楼,古州一座喷薄万丈文化光芒的历史灯塔

六、流杯雅趣

古州嘉山流杯池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政和八年,当时洪济禅寺已经初具规模,主要建筑包括嘉山行祠、悦贤祠、狐突庙、流杯池、关帝庙等。流杯池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文人仿照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的意境,通过凿石饮水形成池水,使得杯盏随水流而动,象征着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展现了他们对文化传承和社交方式的独特理解。平定州的流杯池,向来是文人墨客饮酒赋诗、抒发情怀的胜地。赵秉文常常与友人们相聚于此,酒杯置于水上,随水漂流。每当酒杯停在某人面前,那人便需饮酒赋诗,现场气氛热烈而欢愉。

在一次热闹非凡的雅集中,阳光洒在流杯池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池边,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仿若大自然的画笔在水面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池中的荷花盛开,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荷叶田田,为池水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绿色。赵秉文兴致高昂,面色微红,高声说道:“今日流杯池雅聚,诸君务必畅所欲言,尽兴而归。”随即,他提起笔,龙飞凤舞地书写了一首《流杯池雅集》:“流杯池上水悠悠,诗酒趁年华。停杯问月谁为主,笑指江山是我家。”他的字迹苍劲有力,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众人纷纷鼓掌叫好,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有友人称赞道:“赵大人此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真乃佳作!”有友人则迫不及待地执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吟出自己的诗作。一时之间,流杯池边诗声朗朗,笑声不断。

七、矢志不渝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灯火辉煌,人影绰绰。大厅中,烛火摇曳,将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形成一片片晃动的阴影。赵秉文站立在人群中央,慷慨激昂,言辞恳切地表达着自己对文化传承的坚定决心:“吾等生于此乱世,风雨如晦,然文化传承乃吾等使命,当倾尽全力,留精神于后世。”

赵秉文回忆往昔,他曾因直抒己见,针砭时弊,险些遭遇罢黜之祸。那一次,在朝廷之上,他面对种种不公与腐朽,毫无畏惧地站出来,言辞激烈地指出问题所在。然而,权贵们因此对他心怀不满,欲将他打压。但赵秉文从未有过丝毫的退缩,哪怕面临罢黜的威胁,他对文化传承的信念从未动摇。

此刻,他的声音铿锵有力,穿透了喧闹的人声,直达每个人的心底。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仿若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那火焰,是对文化的热爱,是对传承的执着。如范仲淹所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赵秉文正以这种精神坚守着文化传承的志向。

在场的文人墨客深受触动,纷纷起身,高举酒杯,齐声说道:“愿追随赵大人的脚步,为文化传承贡献全部力量!”那声音响彻云霄,久久回荡。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心与热情,仿若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光明未来。宴会上的佳肴美酒,此刻都已不再重要,人们的心中唯有对文化传承的信念与决心。他们仿若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文化之光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八、二贤之堂

赵秉文与杨云翼的才华横溢与卓越贡献,赢得了以总帅聂珪为首的众多有识之士的由衷钦佩。他们提议修建“二贤堂”,以纪念这两位为平定州文化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文人。赵秉文听闻此事,内心既充满了谦逊之情,又被深深地感动。

曾有一次,赵秉文与杨云翼一同出游,途中遇到一位贫苦的书生。那书生衣衫褴褛,然而眼中却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二人见此情景,心生怜悯,慷慨解囊,不仅资助他的求学之路,还赠予书籍与笔墨。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百姓们纷纷称赞他们的仁爱之心。

“二贤堂”落成之日,阳光洒在那崭新的牌匾上,熠熠生辉。牌匾上“二贤堂”三个大字,笔力雄浑,仿若诉说着二位贤人的功绩。堂前人群熙熙攘攘,人们怀着敬仰之心前来瞻仰。有文人墨客在堂前驻足,凝视着牌匾,口中念念有词,对赵秉文和杨云翼的才华与贡献赞不绝口。他们感慨二人在诗词、书法等方面的造诣,以及对文化传承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一位年长的文人说道:“赵大人的诗词,豪迈奔放,如烈酒入喉,令人心潮澎湃;杨大人的书法,刚柔并济,似行云流水,实乃大家风范。”

有百姓则带着孩子前来,希望他们能受到贤人的激励,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做出贡献。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听着长辈讲述二位贤人的故事。一位父亲拉着孩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你要以赵大人和杨大人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文化、有担当的人。”赵秉文站立在堂前,眼中泪光闪烁,他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他在心中默默发誓,将继续为平定州的文化发展努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九、屹立古州

岁月悠悠,转瞬已至清朝。吕思诚之子吕之裔和王构之曾孙王由等,有感于前贤的德才功绩,在“二贤堂”的基础上,增添了元好问、王构等贤士,建成了“六贤堂”,旁边还筑起了宏伟的六贤楼。正如程颐所言:“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元好问自幼聪慧,才情出众,求学进艺之心至诚。曾有一回,他游历山川,偶遇一位老者,老者向他倾诉家乡的变迁及百姓的苦境。元好问听闻,心生恻隐,当即挥笔写下长篇诗作,描绘百姓的艰难与对美好生活的渴盼。此诗一经流传,引得众人共鸣。

王构年少时便立下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宏愿。他日夜攻读,博览群书。曾为求得一本珍贵古籍,不辞长途跋涉,历经诸多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终得回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

六贤堂巍然屹立于平定州的大地之上,阳光映照下,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雕梁画栋精美绝伦。那琉璃瓦色彩绚烂,仿若天边的晚霞;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步入楼中,一幅幅贤士的画像宛如活灵活现,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元好问的才情、赵秉文的豪迈、杨云翼的持重、李冶的睿智、吕思诚的忠毅、王构的儒雅,似乎都在这堂中的每一处细节中隐隐浮现。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弥漫着他们的思想气息,他们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在历史天空,而六贤堂就是汇聚这些星辰光芒的所在,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平定人前行的道路。(翟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51-4132553

举报邮箱:scxxbwz@126.com

编辑:栗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