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速空间”落户徐汇滨江,上海市中心适合发展大模型产业吗?

2023-09-28 20:51:41 - 上观新闻

转自:舒抒

9月28日,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揭牌仪式在徐汇滨江举行。副市长陈杰出席揭牌仪式。

这一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目标是在寸土寸金的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打造“全国第一、配套最好、最具竞争力”的大模型创新社区。首批入驻项目一期1万平方米载体的大模型企业有近20家,未来在徐汇滨江、漕河泾开发区等地还将推出二、三期,打造总规模达10万平方米的大模型生态空间。从去年下半年ChatGPT4.0横空出世,到ChatGPT开发企业OpenAI估值暴涨,短短一年间,“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等词汇开始走进大众视野,让人工智能新赛道上的直道与弯道、关卡与转折也变得越发清晰。上海这一新的“全国首个”,能否成为撬动国内大模型生态的鲶鱼?答案已有迹可循。

“模速空间”落户徐汇滨江,上海市中心适合发展大模型产业吗?

 大模型企业关注什么

2021年,时任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的周伯文辞职创办了衔远科技,企业名字来源于《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企业创办的初衷是“希望中国AI产业做出应有的气势”。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的得主、AIGC领域的专家,周伯文的创业,可视作一批顶尖AI人才探索科研与市场间平衡的缩影。衔远科技擅长的是商品大模型的研发,其自研的“品商大模型”与商业场景深度融合后,形成了拳头产品“ProductGPT”。相较ChatGPT聚焦“chat”对话,“product”顾名思义,聚焦商品本身,这款大模型产品可以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实现从商品洞察、定位、设计、研发到营销等全链条的创新。眼下,在电商、家电、酒水饮料、服装时尚、出海业务和政务服务等2B(面向企业)领域,都有ProductGPT的参与。在业内人士看来,大模型企业选择的模型应用领域具有显著的风向性。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外最火爆的两大应用场景,分别是AI对话机器人和AI图像生成产品,在应用商店分别贡献了49%和31%的下载量。而这两个领域确实是不少通用大模型企业竞相争夺的市场。2021年成立的MiniMax,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文本、语音和视觉三模态融合的通用大模型引擎能力并打通产品全链路的企业,其与小米合作的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可通过智能硬件、商城助手等场景的赋能,实现闲聊、角色扮演、知识问答、信息提取等功能。与衔远科技一样,MiniMax今年也来到上海徐汇开展新业务。大模型企业如何选择城市、选择具体落脚点,与“大模型”本身及其匹配的场景都息息相关。“我们先找到了场景,再开发的大模型。”衔远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负责人宁宁告诉记者,选定“商品消费”这一大模型场景后,企业瞄准了上海这一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在企业选址时,考虑到要接触广阔的商业市场,以便测试和推广产品与服务,拥有多家大院大所和丰富商业资源的徐汇区成为企业的首选地之一。

“模速空间”落户徐汇滨江,上海市中心适合发展大模型产业吗?

大模型生态社区里有什么

“产业生态集聚,意味着人才、技术、资源、场景集聚,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和规模效应。”衔远科技成为入驻大模型生态集聚区的首批企业,在宁宁看来,目前国内大模型产业生态还处于发展早期,集聚区可否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让入驻企业互补共生、“加法变乘法”,需要“政产学研金用”等多方共同努力。此次落户徐汇滨江的“模速空间” 创新生态社区,身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字形”布局的交汇点,肩负着发挥中心城区“中心辐射”的功能重任,将面向消费、文娱、医疗、金融、教育等大模型需求转化快、先发优势强的垂直应用领域,打造若干行业级生态社区,并推动各类垂直场景小模型的“首发首秀”。因此,“模速空间”被赋予了开放数据平台、测试评估平台、算力调度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等五大公共服务功能。其中既有“看得见”的入驻企业,更有“看不见、摸不着但感受得到”的专业赋能。

“模速空间”落户徐汇滨江,上海市中心适合发展大模型产业吗?

