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小城 跨越24年的支教接力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赵娇莹万前进宋宇星
你见过下雨的沙漠吗?你听过沙漠里响起的山歌吗?
9月3日,新疆巴州且末县,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绿洲小城,淅淅沥沥下了一天的雨。傍晚时分,支教老师黄小凤和张小威、翟少鹏,踩着细雨中略有些硬的沙子爬上沙丘,看着天空一点点暗淡下来,在各怀心事的寂静中,黄小凤忽然哼唱起了家乡广西的山歌。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歌声婉转动人,大漠阵风中,让人有些恍惚,难言今夕何夕。
这是河北保定学院2024届11名毕业生到且末的第13天。过去的半个多月,他们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社交平台上的IP也从湖南、广西、辽宁等地,再次统一,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河北,而是新疆。
直把他乡作故乡
河北保定学院且末支教服务队的故事,曾感动过很多人。2000年8月,15名毕业生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号召,乘火车倒汽车,穿过河西走廊,越过黄沙大漠,历经五天四夜,辗转8000余里,直到在且末站上三尺讲台。对他们来说,且末是完全陌生的天边小城,这里黄沙漫天,举目无亲。
天长日久,谁也说不清楚,大家怎么就齐齐整整地留了下来,可能是谁也不想第一个说离开,可能是且末实在太需要他们这批老师,可能是社会和学校的认可让他们看到了人生的价值,也可能是不忍破灭学生眼里的希望之光。24年间,他们先后在且末买房、成家、生子,带着对家乡父母的亏欠,让故乡成为了远方,让他乡一点点成为了故乡。
2014年,他们代表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14年间的心路历程,不久后总书记的回信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全文播出。信里说,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信里还号召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据说,当时在电视机前的支教老师们看到新闻时,忍不住就抱在一起,泪流满面。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保定学院的学生们都知道,每年新生入学的开学第一课,雷打不动的是学习师兄师姐的支教事迹,学校还专门设立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主题展。虽然不是所有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到新疆、到西部支教,但人们会去做不知道结果的事,或许期盼的不是花开,而是心里恰好有一粒种子。
而这颗种子,在2024年,就长成了一个个人们以后或许会熟悉的名字,黄小凤、张小威、翟少鹏、赵文涛、卢泽伟……
年轻就要多走走
选择到且末,用11名年轻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平常的就业选择,面对所受到的铺天盖地的关注,他们多少有些惊到了。
“我没有侯朝茹老师那样的勇气,因为她们是真的是凿空。”历史专业的翟少鹏用了一个词“凿空”,“我的同学也说我选择去且末很有勇气,我当时就跟他说,我的勇气可能不如侯老师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她们是真的经历了很艰苦的环境,真正去见证了且末20多年的发展。”
“凿空”出自《史记》,是司马迁描述张骞通西域的词。相形之下,新老师们都自嘲说“何德何能,能和师兄师姐相提并论”。
毕竟以他们的视角来看,有的是考研失利后需要一份工作,而到且末支教恰好是一份工作,“在保定和且末没什么不同,反正都和家人不在一座城市。”
有的则就是想当老师,在哪儿都一样,但有时候也会想,“可能在边疆,被需要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还有的就是一直有着到远方的梦想,没能到新疆上学,那就到新疆上班,“祖国山河壮阔,年轻就要多走走看看。”
20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享受着现代交通和现代通信的便利。对他们来说,拥有飞机火车汽车、网络快递外卖的且末偏远但不偏僻,是小县城但也应有尽有,“小城会比较安静,在工作之余会有很多的时间给我自己,也是很舒服的。”
但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君子论迹不论心,这群年轻人,依然值得敬佩。因为不管嘴上怎么说,新老师们心里也都明白,在遥远的天边小城生活,不光会吃苦,更会吃沙,怎么防风沙、怎么防晒、怎么对抗干燥,他们都做足了心理准备。
认定了就走下去
平凡的新生活里,困难也不会惊天动地,甚至作为谈资都只能一带而过,但真正身处其间,却是绵密而持久的困扰。每一个新老师,都有自己的关口要过。
经历了一系列的欢送、培训、座谈会,11名新老师终于到达且末,翟少鹏等4人被分到且末一中教高中,其中3人是班主任。张小威等7人到且末二中教初中,3人是班主任,3人是副班主任,1人在年级组。
刚到且末,张小威嗓子就发炎了,后来智齿又发炎。开学没多久,作为班主任的吴佼也劳累发烧,嗓子说不出话。同样当班主任的董一也因天气干燥开始流鼻血。
在一中的新老师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临行前意气风发想干出一番成绩的翟少鹏一到学校就懵了,学校安排他任职高高二的班主任,而职高的历史不参与高考。卢泽伟和邹志豪作为班主任天天陪学生军训,被新疆的日头晒得黢黑,琐碎的工作让他们不知不觉就在学校一天天早八晚十一地度过。
新老师们的职业目标和现实困境,师兄师姐都看在眼里。军训结束后,趁着大多数校友都有空,侯朝茹、辛忠起等老教师组局,来了场“在且末保院人”的大聚会。
这场聚会,是局外人看到照片都会感动落泪的情景。相差二十多岁的老师们,自四面八方齐聚在一张桌子旁,曾经稚嫩的青年,如今的面容已被西北的风沙洗礼,两鬓也已染上风霜。岁月的流逝,让他们成为学弟学妹们在且末的坚实依靠。而他们出发的那一年,在场的新老师们,绝大多数甚至还没有出生。
聚会时,侯朝茹用她的人生感悟来劝导新老师。她说,成年人世界的最大清醒是不活在别人的眼睛里和嘴巴里,而是要活在自己的内心里。“我做班主任也好,作为一个任课老师也好,有自己衡量的这杆秤。我的原则在,我的底线在,我的目标在,我就不会偏方向。要坚持自己内心认定的‘我在且末当老师,我要当一名出色的老师’这件事,认定这条路,那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对于侯朝茹这批2000年来到且末的老教师来说,在她们距离职业生涯结束越来越近的时候,看到母校有新的学弟学妹来接过他们手里的接力棒,在且末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情。
对于新老师们而言,他们在且末的故事,才刚刚写下了开篇。他们会像师兄师姐一样留下吗?他们会为且末带来什么?在遥远的二十年后,他们又能否如黄小凤期盼的那样,依然像现在一样保持教育的初心,保持自己面对生活的初心,依然如此坚强,依然如此年轻有生命力?
或许当新老师们第一次去沙漠,兴致勃勃在无边无际的黄沙中写下自己名字的刹那,他们的命运,就注定与且末有着抹不掉的情感连接。
发令枪响,接力已然开始。