揭牌仪式当天,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上海仪电、腾讯云、阿里云、华为、商汤以及火山引擎等作为算力供应商,共同启动了上海智能算力加速计划。市委网信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信通院、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等作为功能平台入驻,为企业提供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的开放数据服务,帮助生态空间入驻企业“有算力可用”,更能“使用合适的算力”。金融支持也必不可少。依托徐汇资本和道禾等两支母基金,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引入了徐汇资本参投的数字经济、AIGC相关基金,并邀请红杉、IDG、奇绩创坛等20余家市场化投资机构入驻,提供全过程综合金融服务链。针对大模型初创企业资金投入大、算力需求紧、合规成本高、市场对接难等痛点,徐汇区还在寸土寸金的滨江区域,为集聚区入驻企业提供“梯次递进”的优惠房租,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梯次培育体系。

发展大模型产业的前提

在连续承办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目前徐汇区已集聚腾讯、阿里、商汤等上海1/5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相关产业总产出近五年年均增长34.2%,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徐汇有培育大模型产业扎实的土壤,目前有上下游企业近200家。近期,首批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大模型备案的8家机构企业中,3家来自徐汇,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商汤科技的“日日新大模型体系”以及MiniMax的“ABAB大模型”。此外,两批入选《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的大模型中,上海21个入选算法中有14个来自徐汇。

揭牌仪式当天,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上海仪电、腾讯云、阿里云、华为、商汤以及火山引擎等作为算力供应商,共同启动了上海智能算力加速计划。市委网信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信通院、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等作为功能平台入驻,为企业提供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的开放数据服务,帮助生态空间入驻企业“有算力可用”,更能“使用合适的算力”。金融支持也必不可少。依托徐汇资本和道禾等两支母基金,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引入了徐汇资本参投的数字经济、AIGC相关基金,并邀请红杉、IDG、奇绩创坛等20余家市场化投资机构入驻,提供全过程综合金融服务链。针对大模型初创企业资金投入大、算力需求紧、合规成本高、市场对接难等痛点,徐汇区还在寸土寸金的滨江区域,为集聚区入驻企业提供“梯次递进”的优惠房租,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梯次培育体系。

发展大模型产业的前提

在连续承办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目前徐汇区已集聚腾讯、阿里、商汤等上海1/5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相关产业总产出近五年年均增长34.2%,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徐汇有培育大模型产业扎实的土壤,目前有上下游企业近200家。近期,首批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大模型备案的8家机构企业中,3家来自徐汇,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商汤科技的“日日新大模型体系”以及MiniMax的“ABAB大模型”。此外,两批入选《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的大模型中,上海21个入选算法中有14个来自徐汇。

记者从徐汇区科委获悉,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徐汇的大模型应用已经在游戏、数字人、智能座舱、电商零售、智慧政务等垂直领域多点开花,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都位居全国前列。值得注意的是,包括MiniMax与米哈游、商汤科技与游族网络等行业头部企业在内,徐汇区内的企业之间已初步形成生态合作。

制度支持上,徐汇区于今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布了全市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围绕产业集聚发展、创新体系构建、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生态营造等四个层面提出15条具体政策,一方面系统强化算法、算力、数据、应用、治理等要素支撑,加快底层技术的突破发展,一方面对于大模型训练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能面临的算力瓶颈,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每年不超过算力成本30%、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相关政策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施行,让企业能心无旁骛地开展算力攻关。

“上海在算力、数据、场景、办公、税收、人才、资本等方面,对AIGC企业都有日趋完善的支持,接下来,希望能让高质量的数据和算力供给来得‘更猛烈一些’。”一位企业负责人提出愿景。

徐汇区区长钟晓咏表示,此次市区共建、联手打造“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将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模型开源生态为核心,发挥模型水平业内领先、算力资源前瞻布局、数据交易先行探索、应用场景丰富多元的优势,抓住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形成爆发式应用的重要机遇期,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